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媛 周德鋒
【摘 要】當今政務微博井噴式發展,成為網絡問政的重要平臺,但其出現了諸多問題,本文為政務微博的發展提出了相應對策。
【關鍵詞】政務微博;發展;對策
一、引言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強和改進網絡建設,唱響網上主旋律。”在今年國務院廉政工作會議上,李克強總理講話談及微博時代政務公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高度評價互聯網,特別是微博在政務公開中的重要作用,也特別強調“現在社會已經是一個透明度很高的社會,我國微博的用戶有數以億計”,“我們要及時公開相關信息,主動讓人民群眾了解真實情況,接受人民群眾和媒體的監督。”微博在政務工作中正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微博逐漸成為了解民聲、溝通民意的重要平臺,得到了黨政機關和政府官員的重視,各級一把手官員利用微博平臺體察民情,服務社會,優化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開啟了“一把手微博問政”的新局面。截至2013年6月,在騰訊微博平臺認證的政務微博數已達122820個,在新浪微博平臺認證的政務微博達到79372個。不過這種“井噴式”的發展也讓政務微博出現了諸多問題。有的政務微博僅僅發布一些諸如政府機構設置、聯系電話,甚至是天氣預報之類的信息,缺少必要的互動環節。有的地方有關政府部門很早即已開通微博,而其社會反響并不強烈,原因在于這些微博關閉了評論功能,網民難以與政府部門進行有效互動。有的政務微博為開展某活動時注冊的,并為運作管理。清華大學公共關系與戰略傳播研究所社會化媒體實驗室的調查顯示:當前政務微博群體中80%患上了‘癡呆癥,既‘盲又‘聾,自言自語。部分政務微博網絡輿情良好時互動活躍度高,當出現輿情危機時不知所措。某些政務微博在艱難處理發生的輿情危機后,悄然無聲低調謝幕。
二、政務微博發展對策
(一)提升政務微博服務意識
各級政府部門要加強執政理念,提高微博時代網絡執政能力,發展實用、為民服務的政務微博。政務微博應展現各種政府機構為民、親民、惠民的良好形象,在事實信息的基礎上傳播政府形象,塑造人們對政府的形象認知,樹立政府部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政務微博為政府科學城市管理打開了一扇新窗口,其服務意識的方法都得到極大的提升,這就要求政府領導人在駕馭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媒介傳播提高政務微博的服務意識。各級政府可以通過培訓、講座等方式,提高政府部門的媒介素養,提高服務意識,改變服務方式,讓政務微博真正成為普通民眾了解政府、維護權益的新工具。對于涉及民生的政府部門要積極主動地向民眾發布行政信息,做到主動且明確地信息發布。對于易發生突發事件的政府部門,要做到對突發事件的預警意識,以防突發事件的負面信息在民眾中廣泛傳播,造成社會恐慌。
(二)完善政務微博管理機制
將政務微博納入政府日常工作議程,完善管理制度。制度是政務微博長效運營的保障,沒有合理、有效地運營機制保障,政務微博將起不到實質性的作用,還有可能會成為“僵尸”微博。早在2009年微博興起之初,英國政府就發布了《政府部門Twitter使用指南》來有效管理。
開通政務微博的政府部門也應相應制定政務微博使用指南,規范微博準入機制,簡化內容發布審核程序,給信息采集與發布者足夠的授權,使政務微博即受制約又有自由發展的空間。建立管理人員考核機制、監督機制,把政務微博輿情危機處理與突發事件處置機制和問題反饋機制聯系起來。
(三)提高政務微博團隊的宣傳素養
2011年6月,“某某市旅游局官方微博”上線了,可至今只發出一條微博——“終于有了自己的微博啦”。原因為該局至今沒有專人維護的官方微博。2012年10月,株洲市某部門官方微博上線,發出78條微博后,于今年1月6日停止了更新,該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政務微博為當初開展某活動時注冊的,目前該科室有人員更換,工作人員都上了年紀,“對微博甚至網絡都不是很了解”。這些都成為“僵尸”微博,也影響了政府的負面形象,因此,應該設立專門的政務微博運作團隊。辦好政務微博的關鍵是看人,管理者有什么樣的思想意識,就決定了政務微博的發展方向,所以要建設一條思想政治素養高、技術過硬、信息搜索能力強、信息甄別能力精、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固定的人員班底,并對其進行媒介素養培訓,在危機事件中,能善于運用危機公關,懂得運用報道技巧,合理處理應急事務。如今年7月初召開的陜西政務微博大會上,陜西政務微博培訓基地也正式成立,旨在為官員提供全面系統的培訓,促進陜西政務微博更為專業化、科學化、規范化。
(四)建立政府平臺微博群,加強職能部門溝通
政務微博群如果能協調政府各部門的分工,積極解決網友反映的問題,著力解決民眾的實際問題,那么政務微博定會受到民眾廣泛的歡迎,提高其傳播效果。今年9月27日,“湖南政務微博大廳”滿月。這個湖南“官博”集中展示平臺第一批15家單位的粉絲已經超過了400萬人,發布各種權威信息超過46917條。省政府經濟研究信息中心黨組副書記、主任梁志峰說:“這是一座與民溝通的橋梁,它是未來‘電子政府良好的開端,是轉型‘服務型政府的必然之路。”
(五)加強政務微博輿情預警監控機制建設
政務微博不應該只是政府的信息發布平臺,應該加強與民眾的互動,真正做到“問政于民”,“織博為民”。積極利用評論功能了解民眾的意愿,并對網友的評論合理恰當地回復,做民眾與政府的“橋梁”。微博讓網民意見、觀點,呈幾何狀,高速傳播,簡單依靠搜索引擎已無法了解輿情,運用“網絡爬蟲”技術的輿情監測軟件應運而生,能抓取微博、貼吧、視頻等各類形式的網絡輿情。
2013年9月,由人民網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聯合主辦網絡輿情分析師職業培訓,網絡輿情分析師作為一個新興的職業正式在公眾面前亮相。
他們的工作就是在一軟件里輸入設定的關鍵詞,監測有關的負面輿情,然后下載、上報。
政務微博管理者與網絡輿情分析師共同合作,能最大程度地抓取在微博中以各種形式出現的網絡輿情。有了網絡輿情分析師這只抓手,政府部門能迅速找到與其部門相關的網絡輿情,從技術層面加強網絡輿情監控,能準確找到“線上”事情,即時上報決策,及時“線下”解決,“線上”及時發聲音,發布反饋,引導輿論。各級宣傳部門在注重網站宣傳的同時,可以把其官方微博結合在一起,同時建設,做到信息無縫對接,既做到了信息公開又保證信息的有效送達。
(六)健全政府輿情通報制度和監督機制
建立健全監督機制,把微博上反饋的民生問題等進行督查督辦,如株洲市每月在網絡、報紙發布“市長熱線辦公室每月份督辦情況紅黑榜”,對市民通過市長熱線反應的問題處理情況公布于眾,促使各級政府認真處理。民眾把相關民生訴求發布到政務微博上,最希望看到是反饋。“線下”的事解決了,最終還是要回到“線上”公布事件的處理結果。2013年7月,有網友爆料在株洲市730霞灣港排放乳白色液體,廣大網友質疑株洲市環保局。隨后株洲市環保局派人趕赴現場進行勘察,并于次日公布長微博通報此事檢查結果。株洲市環保局的迅速回應和評論在最快的時間打消了民眾到湘江水質的影響的顧慮,及時疏導民眾情緒。
三、結束語
政務微博以新型網絡媒體傳播方式出現以來,雖用戶數量驟增,關注度日漸升高,普及率逐年增長,但也存在著許多與發展同在的問題。政務部門還沒完全認識到它的潛力作用。各級政府管理部門需加強對政務微博的高效管理,積極探索,利用政務微博的新機制,以外在網絡環境和內在管理運行機制入手,拓展信息渠道,對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發揮正能量。
參考文獻:
[1]蔡旭.政務微博在創新社會管理中的應用[J].四川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1
[2]陳顯中,王文會.政務微博如何促進社會管理創新[J].青年記者.2013.5
[3]人民網輿情監測室 2013年上半年新浪政務微博報告.2013.6
[4]李海峰.微博對突發事件的影響作用探究[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12(1)
[5]周斌.微博問政:政社互動的新模式探析[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
[6]龍鴻祥,謝元森.政務微博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J].青年記者.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