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美國一條新聞吸引了人們眼球:一位25歲的姑娘表示要嫁給一個79歲的囚犯。巨大的年齡差距、男方的特殊身份還算不上賣點,真正的新聞點是這個囚犯太有名了——查爾斯·曼森(下文稱曼森),美國最臭名昭著的罪犯之一,手上有9條人命,被媒體稱為“活著的最危險的人”。但這樣一個十惡不赦的罪犯卻迷惑了不少人,即便是在入獄44年后的今天,他還有許多“粉絲”,仍然是“美國收到信件最多的囚犯”。
“最幸福的時刻是母親出獄后給我的擁抱”
1934年11月12日,曼森出生在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納提,母親是16歲的未婚少女凱瑟琳。凱瑟琳從小就浪跡街頭,不但嗜酒成性,還多次違法被關進監獄。有一次,她甚至為了一大罐啤酒就將曼森賣給一個沒有孩子的女招待,最后是她的哥哥把孩子贖了回來。由于凱瑟琳接二連三出入監獄,曼森從小就被寄養在不同的人家,飽嘗人世冷暖。日后他曾回憶道:“童年最幸福的時刻是母親在一次出獄后給我的擁抱。”
曼森的青少年生活幾乎是母親生活的翻版:9歲就開始小偷小摸,頻繁出入管教所,不久又發展到搶劫和偷汽車,一個曾試圖幫助他的義工給他下了“極度反社會”的鑒定。1955年,曼森與一名女招待結了婚,有了個兒子。第二年,他因盜竊汽車入獄,妻子與他離了婚。1958年出獄后,曼森重操舊業,搶劫、偷車、拉皮條、偽造支票,什么壞事都干。不久他與一個妓女結婚,并有了第二個兒子。1960年,他因為組織賣淫再次入獄,第二段婚姻也結束了。
此后6年牢獄生活中,曼森與臭名昭著的黑幫頭子卡皮斯成為鐵哥們兒,后者的江湖綽號是“毛骨悚然”,因為搶劫銀行而入獄。卡皮斯愛好文藝,尤其是音樂。在他的影響下,曼森學會了彈吉他,一有時間就練琴,還創作了幾十首歌曲。他相信自己出獄后會成為著名的音樂人。同時,曼森還讀了一些勵志著作,比如卡耐基的《如何贏得朋友,影響他人》。
蠱惑了大批信眾
上世紀60年代末期是美國嬉皮士運動的高峰期,以性解放、毒品和群居等為標志符號的生活方式迷惑了不少年輕人。曼森就在這個背景下組織起了龐大的“曼森家族”。
曼森1966年出獄后,用自己從街頭、監獄中獲得的生活體驗再加上從各種宗教理論中東拼西湊的內容,炮制了一套自己的“教義”,非常具有蠱惑力。1967年,曼森的麾下已匯集了大批信眾,他們大多是生活迷茫、缺少關愛的年輕人,其中以女性居多。蘇珊·阿特金斯本是一位艷舞演員,被曼森的音樂和生活方式所吸引,開始跟著他混。曼森還給她重新取了名字“薩迪”,她在家族內部的綽號是“性感薩迪”,日后還成了家族骨干。
在家族成立初期,為了樹立絕對權威,同時滿足自己的控制欲,整個家族中,只有曼森一個男人。后來,才逐漸有男性加入。1968年,曼森帶著追隨者到了南加利福尼亞,“繼續追求音樂夢想”。在那里他遇到了23歲的大學圖書管理員瑪麗。曼森很快用自己的“獨特魅力”將瑪麗征服,他帶著20名女弟子住進了瑪麗的房子,他們彈琴、唱歌、吸毒、濫交,“享受著嬉皮士生活帶來的快樂”。
一個偶然的機會,曼森結識了“沙灘男孩”樂隊的威爾森,并通過他結交了知名音樂人特里。起初,特里對“曼森家族”的生活形態很感興趣,曼森也認為自己遇到了伯樂,希望他能在音樂上拉自己一把。但沒過多久,特里和威爾森就注意到了曼森的暴戾秉性,并有意疏遠他,這讓曼森很不開心。
這時曼森家族已經有了一個新的大本營——史帕恩農莊,這里曾是拍攝西部片的外景地。為了能夠免費住在農莊,曼森命令家族中的女孩向80多歲的失明農場主提供性服務。同時,曼森家族還通過賣淫、販毒和勒索等非法手段賺錢。這讓曼森家族的規模迅速壯大起來,達到了幾十人。
在歌曲中悟出“預言”
1968年,甲殼蟲樂隊發行了經典唱片“白色專輯”,不知出于什么動機,曼森從專輯中的一首歌曲《雜亂無章》中悟出了一個“預言”:一場種族戰爭即將爆發。按照他的解讀,1969年夏天美國將爆發一場大規模種族沖突,黑人將最終贏得這場種族戰爭,但由于他們不懂得治理國家,將向曼森求助。雖然這個預言聽起來無比荒誕,但曼森的信徒們卻篤信不疑。
隨著預言發生種族沖突日期的臨近,曼森有些坐不住了,因為沒有一絲跡象表明這場黑白對決即將爆發。曼森決定親自點燃這場戰爭的導火索,殺死有錢的白人。他已經選好了目標——洛杉磯塞洛路10050號。特里曾住在那座別墅,但當時那里住著著名導演波蘭斯基和他懷孕8個月的妻子莎倫。
1969年8月9日,曼森命令4位手下前往那個地址,“以最殘忍的方式處決里面住著的人,不能留下活口。”當晚波蘭斯基出差在外,家里只有莎倫和她的3個朋友。曼森的手下——三女一男——闖了進來,嘴里還喊著:“我就是惡魔,我要來做我應該做的事情!”他們將屋子里的4個人吊在房梁上,一刀刀向他們刺去。莎倫身中18刀死去,她的一位朋友竟被捅了81刀!大開殺戒后,兇手還決定在墻上留下一個“記號”——他們用莎倫的血寫了一個“豬”。
第二天,曼森發出第二號謀殺令,目標是曾在一次聚會上怠慢過他的拉比安卡夫婦。當晚6名曼森家族的成員潛入拉比安卡家中,將熟睡中的二人殺害,手段之兇殘與莎倫遇害案如出一轍。
慘案發生后,警方立刻展開調查。結果“性感薩迪”因為另外一起案件被警方調查時,坦白了這兩起案件。1969年12月,曼森一伙被捕。警方審訊發現,曼森家族的成員在1969年的5周里實施了4起謀殺案,導致9人死亡。雖然沒有直接參與行兇,但檢方仍然判定曼森犯下了謀殺罪。1971年3月,曼森和3名女弟子被判死刑。1972年加利福尼亞州廢除了死刑,曼森于是被改判無期徒刑。也許是因為罪大惡極,他的十幾次假釋申請都被駁回了。
陰魂不散
雖然身陷囹圄,曼森仍然發揮著影響。1975年9月5日,他的一位女弟子弗洛姆在集會上刺殺福特總統未遂,被判終身監禁。上世紀80年代末,美國一個小有名氣的樂隊名叫瑪麗蓮·曼森,其名字就取自瑪麗蓮·夢露和曼森兩人。
同時,不斷有新人成為他的信徒。本文開頭提到的那位要和他結婚的25歲姑娘就是其中之一。這名女子名叫“明星”,這個名字也是曼森給她取的。她出生在密蘇里州圣路易斯一個篤信宗教的家庭,由于她不愿去教堂,父母就把她鎖在家里,連學也不讓她上。幾年前,一位朋友給她講了曼森的故事,引起了她的興趣。她開始給曼森寫信,隨后帶著2000美元的積蓄搬到了關押曼森的科克倫監獄附近,租了套房子,這時她才19歲。她每周六和周日都會去監獄探望曼森,經常一待就是5個小時。她還像曼森的許多女弟子一樣,在自己的前額刻上了X。有人注意到,她與“性感薩迪”長得很像。
根據加州法律,“明星”可以合法地嫁給曼森。但曼森本人似乎并不熱心,他認為,“我們宣布要結婚不過是為了娛樂大眾。”
多年來,曼森在美國乃至整個西方引發的關注經久不衰。一方面,在曼森案以前,美國民眾普遍覺得嬉皮士都是些迷途的年輕人,大多采取聽之任之的態度,但曼森案之后,他們開始對嬉皮士產生恐懼感,各大城市都出現了反嬉皮士的浪潮,曾經震動全世界的嬉皮士運動從此迅速滑坡。另一方面,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曼森就成了反主流文化大肆宣傳的對象,他的形象不時出現在時裝、繪畫、音樂以及電影、電視和舞臺上,享受著偶像般的待遇。
人們怕他、恨他,卻又不自覺地被他吸引——這也許正是曼森的危險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