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簡介
鄭夢奎,現代產業開發集團會長,韓國足協第五十二任會長。1996年到1999年,鄭夢奎任現代汽車會長。1999年現代企業分離成現代產業開發集團、現代汽車集團等,鄭夢奎執掌現代產業開發集團,在建設、流通、運動等領域發展成長,并通過英昌樂器發展文化事業。
鄭夢奎接受環球人物雜志記者專訪時,非常簡潔地歸納了韓國企業的成功關鍵。他說:“首先,不懈努力是韓國企業成功的最大因素,韓國人每天從早到晚都不停地工作。現在的中國企業也非常努力,所以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其次,韓國人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父母寧可自己不消費,也要讓子女獲得更好的教育。第三,韓國人敢于不斷挑戰、革新。先父以他的革新精神和挑戰精神創立了現代汽車,產品飛向全世界,全球銷量排名前5位。這樣的基因現在流入了所有的韓國企業,成為韓國企業在全球成功的土壤。”
2006年,鄭夢奎收購了英昌樂器,把企業經營擴展到文化領域。英昌樂器是綜合樂器制造企業,鋼琴有英昌品牌、韋伯品牌和文化底蘊深厚的皇家御用阿爾伯特韋伯品牌,電子樂器有科茲威爾品牌。他說:“通過樂器為顧客奉獻高品質的人生價值,這是現代建立的目標。英昌樂器擁有很好的品牌價值和潛力,相信它一定會發展成世界知名的樂器公司。”
用音樂塑造親切形象
環球人物雜志:您為什么收購英昌樂器?
鄭夢奎:英昌樂器是韓國最早的鋼琴制造者,也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綜合樂器企業,有著世界鋼琴產量第一的歷史,也保留了科茲威爾品牌。而現代是以居住文化為核心的,所以英昌樂器對現代來說是理想的合作伙伴,可以共同成長。追求業務高效率,確保高科技品質,永無止境地追求顧客滿意度,是現代和英昌都秉承的企業哲學和目標。現代進軍海外時,通過英昌樂器率先塑造親切的品牌形象。可見音樂和產業的這次攜手,意義相當深遠。
環球人物雜志:全球鋼琴產業競爭形勢如何?
鄭夢奎:韓國、美國、歐洲等成熟的市場,鋼琴普及率已達到30%以上,只有具備更優秀、更高級技術與服務的企業,才能贏得顧客信賴,拉開同低端品牌的差距。英昌和歐洲品牌相比歷史較短,但產品既正統又采用高新技術,質量完善,是亞洲公司的一個突破。此外,電子鋼琴的市場潛力在增加,英昌樂器擁有的科茲威爾品牌電子樂器,市場前景樂觀。
環球人物雜志:世界鋼琴品牌眾多,國際有施坦威、雅馬哈等品牌,中國國內有星海、珠江等品牌,英昌的優勢在什么地方?
鄭夢奎:歐洲和日本、韓國的很多樂器公司看到了中國市場的潛力,中國本土的樂器公司也有1000多家。1993年,英昌樂器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是世界上鋼琴公司中最早進入中國的,目前在中國的海外鋼琴品牌中市場占有率排第二。英昌鋼琴的競爭力主要在4個方面:首先是品牌歷史悠久,2012年我們將擁有160年歷史的具有歐洲皇家氣質的“阿爾伯特韋伯”品牌鋼琴投放中國市場,得到了廣大消費者認可,信譽度極高;第二是鋼琴品質好,選用世界最優質木材及部件;第三是產品種類多樣化,可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需求;第四是完善的售后服務。
中國已是世界最大鋼琴市場
環球人物雜志:您如何評價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鄭夢奎:中國政府正積極開展繁榮文化產業的計劃,鋼琴等10種樂器是政府支持的項目。中國的鋼琴普及率現在還不到10%,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重視生活的高品質,對文化生活中的新趨勢十分敏感,所以有充分的市場潛力。
比起單純的樂器買賣,我們要進一步思考如何將銷售戰略與傳遞快樂的信息結合起來。通過和中國鋼琴家合作舉辦兒童鋼琴培訓班,捐贈鋼琴,開展全國巡回免費音樂公演等活動,英昌樂器傳遞了快樂,也吸引了更多的潛在消費者。面對中國鋼琴市場20%的中高層消費者,我們突出產品的高標準和國際品質,讓音樂專業人士直接體驗。
環球人物雜志:韓國企業進軍海外一般遵從什么原則?
鄭夢奎:盡量多做準備和努力,因為只有挑戰精神,不會輕易成功。進軍海外最重要的是“本土化”和“信賴”,要把當地顧客當作你的同行者。比如英昌,考慮到中國國內地域的特殊性,研發了各種產品,使用了各種本土化戰略。為了得到好的音質,英昌設計改善了多種生產工藝和鋼琴零配件,也選擇了高級原材料,在中國進行高品質的裝配。英昌樂器最大的競爭力來自對歐洲鋼琴傳統的全面吸收,同時保留了獨創的高新技術。
環球人物雜志: 您如何看待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
鄭夢奎:中國選擇了文化產業作為國家成長的新動力。從2008年到去年,中國文化產業規模以年平均21%的驚人速度急速成長。中國已是世界最大鋼琴市場,最近藝術市場也成為世界第一位,在電影、游戲等娛樂領域,中國也在逐步獲得自己的位置。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市場前景廣闊;中國消費者對鋼琴學習的熱情日益高漲,這都是英昌樂器的機遇。
環球人物雜志:您如何看待中國今后幾年的經濟形勢?
鄭夢奎:有著眾多資源優勢和強大制造業的中國,現在有了更加多樣化的可能性和機會。中國文化產業規模去年是1.6萬億元,這不是單純的市場規模,這意味著中國人對文化的重視程度是世界最高的。這對文化相關產業的拉動效果可想而知。目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中,文化產業比重只有3.1%,還有很大增長空間。
“未來不是等待的”
環球人物雜志:您覺得一個人成功的秘訣是什么?
鄭夢奎:現在還不敢說成功不成功。先父說過:“未來不是等待的,是挑戰和開拓的。”我也一直以準備迎接未來挑戰的心態,來對待公司的經營。期待在挑戰和開拓中,集團能夠穩定地成長,在注重風險管理的同時,把重心放在發掘差異化競爭上。
環球人物雜志:您秉承的經營理念是什么?
鄭夢奎:先父和家里人從小學習的經營理念有一個大框架。先父強調:“人一定要勤懇、誠信,只要這樣,結果就會是好的。”這些話,我一直記在心間。我一直用“全力”、“挑戰”、“信賴”等價值觀來審視我自身和我的企業。我知道,企業的利潤并不僅僅屬于企業,所以在慈善援助方面我們也在持續投入,包括幫助貧困學生的社會公益活動。
環球人物雜志:今年1月28日,您就任韓國足球協會會長。您說對韓國青少年足球的發展非常有信心,并有了實施計劃。在音樂領域您對青少年培訓有沒有成熟的實施計劃?
鄭夢奎:目前對青少年音樂的培訓,主要通過英昌樂器實現。比如在中國,每年都會舉辦“英昌杯”鋼琴比賽和全國巡回演出,讓琴童和家長與我們高品質的鋼琴親密接觸。今后我們還會繼續加強這方面的活動規模和頻率,讓韓國、中國及全世界熱愛音樂的孩子,都有機會感受音樂帶給他們的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