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摘 要】英語聽力在英語學習和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因而一直是相關學者研究的重點,然而多數學者關注的是英語聽力教學,對英語聽力過程的研究相對較少。概念整合理論應用于英語聽力過程的分析過程,通過圖示展示聽力過程,使得聽力過程具體化、清晰化。
【關鍵詞】概念整合理論;英語聽力過程;英語聽力教學
一、引言
概念合成作為人類普遍的認知活動,其相關理論具有強大的解釋力,可用于解釋混合詞,復合詞等的形成過程及意義;解釋單一事件結構;分析外語學習解釋虛擬句式等句法結構;解釋廣告語篇,謎語,笑話等。[1]本文試圖將概念整合理論應用于英語聽力過程的分析過程,通過圖示將聽力過程具體化、清晰化,分析學習者聽力弱產生的原因,總結其對聽力教學的啟示。
二、概念整合理論
(一)概念整合理論簡介
概念整合理論又稱為合成空間理論,簡稱為合成理論,就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空間中的部分結構整合為合成空間中帶有層創特性的一個結構。不少認知語言學家都認同概念整合理論,指出“blending is everywhere”(整合無處不在)。概念整合理論具有高度的闡釋力,是人類一種基本的認知方式[2]。
(二)概念網絡的主要類型
Fauconnier & Turner指出概念整合網絡最基本的類型有:鏡像網絡,單純網絡,單域網絡,雙域網絡[3]。
1)鏡像網絡。鏡像網絡中所有的心理空間,即兩個輸入空間、類屬空間和合成空間,享有相同的組織框架,并且它們之間不存在沖突。
2)單純網絡。單純網絡的兩個輸入空間,一個包含框架,框架里含有角色(role), 另一個包含價值(value)。例如:[1]Tom is the son of Jack。在這句話所產生的整合網絡里,一個輸入空間包含家庭這個框架,而在這個框架下面有兩個角色:兒子和父親。第二個輸入空間里包含“Tom”和“Jack”。當我們看到“Tom is the son of Jack.”這句話時,家庭這個框架中的父子關系部分與“Tom”和“Jack”這兩個元素整合,即“Tom”對應兒子,“Jack”對應父親,從而產生的合成空間是:“Tom”是“Jack”的兒子。兩個輸入空間是框架到價值的跨空間映射。
3)單域網絡。單域網絡中兩個輸入空間有著不同的組織框架,其中一個輸入空間組織框架延伸形成合成空間的組織框架。單域網絡的整合涉及到最典型的從源域映射到目標域的隱喻。例如:[2]The accountant cooked the book. 這個例子的兩個輸入空間分別為:做假賬和做飯。做飯這個輸入空間為合成空間提供了組織框架。可以作如下理解:“cook”(烹飪)本身就代表了一系列的行為,而做假賬包括研究真賬、篡改賬目等這一系列行為。
上述三種基本類型的概念整合網絡都只涉及到四個空間,但是概念整合可以在更多的心理空間上運作,并且這些心理空間可以多次發揮作用。
三、概念整合理論對英語聽力過程的闡釋
(一)英語聽力過程
研究聽力方面的專家認為, 聽力是聽者積極主動地對目標語言進行接收、理解、篩選有用信息并存入長期記憶, 以擴大聽者的聽覺渠道的過程[4]。聽力理解實際上是一個復雜、積極、多層次的思維過程, 是多種語言技能的綜合運用, 涉及到各種語言和非語言的因素[5]。
從語言的角度來看,語言作為人類交流的發音符號系統,常體現為音、形、意的結合。其中音的形式體現在語言學習的聽、說能力中;形體現在讀、寫、譯能力中;意作為中樞環節承載著聽、說、讀、寫、譯所必須的語言知識和語法知識。三者關系可由下列三角形表述:
因而聽力過程可以理解為以音的的形式的輸入,經過意階段的理解,以音或形的形式輸出的階段,即輸入階段、理解階段、輸出階段。
(二)概念整合理論應用于英語聽力過程
概念整合理論的四個空間中,輸入空間1在聽力過程中為輸入英語語言信息的存儲空間,輸入空間2為學習者大腦已存儲的英漢兩種語言的語音、語法、詞匯和文化背景的空間,類屬空間為兩個輸入空間投射的關于所聽內容共同信息形成的空間,合成空間包含輸入空間1的聽力內容和輸入空間2中與輸入空間1的聽力內容相對應的英漢語言知識。具體過程如下列圖示。
(1) 輸入階段(單純網絡)
輸入階段為英語以聲音形式存儲到輸入空間1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語音知識主要以音為載體進入聽者的大腦中。在此環節中連讀、吞音、不完全爆破等語音知識、英語方言的差異、語調知識等語音知識影響聽者的信息存儲質量[6]。
(2)理解階段
理解階段是聽者大腦對所聽信息進行分解、重新組合的過程,即輸入空間1存儲所聽信息與在輸入空間2聽者原有的英漢語音、形、意、文化等知識映射到類屬空間中,并在該空間進行信息的相互匹配,從而深化聽者對所聽信息的淺層理解。所聽內容中要求聽者作出反應的信息是類屬空間工作運行結束后,兩輸入空間相關的信息進行組合、完善、擴展從而形成層創結構。
理解過程中輸入空間2的信息即聽者原存儲的英漢語音形義相關知識在此環節中起決定作用。聽者英漢詞匯量儲備的大小,語法知識完善與否,文化背景知識豐富與否極大地影響著聽者理解的準確度。
四、研究結果對聽力教學的啟示
(一)輸入階段的啟示
輸入階段清晰地表面聽者語音知識在聽力培養中的重要性。語音知識包括強讀、弱讀、音的同化、不完全爆破、連讀等。 教師在學生聽力培養過程的初級階段需強調語音知識學習的重要意義,引導學生體會不同方言的差異,認真觀察豐富多變的語音現象,這些教學內容將對學生聽力能力的培養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理解階段的啟示
理解階段四個空間的運作表明聽者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在聽力理解中的重要作用。教師在學生聽力培養過程中需講清英語聽力的提高和英漢語言文化知識的密切關系,引導學生從語言層面和文化層面以及技巧方面客觀審視聽力過程。
五、結論
本文應用概念合成理論對英語聽力過程進行分析,將聽力過程分為輸入階段,理解階段和輸出階段,在聽力過程中影響聽力結果的相關因素提出對聽力教學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