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江
【摘 要】本文針對目前的營運客車駕駛員的考核管理現狀,提出來了一項新的駕駛員考核體系,包括對駕駛員進行駕駛員駕駛適宜性檢測、駕駛員違章次數、心理和道德素質測評、生理素質測評、技術素質測評等五項內容的考核,并對考核結果進行分級,根據各個駕駛員的不同情況,給予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營運客車駕駛員管理;考核體系
引言
由于營運客車駕駛員的業務素質,直接決定著其專業技術水平,影響著企業的發展力,客運企業必須構建一套可操作的營運客車駕駛員能力考核體系。科學地考核、客觀地評價,不僅可為駕駛員的派遣、使用和管理提供基本依據,而且對規范駕駛員審驗工作,提高運輸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但目前對營運客車駕駛員業務素質的考核和評價缺乏統一的標準,使得營運客車駕駛員業務素質的考核與評價難以科學、規范地進行,造成對營運客車駕駛員業務素質的監控不力,無法充分發揮駕駛員考核工作的作用。因此,從駕駛員業務考核的實際需要出發,規范考核科目和內容,確立科學的評價標準是十分必要的。正是基于此目的,我們進行了該項研究。針對不同的營運客車駕駛員的特性,確定對于不同人群的業務能力考核體系。
一、評價指標構建體系
營運客車駕駛員基本的業務能力可從駕駛員駕駛適宜性檢測、駕駛員違章次數、心理和道德素質測評、生理素質測評、技術素質測評等五個方面進行體現。具體指標體系圖如下:
圖1 指標體系圖
二、營運客車駕駛員業務能力影響因素分析
(一)駕駛員駕駛適宜性檢測
營運客車駕駛員駕駛行為研究的角度,選擇以下指標作為營運客車駕駛員檢測的主要內容:1.速度估計檢測;2.選擇反應檢測(反應時間、錯誤次數);3.視力檢測(動體視力、靜視力);4.處置判斷檢測(錯誤次數)。營運客車駕駛員適宜性檢測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營運客車駕駛員適宜性檢測流程
營運客車駕駛員心理、生理特性檢測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行業標準《職業汽車駕駛員監測評價方法》中的相關規定和要求進行,故對測得數據的分析評價也將依據該方法中“駕駛適宜性評價指標與分級”(見表1)部分的規定要求進行分析。
表1 駕駛員適宜性指標與分析
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行業標準《職業汽車駕駛員監測評價方法》
其中A類駕駛員—優秀,B類駕駛員—良好,C類駕駛員—合格,D類駕駛員—不合格。
(二)駕駛員考核期內違章次數
指的是在企業考核時間內的違章總次數。營運客車駕駛員違章扣分主要包括:機動車駕駛員違章扣分(交警扣分)和GPS管理系統記錄的車輛超速等違章行駛記錄兩部分,其中交警每扣一分,評價分數減少5分,GPS每違章一次,評價分數減少1分。計算公式如下:
1
式中:n1—交警所扣分數;n2—GPS監控違章次數;u2—根據違章記錄所得分數。
建議各個運輸企業根據違章情況建立營運客車駕駛員違章信息系統,對每個駕駛員的違章情況進行記錄。
(三)生理素質測評
可以通過醫學診斷、儀器測評和紙筆測驗等方法對駕駛員的生理素質進行測評,比較常用的是用醫學診斷對駕駛員進行檢測,醫生通過駕駛員自述專門醫療設備的檢測、化驗并結合自學的醫學知識與經驗可以判斷駕駛員是否處于病態病員的病情以及是否影響駕駛。也可以運用專門的儀器也可借用體育運動器材對體力和抗疲勞度進行測試,另外還可以運用明尼蘇達八項人格問卷(MMPI)等部分紙筆測驗來評審駕駛員的健康狀況、心身疾病和精神病問題。
通過檢測可以把駕駛員的健康程度分為三個等級:一類(80分以上)、二類(60~80分)和三類(60分以下)等三個類別的駕駛員。并把這個部分的分數計為。
(四)心理和道德素質測評
主要是根據營運客車駕駛員交通素質調查問卷進行該測評指標數值的確定。該調查表的總分值是根據交通素質調查問卷第1到第10項的得分值進行推算的,若選擇1則得分值為5,若選擇2則得分值為4,若選擇3則得分值為3,若選擇4則得分值為2,若選擇5則得分值為1。最后求出總的得分。
2
式中:u—調查表的總得分;u4—折合成的心理和道德素質測評得分。
(五)駕駛員技術素質測評
包括筆試和駕駛員處理突發事件能力考評兩部分,綜合考察駕駛員的技術水平。
其中筆試部分通過營運客車駕駛員做答交通知識問卷調查試題來確定得分,交通知識問卷調查試題由營運公司建立的題庫中抽取。
3
式中: n—試卷的總得分。
駕駛員處理突發事件能力考評體系使用駕駛模擬器的模擬視頻,對駕駛員的處理突發事件能力進行打分,通過建立反應時間、危險感知度預判能力、駕駛的不規范性等指標體系進行具體打分。
三、結論
現行的對駕駛員的考核制度,在任期期間,對于沒有交通事故發生或違章次數不多的駕駛員,一般考核成績都為合格,但在駕駛員的生理、心理以及駕駛技能方面沒有具體的考核措施。
針對這種情況,建議建立駕駛員考核體系,在一定時期內,對駕駛員進行駕駛員駕駛適宜性檢測、駕駛員違章次數、心理和道德素質測評、生理素質測評、技術素質測評等五項內容的考核,并對考核結果進行分級,根據各個駕駛員的不同情況,給予相應的對策。通過這種考核可以實時了解駕駛員的心理、生理以及技術能力等相關方面的內容,并根據結果,對駕駛員實施針對性的管理,在一段程度上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