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個州的調(diào)查顯示:父親把閱讀當作休閑活動的家庭,孩子更喜歡閱讀,因此孩子的閱讀量不但大,而且閱讀分數(shù)也較高。
在現(xiàn)代化的城市里,男性的愛好取向經(jīng)常影響著經(jīng)濟發(fā)展和控制流行風向。而突然之間,我們發(fā)現(xiàn),中國的城市里的不少爸爸愛上了繪本,愛上了閱讀!而且愛上了那種把孩子抱在懷里一起享受美妙圖畫和故事的親子閱讀時間!
現(xiàn)在,我們把北京“書蟲點爸”和深圳“三三爸爸”的親子閱讀故事分享給大家。
兩只書蟲
當撥通點爸的電話時,一個男孩聲音回應了我。我問他:“為什么電話的主人叫書蟲點爸啊?”男孩很自信地答:“因為他沾了我的光,我叫點,他當然就是點爸嘍!”當采訪進行到一半時,小男孩又頑皮地湊近我們說 :“他是大書蟲,我是小書蟲!”
那就聽聽兩只書蟲的故事吧!
做足功課
點爸說因為自己喜歡看書,所以兒子還沒出生就開始為親子閱讀做功課。他準備了數(shù)碼相機、攝像機等,到書店就鉆進圖畫書的柜臺拍照,在網(wǎng)上的父母論壇里,他熱切地關(guān)注一切親子閱讀的話題,并參與討論,慢慢地,他開始了解什么叫圖畫書,哪個出版社的圖畫書品質(zhì)更高,誰翻譯的文字更精準、更幽默,怎樣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和身心發(fā)展選圖畫書……
《我的爺爺真麻煩》,從講故事到表演
“可能是這本書里的情節(jié)比較夸張吧,點是吃飯前看,吃完了也看,洗澡的時候還要給講,講到最后還要夸張地演出來,一天講十幾、二十遍都特別正常。因為講多了就熟悉了,書里每一頁畫面里的細節(jié)我都會翻出來講,講完了再演。點就從那個時候喜歡上了圖畫書。之后,只要有時間,我和點就一起看書,講故事,這幾乎成了我們倆一見面必須要做的事、說的話了。”
多大都可以陪著讀
點爸說曾有個7歲孩子的爸爸對他說,自己孩子的閱讀能力特別強,一本200頁的書大概兩天就能看完,可這位爸爸自己卻并沒有覺得因為孩子的閱讀能力強而感到快樂,反而是隨著孩子讀的書越多,越覺得沒有辦法和他親近。點爸當時聽了后感慨萬千,他特別想告訴父親們:“和孩子一起閱讀吧!即使他識字了、上學了,也可以一起讀!這就像小時候你可以陪他玩舉高高的游戲,大了你一樣可以帶他出門旅行看更大的世界一樣!”確實,孩子的閱讀眼界開闊也是需要父母引導的,讀到什么想到什么是可以和父母一起分享、提高的,一起閱讀無論何時都有很多的樂趣!點爸說:“如果你是游戲高手爸爸,幾次下來孩子就非和你玩不可了,閱讀也是一樣的。”
做全班的故事爸爸
點上幼兒園開始,點爸就會找一些節(jié)假日給點的小朋友不定期地講故事。他一直記得第一次講完故事后,小朋友們又迫切地約了下一次的故事時間。點爸說那次他剛走到教室門口,一個小男孩就上來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一個小女孩早早就等在門口,牽著他的手走進教室。那種感覺,讓他享受極了當全班故事爸爸的感覺,所以,直到現(xiàn)在,他都一直堅持著為孩子們講故事。
細節(jié)故事爸爸
三三爸爸說自己的普通話其實不怎么標準,聲音也沒有三三媽媽好聽,語氣和表情也沒有媽媽那么豐富,但是講故事的成就卻遠遠超過三三媽媽,在2011年第十二屆“深圳讀書月”中受聘為首批“深圳市閱讀推廣人”,榮幸地成為深圳市首屆評選表彰的十位“全民閱讀優(yōu)秀推廣人”之一。問及他是如何練就成為一位知名的故事爸爸的,三三爸爸誠懇地透露秘訣:“爸爸要放下面子,全心投入。在故事中的細節(jié)處發(fā)揮創(chuàng)意,多嘗試幾次,堅持下來,一定會讓孩子愛上你講的故事,而且故事會越講越好。”
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什么是故事的細節(jié)。
細節(jié)1 《小貓釣魚》的壞笑
記得為女兒講的第一本書是紙板書《小貓釣魚》。這本書的文字很簡單,那一次在講到小花貓終于釣到一條大魚時,我自己加了一段得意的怪笑。從此之后,每次翻到那一頁還沒等我開講,女兒便“嘎嘎”地怪笑起來,以至于后來每次講這本書,她都要迫不及待地先翻到那一頁讓我講。這本書讓我深深體驗到了講故事的成就感。
小提示 我遇到很多家庭,給孩子講故事的任務都是交給媽媽的。爸爸們并非都是不想講或者沒時間,很多時候是對自己講故事沒有信心,在經(jīng)歷了一兩次失敗的嘗試之后,就自動退出了。我想用自己講《小貓釣魚》的經(jīng)歷來鼓勵和啟發(fā)那些還在猶豫親子閱讀的爸爸們。
細節(jié)2 《好心眼兒巨人》的接龍
大約是從女兒上幼兒園開始,有段時間我們每天都在講睡前故事羅爾德·達爾的《魔法巨人》(又譯作《好心眼兒巨人》)。但是,巨人出現(xiàn)的街道,讀出來總是會變成我家附近的紅寶路;壞巨人最喜歡的,當然是中國深圳的小屁孩。有時候講到一半,女兒走神了,或者不自覺地把手指伸到了鼻孔里。我會不動聲色地繼續(xù)念道:“巨人喝著綠啤酒,很嚴肅地對索菲說,小朋友怎么能摳鼻孔呢?”女兒就會不好意思地笑一笑,趕緊把手縮到被窩里去。此情此景,回想起來實在是很好玩,很溫暖。
小提示 從給三三講故事開始,我就試了各種花樣,但最常用的方式還是原原本本地把書讀出來。依照不同題材,不同內(nèi)容,不同感情色彩的書,會有不同的讀法和改編。朗讀的過程,其實已經(jīng)包含了朗讀者對作品的理解,這種理解會通過語氣、語調(diào)、語速、情緒等因素自然地傳遞給孩子。因此,讀和聽之間,已經(jīng)存在一種交流。除非孩子提出要求,我很少在讀書的過程中停下來解釋或者提問。
細節(jié)3全家和托爾金一起生活
三三上小學后,可以自主閱讀了,但我還是會和她一起共讀。我們?nèi)医衲暌黄鹱x托爾金的作品,從《霍比特人》《魔戒》三部曲、《精靈寶鉆》《胡林的兒女》到作者傳記;從不同的譯本到英文原版;從電影到插畫,把所有找得到的書反反復復讀了個底朝天。那一段時間,每天飯桌上、散步路上的話題都離不開托爾金,一家人都非常享受這樣的閱讀時光。前不久,全家又一起在讀“安德的游戲”系列,順便找來一堆科幻小說延展閱讀,快樂到現(xiàn)在仍在延續(xù)中。
小提示 作為父母,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或者引導孩子的閱讀,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讀孩子在讀的書。周圍的朋友們對臺灣作家郝廣才的那句話耳熟能詳:“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而是我讀過《小王子》,你沒有。”和孩子一起讀書,才能創(chuàng)造出共同的語言密碼,才能搭建起與孩子進行心靈溝通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