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歲的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前主席格林斯潘在財經界被尊稱為“格老”,一輩子經歷的金融風浪很多。不過,最近被熱炒的比特幣實在讓他看不懂。日前,他對媒體直言不諱:比特幣不是貨幣,“是個泡沫”。
格林斯潘說,貨幣必須要有內在的價值,比特幣的內在價值是什么,必須絞盡腦汁去想象,而他“還沒想出來”。在格林斯潘看來,貨幣的發行要有一種被普遍接受的東西作為支撐,這可以是該貨幣的內在價值,如黃金;也可以是該貨幣發行者的信用,如紙幣。“我不理解支撐比特幣的東西來自哪里。”
比特幣誕生于2008年,目前在市場流通的約有1200萬枚。它沒有集中發行方,總量有限,使用不受地域限制,具有匿名性。它通過計算機按照規定的算法進行大量運算獲得,這個過程被稱為“挖礦”。被“挖”出的比特幣,可以在網上進行交易,某些交易平臺可將其兌換成貨幣,有些商家也接受比特幣購物。比特幣可開發的總數是2100萬個,這被認為它不會發生通貨膨脹,且其加密編碼很難被盜取,被認為安全性很高。比特幣現在能方便地在網上轉賬,成本很低,被認為是傳統貨幣轉賬的有力競爭者。基于以上原因,比特幣很火。在美國,比特幣價格今年一年上漲了100多倍。11月29日,其價格為1242美元(1美元約合6.07元人民幣)。美銀美林的一位專家分析稱,未來它將會漲到1300美元左右。在加拿大溫哥華,一家咖啡館門口放了一個比特幣取款機,可以用比特幣兌換加幣或美元,一個星期的交易額高達10萬加元(約合58.5萬元人民幣)。
對比特幣來說,盡管有像格林斯潘這樣的權威批評者,但也有權威的支持者,美聯儲現任主席伯南克是其中之一。今年9月,他給國會寫了一封信,表示在美國,虛擬貨幣一直被視為一種電子貨幣,在過去20年取得不少進展。1995年,美國眾議院針對虛擬貨幣進行過討論,認為這類創新如能造就一個更安全、快捷、有效的支付系統,從長久來看還是利大于弊。伯南克表示,美聯儲沒有權力直接監管或規范虛擬貨幣,但如果它在發行、流通過程中涉及了銀行等金融機構,美聯儲就會集中監管機構在虛擬貨幣銷售和發行中的作用。隨后,美國司法部和證交會也承認比特幣是合法的金融工具。一些炒家將這些信息解讀為伯南克和美國政府在力挺比特幣。兩任美聯儲主席對虛擬貨幣的態度大相徑庭,引得輿論莫衷一是。
當然,不論比特幣有多少好處,其風險仍然不容忽視。除了價值不穩定外,由于它保密性高,容易被用作跨境洗錢或逃稅的工具。今年5月,美國財政部就破獲了利用比特幣交易平臺洗錢的案子,涉案金額超過60億美元。因此,各國監管部門對比特幣都持警惕態度。德國規定比特幣可以作為“記賬單位”用于結算,但為了防止洗錢,商家必須獲得金融監管機構的許可。英國皇家鑄幣局則在考慮發行含有黃金的實物比特幣,讓它有點“內在價值”。
目前,多國開始向比特幣“潑冷水”,試圖擠掉其泡沫。12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等5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主要內容是明確比特幣的性質為“網絡虛擬商品”而非貨幣,現階段禁止金融機構涉足比特幣業務,要求提供比特幣登記、交易等服務的互聯網站履行反洗錢義務等。官方表態和民間熱炒的角力讓比特幣在中國的行情如過山車:2月底1比特幣值100多元人民幣,4月漲到1500多元,5月跌到300多元,11月又暴漲到8000元左右,后又回落到6000元以下,12月1日為7000多元。
中國香港金管局也提醒市民,比特幣不受金管局監管,價值沒有實物或發行人支持,價格波動很大。法國央行在12月5日發出警告,虛擬貨幣不受監管,沒有擔保,不具有法償性(指一國法定貨幣在該國境內支付時,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一旦能與真實貨幣兌換或成支付手段,會造成金融風險。這些提醒,也讓比特幣現在看來更像一個投機商品,而不是一種穩定的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