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的今天,有些人認為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還有些人懷疑馬克思主義在當今社會的現實作用。然而,馬克思主義在新媒體時代中仍是不可超越的。因為馬克思主義具有現實的革命實踐精神,在于其有把握社會的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方法。我們現在最應該做的是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精神的實質和方法原則的基礎上,發展新的馬克思主義。這篇文章就把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在新媒體中進行解讀,做到與時俱進。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傳播;新媒體
[中圖分類號]A8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3)11 — 0013 — 02
1 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在新媒體中的挑戰
1.1新媒體技術沖擊著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繼續構建
過去,我們在構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的時候,是通過教育者進行的,這些教育者都是比較權威的,對于人民群眾來說,他們有豐富的經驗和很強的政治覺悟。通過國家有效控制的新聞傳媒和文化宣傳隊伍, 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可以自上而下地灌輸給大眾,確保了一元化意識形態至高無上的地位。這使得人民群眾與黨和政府在思想上、行動上容易保持高度一致。但是,在新媒體條件下, 互聯網無疑是影響人們最為深廣的平臺。網絡世界不僅主體多元,而且內容豐富。在各種利益的誘惑刺激下,人們往往容易淡化甚至放棄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忽視文化的社會效益。況且,網絡又使信息交流突破了意識形態的封鎖與時空的邊界。它以其虛擬性、開放性、隱蔽性等特點,在給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傳播帶來某種機遇的同時,更多的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匿名的網絡環境中,使用互聯網的人群極為復雜,信息的來源和傳播門檻很低,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難以得到保障。有些人在網絡中肆意表達自己的思想,其中有不少內容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解的不全面,甚至還有歪曲污蔑馬克思主義的言論。這些言論很可能影響其他網民,人們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思想,逐漸質疑,甚至排斥馬克思主義。不僅輿論導向的控制和管理難度加大,而且馬克思意識形態的整合難度也在不斷加大。馬克思主義被網絡中錯綜復雜的思想所吞噬,馬克思主義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受到削弱甚至抵消。這些統統威脅著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考驗著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防御能力,這給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繼續構建加大了難度。
1.2西方發達國家利用新媒體技術對我國意識形態發起挑戰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我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也加緊了對我國的和平演變。西方國家利用經濟強勢帶來的文化吸引和價值認同,使得不少青年對西方文化產生盲目崇拜,同時對馬克思主義不以為然。另一方面,單從馬克思主義理論自身看,以新自由主義為代表的當代西方意識形態內在地包含一些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理論價值,在一定程度上發展成為當今世界的主流意識形態,同時馬克思主義還不能很好的從理論上給予它們強有力的反擊。在西方意識形態面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正逐步喪失主動權、話語權。這給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帶來了嚴峻的挑戰。西方國家企圖在意識形態領域打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中國手機、電腦的逐步普及。西方國家更是投機取巧的通過多種手段,對我國民眾宣傳一些不利于我國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構建的言論,對中國采取全方位多角度的網絡信息攻擊。他們主要通過網絡、手機傳播反動思想,采用郵件發送,網站播放視頻,博客傳播文字圖片等形式。這些內容大多是篡改歪曲事實,從而挑撥人民群眾與政府的關系,使群眾不相信政府,不相信黨,不相信馬克思主義。這使得人們的思想出現了波動,給我國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構建帶來了不便。
2 我國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在新媒體時代中的契機
如今,新媒體技術所引發的時空延伸性越來越成為深刻地影響著現代人的生活世界和精神價值世界。作現代人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新媒體的發展把馬克思主義主義意識形態置身于一種前所未有的環境當中,給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傳播與發展帶來了空前的契機。
2.1傳播方式具有多樣化
過去,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主要是通過傳統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這種傳統的傳播方式,不僅傳播的信息量少,而且傳播速度較慢,效益低下。在新媒體時代,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速度顯著提高,信息傳播的方式也具有多樣性。馬列主義經典原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馬克思主義研究前沿信息等相關資料已經收錄在很多數據庫中,便于人們隨時獲取和學習?;ヂ摼W的普及,還使我國網民閱讀國外最新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成果成為可能,互聯網將全世界廣大無產階級又一次凝結在一起。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傳播借助即時通信,擁有了更加便捷的溝通渠道。通過在線問答的形式,馬克思主義工作者可以即時解答網民的疑惑,幫助人們深入理解、全面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真實內涵。移動通信也為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移動通信設備主要有手機、平板電腦,它以其貼身便攜性、兼容整合性贏得了廣大用戶的青睞。馬克思主義工作者可以通過編寫、傳播短信的形式傳播馬克思主義。目前流行的微信、微博既能直接地展現人們的思想狀況和價值觀現狀,又能及時地更新馬克思主義相關內容,極具互動性。因此,馬克思主義工作者可以建立自己的微信、微博,將馬克思主義的相關內容發表在上面,吸引人們的關注。新技術的應用使得馬克思主義傳播的方式更加多樣,為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在新媒體條件下的構建奠定了基礎。
2.2新媒體的運用增強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魅力
傳統的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傳播主要依靠的是傳統原始的說教形式,人們對這種理論學習不感興趣,容易令人枯燥。但是,新媒體是一種綜合的形式,給人們帶來強大的吸引力。它把抽象的、枯燥的內容變得更加有趣、生動,給人們一個輕松的環境來學習這些理論知識,大大地增強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向心力。馬克思主義工作者與時俱進,把枯燥的文字資料轉變成了音頻,視頻,不僅有活潑靈動的動畫,還有名家大師的解讀,不僅有經典文獻,還有最新的理論成果。這些大大提高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魅力,使其真正地接地氣,來到了人民大眾身邊。
3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
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胡錦濤同志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是黨和人民團結一致、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的根本思想保證。”為了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不是個別人也不是共產黨的主觀意志決定的,它是經過長期的歷史選擇、人民的選擇而形成的。自從鴉片戰爭以后,我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無數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繼尋求救國救民的出路。之前有很多的偉人采取過各種措施,但最終他們都失敗了,成了中國歷史上來去匆匆的一個個過客。只有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深深的扎根,引領著一代代中華兒女走上了光明之路。正是在馬克思主義的不斷地指導下,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建立了新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為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梢院敛豢鋸埖恼f沒有馬克思主義,就沒有新中國;沒有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新發展,就沒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任何時候任何形式下,我們都要毫不動搖的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我們要根據中國獨有的特點與發展趨勢,使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中國化,更好地指引我們前進。
4 在新媒體條件下馬克思主義怎么鞏固他的主體地位
4.1要體現時代性
當今時代,新的歷史條件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得世界范圍的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著,交流著,文化與經濟和政治在不斷地相互交融;二是馬克思主義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它的影響在不斷擴大,同時受到一些國家意識形態的認識不同也出現了重大的扭曲;三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我國的就業方式和分配方式不斷多樣化。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就必須清醒的認識到新的歷史條件下國家形式的特點。只有正確認識這一事實,我們才能切實的做到"不斷鞏固"。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不僅要總結和發揚以往成功的經驗,又要不斷的與時俱進。不斷運用新媒體技術,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抓住最廣大人民群眾。從而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4.2要富有創造性
富有創造性,就是在已取得的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也就是說,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指導地位的時候,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思路的創新。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利用新的技術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利用新媒體技術,我們要利用這個平臺,和大家一起重點學習、研究和宣傳中國化了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了的馬克思主義不僅僅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時也包含了中華民族優秀的思想和中國共產黨人豐富的實踐經驗。二是手段的創新。在經濟全球化進一步的發展和新的科技革命方興未艾的狀況下,我們要善于運用新的技術,增強學習,運用大家喜聞樂見的方式,豐富多彩的形式,向大家宣傳。只有善于運用手段創新,才能增強學習、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指導地位的效果。要善于運用新媒體這個新的大眾化的平臺。
4.3要加強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在新媒體陣地的建設
加強我國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宣傳陣地,加強具有我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新媒體傳播陣地,這對于我國來說具有重大意義。因為我國的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在新媒體的傳播陣地相對來說比較薄弱,我國向來比較注重的是主流意識形態傳播陣地的建設,對于新媒體陣地的資金以及技術的支持和人才的支持明顯不足。精通新媒體技術的專業人才不足,專門的網站很少,即使有也是一些思想老套,文本單一的內容。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第一,加強新媒體人才的培養,培養出既了解新媒體技術又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復合型人才。培養出多學科結合的綜合性人才,才能為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在新媒體陣地中占領高地。第二,重視利用網絡、手機等影響巨大的即時通信媒體領域的馬克思主義傳播。即時通信媒體領域是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傳播的基礎平臺,多樣靈活的傳播方式是提升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魅力的有效方式。?第三,大力建設馬克思主義的網站群,馬克思主義信息庫。基于新媒體難以審核信息準確性和真實性的特點,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傳播的過程中,建設馬克思主義傳播的專業網站,建立準確翔實的馬克思主義信息庫,用自身的準確性和權威性來消除虛假信息和不實信息的負面影響。
結束語
在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為主導,多元文化并存的當今,在新媒體條件下,我們既要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要有力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戰勝錯誤和腐朽思想的方法就是加強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運用新的方法、新的形式,讓中國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深刻的了解這些問題。讓他們能夠切實的感受到把馬克思主義樹立為中國意識形態的主體是正確的。
〔參 考 文 獻〕
〔1〕王慶五.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指導地位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2.
〔2〕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部. 堅持發展研究創新馬克思主義〔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2.
〔3〕張冠梓.和青年談馬克思主義〔M〕.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3.
〔4〕趙連章. 加強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的新思考〔J〕. 東北師大學院學報, 2005,(05).
〔責任編輯:譚文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