郭知濤
【摘 要】本文分析概括了貴州本土企業電子商務發展的基本情況,著重探討其中的不足之處,進而討論貴州本土企業電子商務發展的相關對策,以期為貴州本土企業的電子商務的良好發展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貴州本土企業;電子商務;對策
一、貴州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目前,貴州本土企業的電子商務正處于蓬勃發展時期,同時也正處于初步開展階段,部分地州市雖正在向成熟運作的轉變過程,但在這個過程中,仍然顯露出很多急需解決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企業電子商務工作開展滯后
貴州的企業,電子商務工作開展滯后主要表現在觀念和體制上,由于經濟發展等因素,絕大多數企業決策人缺乏對電子商務的總體認識,在制定政策時,存在管理體制、管理理念與組織機構上的不協調。相當多的企業嚴重地缺乏對電子商務應用緊迫性和重要性的全面認識。除此,由于地理信息缺乏,中小城市的大多數企業整體規模小,普遍存在信息管理水平低、機構設置不合理甚至不健全、在信息化建設投入過程中意識淡薄且只顧短期利益,資金不足等問題。在信息管理建設上,存在著地理原因造成的成本過高、經營管理中運用計算機網絡不充分等諸多因素。
(二)缺乏較成熟的區域性電子商務網絡平臺
目前,貴州雖然有部分屬于自己的門戶網站,但是經營管理經驗不足,大多數企業還沒有專門從事電子商務的網站,絕大部分企業現有電子商務活動依附于阿里巴巴、淘寶等國內較為知名網站,僅個別企業建有屬于自己的公司頁面,即使自建網站,卻并沒有合理運用。由于缺乏符合地區經濟發展的綜合性商務網站,加之人們又沒有完整意義上的電子商務概念,所以難以有效的組織本地區相關行業企業開展各種商務活動,電子商務的區域優勢難以發揮。在貴州的很多中小城市里,即使有較好的商品,但由于環境經濟等因素,貨物供應市場還不成熟,物流業不發達,使得產品成本等費用上升,以致于電子商務發展受到嚴重的阻礙。
(三)無相關的電子商務鼓勵政策
電子商務的實現不僅需要技術的支撐,還需要良好的政策鼓勵支持。然而貴州目前尚未出臺面向全省的電子商務政策,即使有也僅是在部分地區進行試點運行,覆蓋面較窄。貴州有較豐富的土特產,綠色生態產品。然而如白酒、土特產、糧貿市場等規模較小,很多屬于小型企業或者店面,配給力量較弱。在貨源的品質上,由于存在較多的不規范行為,假冒商品、偽劣產品、售后服務不能兌現或者服務周期較慢等現象,使得顧客對網上的消費存在疑慮。在支付環節上,由于存在安全問題,使得很多的企業不會選擇在線交易,所以即使擁有上網條件的顧客,也愿意選擇傳統的選貨方式和支付方式。因此,有關電子商務鼓勵政策等急需完善。
(四)政策法規不到位
就全國范圍來說,現有的法律法規并不能快速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由于法律法規尚不健全,相關法律法規較滯緩,沒有一部切實可行的電子商務法。從貴州全省來看,沒有哪一個城市完整的出臺相關的電子商務發展規劃或者綱要。
(五)從業人員素質低
電子商務是新生事物,更是未來人們生活必須了解和適應的新生活方式,因此普及電子商務知識尤為重要。就大多貴州本土企業來說,人員在計算機及電子商務方面的知識與沿海地區相比普遍較低,從業人員的培訓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特別需要提高企業領導對電子商務的認識,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和網絡技能。 加之電子商務人才本身就相當匱乏,即使擁有部分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然而電商從業人員的總體素質和實操能力急需提高。
(六)信用體系建設不完善
由于近些年,在電子商務交易方面出現的種種信用問題,使得消費者在網上進行交易時顯得更加的謹慎和保守。電子商務法規的不健全使得賣家在交易的過程中出現了打法律和道德的擦邊球等諸多情況。因此,電子商務的發展急需出臺較為完善的電子商務合同規范,加強對電子商務合同的監管,減少或消除在線交易雙方的風險,促進信用體系建設。 企業在發展電子商務過程中,必須要做到真正的誠信經營。
二、貴州本土企業電子商務發展對策
(一)加大資金扶持力度
在資金扶持上,企業要設立電子商務發展的專項資金,設立專門的部門根據企業實際制定企業電子商務實施計劃,統籌安排電子商務宣傳、培訓和研究,高層論壇和交流合作,電子商務人才隊伍建設,支撐保障體系建設,組織推動機構建設的獎勵、資助和經費等。
(二)支持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建設
企業在電子商務建設過程中,要充分利用資源。注重采取企業主導、市場化運營、政府支持、校企合作的方式。政府要鼓勵各行業骨干企業、重點產業集聚區或國內外知名大企業、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企業、高校等積極參與本土企業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的建設。
(三)培育電子商務重點示范企業。
政府應制訂電子商務重點示范企業評選辦法,每年從開展電子商務應用和服務較好的本土企業中,通過考評,擇優選出一定數量的企業在一定期限時間段內成為電子商務重點示范企業,并給予相應的物質獎勵。
(四)加快構建電子商務發展水平測評體系,建立合理電子商務規劃
目前電子商務測評的理論研究多數集中于國際權威組織和少數經濟較發達的國家,在我國,除少數發達地區涉及到相關理論研究,西部偏遠地區基本未涉及相關研究。在實踐上,由于缺乏可操作的的城市電子商務測評體系,政府部門難以制訂以定量統計數據為基礎的,真正具有指導意義的電子商務發展規劃。因此,為推動電子商務的持續發展,必須建立一套兼具代表性與前瞻性、實用性的電子商務測評體系,對本土企業的電子商務發展狀況進行綜合評價。結合電子商務發展和貴州實際,建立一套真正適合貴州本土企業電子商務發展的規劃和綱要。
(五)開展電子商務培訓。
企業必須要制定相應的培訓方案,每年在電子商務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培訓經費,用于組織電子商務大型專題講座,開展企業職工電子商務知識和技能培訓,建設電子商務培訓體系等,對企業職工參加電子商務培訓班的培訓費用給予資助。
(六)健全信用體系
國家除了在必須建立健全信用法律法規,加強信用體系建設的政策支持及推進網絡金融的創新與制度建設之外,參與的各方,特別是企業必須要提高電子商務誠信意識。國家、企業、個人都必須大力宣傳誠信的重要性,讓社會提高對信用的重視程度,培養全社會的誠信意識,培養人們的信用消費習慣。本土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注重企業利益的同時,更應該站在消費者的立場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營造良好的社會誠信環境。信用消費概念不局限于貸款消費,還包括人們在消費過程中的互相信任和采用先進的電子信用支付手段,如信用卡、支付寶等。對信譽良好的企業給予優惠政策,對失信企業和個人,要進行重點監管,建立不良信用記錄報告制度,并以適當的形式向社會公布。
2012年,商務部、工信部以及地方經信委等監管單位都已經將電子商務的發展規劃納入“十二五”規劃的范疇之內。作為驅動國家產業結構升級,拉動GDP增長的新媒體經濟典型模式,未來電子商務企業的發展將得到更多政策資源的支持。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國發二號文件 《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政策帶領下,貴州的經濟社會發展將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美)阿瓦德著.電子商務:從愿景到實現(第3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