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然
【摘 要】傳統的英語教學中,一般而言,更加注重對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常常忽視對學生英語應用能力中關鍵組成部分聽、說能力的提高,因此,許多學生雖然能夠掌握豐富的英語理論知識,但并不能夠用來較好的指導實踐。英語同樣屬于一門語言,它也是人類用來交流的工具,然而傳統的英語教學忽視了該學科的根本作用,使英語教學失去了原有的性質,致使許多高校的學生雖然能夠通過英語考試,但實際交流與聽力能力依然較弱。本文主要研究了在高校英語聽力中培養學生短時記憶力的策略,旨在提升學生的聽力水平,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關鍵詞】高校英語;短時記憶;英語聽力
影響學生聽力能力的因素包括很多種,主要有老師的教學方式、學生對聽力的興趣度、學生短時的記憶能力及其他相關的心理因素等,因此,為了提高英語聽力教學的效率,強化學生的聽力能力,廣大高校需要采取相關策略,通過從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等方面出發,調動學生鍛煉英語聽力的積極性,調整其學習的心態,讓學生更加愿意參與到聽力訓練中,從而達到提到英語聽力教學質量的目的。
一、轉變學生的思維模式
一般而言,每個國家都有其文化的特點,因而國與國之間不僅在生活習慣與傳統習俗上會產生一定的差異,同樣在語言表達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別,因此,為提高高校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培養其短時記憶力,學生需要轉變傳統的思維方式,考慮到語言差異的方面,將聽力訓練結合國家的實際文化特點去考慮,減少慣性漢語言思維對英語聽力訓練中信息把握的干擾,強化自身對英式及美式思維模式的把握,結合其語言習慣與文化特點,提高對英語的理解能力,確保能夠在聽力訓練中迅速提煉出關鍵信息,轉變傳統的思維方式給記憶帶來的延遲,從而提高其短時記憶能力。
二、強化對學生聯想、推理能力的培養
通常來說,英語聽力播放的時間較快,學生需要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到更多與題目相關的具體信息,這便對學生的短時記憶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了提高學生英語聽力的能力,必須強化對其短時記憶力的培養。而增強學生根據短文內容的聯想及推理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對話及短文內容,提高學生的對信息的準確把握度,強化學生對聽力材料的理解,從而獲取到更多與材料有關的有效信息,縮短了記憶時間,進而提升其短時記憶力。因而,老師在聽力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對學生聯想及推理能力的培養。首先,在聽力訓練時,預習聽力材料與問題,猜測對話所講述的內容與重點,進而能夠在聽力實際播放過程中迅速過濾無效信息,深化對關鍵內容的記憶,自動篩選與聽力內容相關的信息,從而更好地為解題服務。另外,針對部分較難的聽力訓練,學生無法在短時間內掌握完整的題目信息,可以選擇迅速記錄自己所聽到的關鍵信息,進而結合聽力材料進行邏輯推理,然后得出答案。此種方法不僅能夠強化對學生短時記憶力的培養,同時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其英語水平。
三、發掘更多的聽寫技巧,安排記憶活動
影響學生英語聽力能力及短時記憶力的另外一個重點便是聽寫技巧。老師需要在聽力訓練過程中注重對學生聽力方法的培養,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技巧與方法,從而能夠在聽力訓練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師可以選擇采取反復訓練的模式來強化對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一般來說,在聽力訓練中,由于播放的速度及對話的語速原因,導致學生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對話信息的清晰記錄,因此,老師需要強調學生對聽力對話與材料中關鍵信息的把握,迅速記下與聽力內容有關的時間、人物、事件等信息,便于理清時間的脈絡,然后根據聽力材料的提示,整理出相關的內容,明確短文的大致內容。另外,老師也可以鼓勵學生采取自己比較習慣的方式與標記來迅速記憶與材料相關的內容,縮短學生記錄內容所需的時間,從而能夠保障學生在短時間內可以記錄更多的材料信息,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聽寫技巧,進而提高學生的短時記憶能力,提升學生英語聽力的水平。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英語作為一項基本的語言工具,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除了注重強調學生對語法、詞匯等理論知識的掌握外,還需重視聽力的作用,通過從轉變學生的思維模式,強化對學生聯想、推理能力的培養,發掘更多的聽寫技巧等方面去努力,提高學生的短時記憶能力,提升其英語聽力水平,從而讓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夠為其現實交流提供更好的服務。
參考文獻:
[1]馬武林,蔣艷.混合式教學模式下非外語專業大學生英語聽力存在問題及其成因分析——一項基于詞頻分析的研究[J].外國語文(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13(01)
[2]何鋒,章玉芳.發掘教材資源,優化初中英語聽說教學——從2012年江蘇省中考英語聽力口語自動化考試反饋說起[J].教學月刊(中學版),2012(19)
[3]褚德明.新課改下農村初中英語聽力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現狀研究——以濰坊市五所農村中學為例[D].漳州師范學院:課程與科學論(英語),2012
[4]姚秀梅,鄭華.獨立學院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聽力自主學習情況調查與研究[J].東華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