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月的寶寶
體格發育
出生后第十二個月,寶寶的體重月平均增長約200~300克,身高月平均增長1.3厘米,頭圍月增長約0.3厘米。
心智發育
運動能力許多寶寶已經能獨站,牽一只手會走,有的寶寶能獨自走幾步。手能翻書或擺弄玩具及實物,會用手握筆涂涂點點。會用手蓋瓶蓋。
適應能力認識周圍人與物增多,會指認很多東西,能模仿大人的動作和聲音,能用動作表示再見、歡迎等。
語 言
聽懂較多的話,能發2~3個字音,一些寶寶會有意識地叫“媽媽”“爸爸”。
社會交往
能配合大人給他穿脫衣服,能理解成人肯定或否定的語言,并用動作應答。自我意識萌芽,有時不同意媽媽的意見會說“不”或用動作表示。
男寶寶:趙一達
媽媽:趙璐
我會嚼東西了
寶寶之前長了8顆牙,后來好長一段時間沒長新牙,這個月,突然發現寶寶右邊上面的磨牙長出來了,沒過幾天右邊下面的磨牙也露了頭,真讓我高興,這下可以鍛煉寶寶吃點塊狀的食物了!原來他吃稍微大點的食物總是在嘴里含一下直接就往下咽,長了磨牙后,每次吃東西我總是對他說要嚼一會兒,給他演示如何嚼,慢慢地,他像是能聽懂了,吃進東西后知道稍微嚼一下。我們還有意識地鍛煉他吃塊狀的食物,有時候將蘋果、蘿卜或者黃瓜切成小條,讓他拿在手里自己吃?,F在,他吃得比以前好多了。將母乳喂養進行到底從寶寶出生起,我一直堅持母乳喂養,通過這一年來的實踐,我發現母乳喂養其實說難不難,說易不易,關鍵是媽媽要能堅持。每次出去前,我都提前給寶寶留好奶。加班時我也盡量爭取早回家,以免寶寶餓著。雖然母乳喂養沒有喂奶粉那么自由,可每次喂奶時,看著小家伙那滿足的表情,看著他一天天茁壯成長,我覺得再累也是值得的。
醫生點評
職場媽媽能堅持母乳喂養到寶寶1歲,實屬不易。以自然離乳的方式來斷奶當然是最好的了。媽媽可以繼續母乳喂養,并逐漸讓寶寶學會用杯子喝母乳或其他奶類,從而逐漸減少喂奶次數,最終離斷母乳。
此外,不必等到寶寶的磨牙長出來才開始訓練寶寶咀嚼,因為參與咀嚼的乳磨牙大多要在1歲多后才開始萌出,2歲半才出齊,這樣可能會錯過寶寶學習咀嚼的關鍵時期??梢詮奶砑虞o食起就有意識地訓練寶寶學咀嚼,如讓寶寶啃牙膠、磨牙餅干等。從寶寶八九個月起,可以把香蕉、熟土豆等比較軟的食物切成小塊,讓寶寶自己拿著啃,1歲左右可以給他啃蘋果片、黃瓜條等。讓寶寶用牙床來嚼碎、磨細食物是最好的刺激牙齒萌出的方法。讓寶寶自己動手拿著小塊或小條狀的食物啃嚼,不僅能培養寶寶的咀嚼能力,同時也能增加寶寶對食物的興趣和認知。
獨自邁步了
伊娜現在走路越來越穩當了,喜歡讓我牽著她的手走,她的安全意識很強,總是要人牽著,直到某一天晚上,她突然松開手自己走了幾步,我們都驚呆了!
到處看,到處聞
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她對外界的各種新鮮事物都很感興趣。周六帶她去頤和園,她對樹葉、聲音很好奇,看見小草、樹葉都要摸一摸,看到花朵也要聞一聞。
小饞貓
伊娜是個小饞貓,她會自己拿著點讀筆,不停地點點讀書上的石榴、獼猴桃等水果,還把它們湊到嘴邊想張嘴吃。帶她出去散步,路過水果攤,她居然發聲要買水果,不買就哭!別看我們小,也懂得要東西了。
醫生點評
大多數寶寶在12~14個月之間能自己獨立行走,當然也有少數寶寶要到18個月才能獨立行走。很多寶寶只要牽著大人的一個手指或者搭著大人的手就走得很好,但就是不敢放手,這時家長不必著急,慢慢來,寶寶總能學會放手獨立行走。1歲寶寶對外界環境的興趣越來越濃厚,每天都充滿熱情地探索著外部世界,是一名最主動、最勤奮的學習者。這個年齡的寶寶最需要學習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互動以及對事物的親身體驗,只有通過充分的交流和體驗,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寶寶的學習潛能和天賦,就像通過摸小草、聞花香,伊娜才能認知不同的花草;而想吃點讀機里的石榴、獼猴桃,是因為她已經在現實生活中接觸并認識了這些水果。所以,家長應該創造條件讓寶寶有更多的機會與人、與大自然親近。
來自兒保醫生的提醒
走路姿勢有點怪
這個月齡的寶寶剛剛學會走路,走路姿勢往往比較難看,如走路時腳尖往內、小腿彎彎似羅圈腿等,這些情況大都屬于生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會隨著寶寶長大而自行糾正。剛學會走路的寶寶還不會控制走路速度,會越走越快,跌跌撞撞地,隨著寶寶更熟練地掌握走路技巧,會越走越穩當的。當然,也有極少數寶寶可能因為髖關節發育不良、踝關節異常而出現特殊步態,也有少數寶寶因骨代謝性疾病而出現佝僂病表現,1歲左右正是進行相關檢查的最佳時機,也是開始治療的良好時機。如果寶寶走路姿態明顯異常,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多陪他說說話12個月的寶寶正處在語言學習的關鍵期,爸爸媽媽要增加與寶寶的交流,用簡單、明了的語言與他交流,積極回應他,通過互動交流促進寶寶語言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