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堅
【摘 要】本文選定江蘇地區優勢出口產業——船舶產業為出發點,以ABC民營船廠與中船重工為樣本比較。從我國利率、匯率管制現狀、銀行自身管理的角度、兩類企業融資結果對比、預付款保函等多角度分析,闡述了我國目前存在著金融錯配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最后,筆者按照國務院金融改革、“克強經濟學”的相關要求,對上述原因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金融管制;預付款保函;金融錯配;克強經濟學
一、江蘇省船舶行業發展現狀與問題
2012年江蘇省船舶行業努力保持穩定發展,依然保持全國第一造船大省地位,具體數據如下。
表1 2012年江蘇三大造船指標一覽表
表2 近4年江蘇三大造船指標占全國市場份額情況表
據江蘇省經信委最新統計,2013年1-6月,該省造船完工量663.1萬載重噸,同比下降-32.9%;手持船舶訂單量4010.6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7.5%,新承接船舶訂單量680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89.7%。“接單難、交船難、融資難”三大難題尚在繼續加劇。江蘇省省船舶工業在全國領先。而其中民營船企與中央企業平分秋色,是我省船舶工業的兩大推手。
03年-04年期間,由于航運市場暴漲的預期,造船利潤一度達到50%以上,中小民企紛紛舉債拿地進入船舶制造領域,銀行看中船舶企業貸款、結匯、開票、存貨質押等業務范圍廣、融資規模大、利潤高,紛紛介入船舶行業,給予超額信貸資源。而超額信貸資源進一步推動了民營企業的投資信心,由于船舶制造技術含量不高,民企紛紛進入,甚至有些船企將信貸資源轉移到了房地產投資領域尋求高額資金回報。而隨著金融危機的蔓延,船舶市場急劇下降,目前利潤很低,船廠納稅毛利僅為3%-5%。與此同時,船廠的貸款銀行特別是股份制銀行的總行將該公司列為關注類項目或限制類項目,紛紛準備收貸。不僅如此,大部分船舶企業的流動資金來源于船東的預付款,相應的我國銀行要開具預付款保函給船東才能實現該筆資金到賬。而船市低迷、船東棄船,我國銀行已經不樂意為船廠開具保函,承擔風險。綜上所述,正是金融錯配造成了信貸資源超額擴張引發了行業的超供給發展,而行業風險一旦暴露銀行就立即收貸造成了船廠的資金鏈危機。
二、江蘇船舶企業金融錯配的原因分析
(一)利率管制引起了增發超額貨幣,借道金融機構大量的超額貨幣進入投資領域或者變為準貨幣狀態。
1、中國轉型時期最大表現就是利率和匯率被管制。這兩個用于度量貨幣對內的機會成本和對外的價格因素在中國轉型市場經濟條件被管制,必定使得貨幣需求表現不一樣。利率管制影響貨幣需求的手段主要是導致了利率的低估。利率是持有貨幣成本的最直接度量。從船舶企業持有貨幣角度來分析,名義利率高使得貨幣不會滯留于企業的手上而不斷服務于生產業務循環,可以使得社會貨幣流通速度保持不變。如果利率的管制使得利率低于競爭性市場下的均衡水平,那么船廠的持幣成本將會變低,因而船廠會持有更多的貨幣,從而即使從銀行貸款額度超過自身需求導致船廠滯留貨幣也不會導致大的損失。這會增加貨幣需求,繼而降低貨幣的流通速度。
2、過低的利率導致了大量的投資,由此間接地影響船舶企業的持幣行為。我國投資占GDP的比率從92年36%上升到09年的48%,期間上升了十個百分點多。與同等程度的發展中國家或發達國家相比,高投資帶來的每年10%的GDP增長率顯然是資金利用率較低。利率低估導致的投資結構失衡對貨幣需求間接影響機制為:利率的管制壓低船舶企業的貸款和投資成本,由此導致了船舶企業的投資沖動,使得許多資金利用率低的船廠可以上線,高漲的投資需要大量貨幣來支撐其順利運行。
(二)匯率管制引起了基礎貨幣的發放引起了貨幣流通速度的降低。船舶企業作為我國的主要出口結匯企業,由于產品單價高一般按美元、歐元簽訂合同。于是銀行樂此不疲地為船廠服務辦理結匯業務,同時完成了存款指標。所以,船市高漲期間,信貸資源蜂擁進入船廠項目為了爭取高利潤的資源。
1、按我國的外匯管理制度,流入的外匯首先通過商業銀行的結匯業務,形成人民幣存款,增加了國內貨幣供應量,相當于將對外需求轉化成國內購買力;商業銀行在買進外匯、形成人民幣存款后,再將這部分外匯轉賣給中央銀行,形成央行的國際儲備,從而導致央行的高基礎貨幣投放,形成了銀行體系的超額貨幣供給。相對于貨幣供求關系而言,過剩的流動性造成了銀行信用擴張,刺激了銀行的信貸投放。而船舶行業正好符合銀行信貸的需求,貸款體量大便于控制,又能通過結售匯完成存款考核任務。
2、一方面,信貸資源超供給進入了船舶產業。另一方面,潛在的通貨膨脹壓力使得船廠的材料采購成本和人力成本不斷攀升。船廠為了追求邊際貢獻,只有不斷提升規模水平才能攤薄固定成本,搶占市場份額。結果導致了,船價利潤不斷走低,規模投資不斷增大,最后導致了該行業的規模不經濟。
(三)按照《巴塞爾協議》等相關監管要求治理下的商業銀行,只可能選擇“錦上添花”,不可能是做到“雪中送炭”。一方面,根據國際公認的《巴塞爾協議》,銀行最低資本充足率為8%,與一般工商企業50%左右的負債率相比,商業銀行的負債率可高達92%,所以銀行屬高負債經營金融企業,高負債的資本結構意味著銀行運營的高風險性。另一方面,個人和企業的存款是商業銀行的主要資金來源,面對不同的商業銀行,社會公眾可自主選擇成為某家銀行的債權人,因為商業銀行面臨較大的流動性風險,所以銀行對待項目的態度自然是嫌貧愛富的。于是,船市高漲期,銀行為了追求高額回報大量信貸資源投入船舶產業,推動了該產業超預期發展。而船市低迷,銀行考慮到一旦不良資產率升高,會引發儲戶的信任危機而帶來擠兌風險,從而紛紛惜貸,緊縮船企的信貸資源。于是,信貸決策的“一窩蜂”、“一刀切”已經使得我省的船舶產業遭遇了“過山車”式的發展。
(四)船舶工業的生產取決于資本積累投資于固定資產,而投資于生產還取決于流通資金的不斷循環周轉。歸根到底,現代經濟得到正常運轉最終取決于貨幣量的有效供給,即銀行信貸資源的有效配給。我國的信貸配給現象有其特有的社會背景,因為產生的原因及所起的作用與西方都有所不同。一是信貸集中投放,金融機構持續不斷地向大型企業、熱門行業和重點地區集中投放信貸資金;二是信貸歧視,對中小及民營企業在貸款數額、期限、利率和擔保等方面實施嚴格的信貸限制。三是由于銀行考核體系,銀行信貸人員個體不樂意介入財務問題困難,信息復雜的項目,所以客戶經理樂意將信貸行為限制在一個較為相似的、經常重復出現的熟悉范圍之內,由此而自然形成貸款行為階段性向熱點領域投放,比如船舶行業熱的時候銀行集中放貸。四是地方政府有很強的動機通過干預銀行的信貸決策來給國有企業、熱點行業提供貸款支持,并且這種貸款支持是低效率的。
目前我國在產品市場和要素市場上都還存在著“壟斷過多、競爭力低下、資源浪費”。這些問題都可以歸結到經濟體系中的資源錯配問題。在均衡條件下,一個企業面臨的產出錯配和金融錯配程度越大,該企業的資本回報率就越高。舉例來將,跟國有企業相比,私營企業面臨更高的融資利率與貸款條件,承擔更高的資金使用成本。因此在均衡條件下私營企業就必須要以更高的資本回報率才能抵消掉融資成本上升帶來的負面效應。金融錯配程度是用每個企業的資金使用成本對所在行業的平均資金使用成本的偏離程度來衡量的。在我們利用財務費用中的利息支出和扣除了應付賬款后的負債總額,兩項相除就得到了企業的融資資金使用成本。
表3 資金使用成本對比表 單位:萬元
我們又借鑒CCER(北大經濟研究中心)研究組的方法,分別用凈利潤/權益,凈利潤/資產、凈利潤/固定資產、利潤總額/權益、利潤總額/固定資產、凈資產收益率這幾個指標來衡量資本回報率。
表4 資金回報指標對比表
以上選取的數據為2010年年底船舶企業下行周期剛開始,根據數據顯示民營船企資金使用成本極高,與此相反的是資本回報率好于國有企業。而從2012年船市低迷后,民營船企已經很難從銀行融資成功,國有企業由于資產充足,銀行依舊給予金融支持。這就是目前金融錯配的典型體現。
三、預付款保函對船舶企業的重要性
出口船舶預付款退款保函業務主要用于向國外船東指定的銀行提供擔保,保證如出口船舶合同因船廠方原因無法履行時,先期支付的預付款能全額退款。預付款保函的期限由雙方共同商定。預付款一般逐月按工程進度從工程支付款中扣還,而預付款保函的金額將逐月地相應減少。當船廠在規定的時間內還清預付款項后,船東就需退還預付款保函。中小船企一般會面臨以下問題:
1、中小船企如果沒有土地證、抵押物不足值,信用等級較低,國內銀行就不愿意出具保函。船廠甚至已經與外商談妥了業務,卻因為難以拿到銀行保函而夭折。
2、中小船企過量接單甚至有的船廠存在用訂單來獲得預付款,以支持前面船舶的建造或挪作船廠設施建設等其他用途。原材料漲價,船廠完成老訂單不積極。這些原因導致了船舶建造拖期影響到船東棄船。
3、船東的因素。一是受金融危機影響,運力需求萎縮,運費跳水,船舶維護成本上升,船東接船成為負擔。二是危機導致船市出現拐點,船舶價格大幅跳水,船東棄船意愿增強。三是金融危機造成了流動性緊張,船東的融資銀行無力繼續支持購船融資,甚至向船東施加壓力。船東只能棄船索賠預付款,以償還先前的貸款。四、船市上升期間,不少投資機構游資炒作進行投資,危機爆發后該類基金公司紛紛離場,在建船舶已經沒有投資價值。
四、江蘇船舶企業出口融資的對策思考
(一)以技術進步取代要素投入。長期以來,我國實行的粗放式經濟增長模式,加劇了對基礎能源和原材料需求的過度膨脹。因此船舶企業必須盡快改變要素投入和出口推動經濟增長為技術進步和內需拉動經濟增長。一是政府考慮設立中小船企技術開發和應用基金,用以興建扶持企業發展的基礎設施和技術轉讓;二是建立金融服務中心,建立從企業篩選、項目評估,到投融資戰略、商業計劃書,再到資金供應者、財務規劃等全局性、系統性金融服務體系。三是應大力發展融資租賃,充分發揮其集融資與融物、貿易與技術更新于一體且屬于表外融資,大力推進企業技術進步。按照“克強經濟學”的要求,只要我們能夠推進金融市場的改革,把更多的金融資源配置給資本回報率更高的企業,就可以增強我國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真正實現通過調結構來達到促轉型、保增長的宏觀調控目標。
(二)以增加黃金儲備量化解貨幣風險。巨額的外匯儲備,不僅間接導致我國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同時在人民幣不斷升值的大背景下,美元的相對貶值使得我國外匯儲備縮水。因此,我國調整美國國債期限結構,利用外匯購買資源儲備,但更重要的是,應該增加一定的黃金儲備。目前,我國黃金儲備為1054.1噸,而居于全球首位的美國,現有黃金儲備為8133.5噸,占其整體外匯儲備的74.5%。發達國家之所以有足額的黃金儲備,除了經歷過金本位的時代以外,更重要的是,他們經歷過多次金融危機,了解信用制度的缺陷。當發生信用擴張時,財富迅速增加,但是當信用擴張超過一定程度時,通貨膨脹會使得貨幣貶值。黃金具有強大的存儲財富的作用。在紙幣貶值的同時,黃金能較好地保值甚至升值。所以,增加黃金儲備量,不僅可以避免外匯儲備由于美元貶值帶來縮水的風險,還可以緩解外匯占款增長導致的通貨膨脹。
(三)地方政府要慎用財政補貼扶持船企,避免引起貿易爭端。根據GATT第15條第4款規定:“各締約方不得以外匯方面的行動,來妨礙本協定各項規定意圖的實現,也不得以貿易方面的行動,妨礙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各項規定的意圖的實現。”在已有的WTO成案中,如果財政資助的提供包括了給予資金、以低于市場的利率提供貸款、提供稅收優惠、開采自然資源的優惠條件和以極低的費率為出口產品提供運輸,這些行為就可能違反了WTO下的《補貼與反補貼協議》。
(四)中小船企業加強對預付款保函的管理。一是要掌握船東的資信,對于完全依靠買方銀行融資解決購船款的船東,船廠方銀行要謹慎介入。二是客觀地評估預付款的比例。對于預付款比例低的船東項目要慎重,因為船東自身實力較弱,一旦船東銀行收縮貸款則無力付款選擇棄船。三是保函開立內容中要禁止開立轉讓、限制轉讓次數。防止保函淪為融資工具,陷入司法糾紛。四是保函開立前,銀行要督促船廠嚴審造船合同對船廠的履約能力進行評估,拒絕為明顯不利于船廠條款的合同出具預付款保函。五是銀行要加強對船舶未來市場走勢的判斷分析。由于船舶建造周期廠,經濟形勢影響大,銀行應針對造船市場發展趨勢的研究及時提出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