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2004年正式啟動以來,787“夢想客機”就以其優雅的外觀、先進的技術以及人性化的設計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隨之而來的巨額訂單也讓波音喜上眉梢。然而,大面積應用的新技術還是給波音這個行業巨人帶來了不少麻煩,好在三年的延遲交付并沒有澆滅運營商的熱情。2011年9月,波音787家族的第一架飛機787-8正式交付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也從此拉開了787全球旅行的序幕。
在度過了年初那段“難熬”的全球停飛事件后,涂上新裝的787-8飛機終于在6月初抵達廣州,正式加入南航機隊。一個月后,海航也收到了他們的第一架787-8飛機。幾個月來密集交付的787也將在完成國內的航線的初期運營后,陸續加入到航空公司熱門國際航線的競爭中。
不僅如此,今年整個787家族同樣邁過了多個里程碑。6月的巴黎航展上,波音正式啟動了787-10項目,并獲得了來自5個客戶的102架確認及承諾訂單。9月,第一架787-9順利完成首飛,目前全部3架787-9的試飛飛機已經完成生產,這也標志著787家族以-8為起點的加長“兩級跳”已經開始加速。
相比基礎型號787-8,787-9在機身長度上增加了6.1米,可多運載約40名乘客且航程增加300海里(555千米),而787-10則在787-9的基礎上進一步加長了5.5米,再一次增加了約40個座椅數量,該機型計劃于2017年首飛,并在2018年交付。
值得注意的是,787-10雖然比787-9大幅加長,但是其最大起飛重量依然與787-9保持一致,這在很大程度上減小了飛機設計的變動。為了給買家和潛在客戶吃下了一顆定心丸,波音的多名高管都曾強調“787-10只是簡單地加長”。
當“夢想”加長時,波音會給我們帶來哪些驚喜?為此,《環球飛行》獨家專訪了波音民用飛機集團區域市場總監霍達仁先生,他將系統的介紹787-9的試飛情況和787-10在中國的市場潛力。
試飛計劃正常進行
《環球飛行》:相比787-8,787-9在適航認證中的主要區別有哪些,此前的美國政府停擺是否對787-9的適航認證工作產生了影響?
霍達仁:波音正在開展787-9“夢想飛機”的全面測試工作,這是787家族的第二個成員。我們對進展非常滿意,預計于2014年中期完成取證和首架交付。787-9于9月17日進行了5個多小時的完美首飛,開啟了試飛進程。
作為一種衍生飛機型號,787-9充分采用了787-8具有遠見的設計,787-8已于2011年取得認證。因此787-9測試項目的持續時間要短一些,使用的專用試飛飛機也更少,包括2架安裝了羅羅公司遄達1000發動機的飛機和一架安裝了GE公司GEnx發動機的飛機。需要說明的是,787-8作為全新型號,其試飛機隊包括6架專用試飛飛機。
此外,我們還會在另外2架787-9上進行一些測試,每種發動型號各一架。這是我們的基本計劃之一,因為一些后續測試需要在生產構型的飛機上進行。如上所述,我們全面的787-9測試項目將歷時超過2500小時的地面和飛行測試。
787-9測試項目并未受到美國政府暫時停擺的明顯影響,我們將繼續執行全面的測試計劃,包括地面和飛行測試。
目前,787-9的累計試飛時間達137小時,所有787-9試飛飛機全部完工,第一架生產型飛機正在總裝之中。此外,787-10的發展工作也在按計劃進行。
高效兼顧靈活
《環球飛行》:在巴黎航展上,波音啟動了787-10項目,此后業內對區域版寬體機的討論一直沒有停止,前不久空客在中國推出了A330區域型,波音如何理解區域寬體機的概念,制造商將如何平衡航空公司對于飛機燃油經濟性和航線網絡安排靈活性的要求?
霍達仁:波音并沒有在寬體機中劃分出一種區域版本的概念,但我們確實對客戶的需求做出響應。過去,一些客戶已經使用遠程寬體機來執飛一些短得多的航線。客戶要求我們對787-10的效率和多功能性進行優化,我們已經采取了措施。
他們已經告訴我們787-10可以在運力、燃油效率和經濟性上達到完美的組合。憑借12964千米(7000海里)的航程,787-10將以全新水平的燃油效率覆蓋世界上90%以上的寬體飛機航線。
《環球飛行》:目前還沒有中國用戶訂購787-10,您認為787-10對中國的航空公司有哪些吸引力,適合中國用戶執飛哪些航線?
霍達仁:中國航空公司對787-10非常感興趣,因為它進一步增強了787家族的高效率,可提供雙通道飛機中最低的每座成本。事實上,787-10是唯一一種在國內和區域航線上能夠提供單通道飛機效率的雙通道飛機,并且同時提供了大得多的運力,還可保持服務于中程和遠程航線的靈活性。
波音在今年6月啟動了787-10。作為高效的787家族中第三個、也是最長的型號,787-10將于2018年投入使用。憑借更大的載客量,787-10將使787家族更加完整,并建立燃油效率和運營積極性的新標準。
很難用最佳航線這種描述來限制787-10的應用。它非常適用于京-滬這樣的高密度航線,載客400人以上,運營成本更低,每座排放要比現在的A330低達30%;同時它也非常適于區域和中程航線,例如:北京-新加坡、上海-臺北和廣州-墨爾本;最后遠程飛行能力使它成為優秀的洲際航線飛機,例如:上海-溫哥華、北京-阿姆斯特丹和廣州-莫斯科。憑借其效率、運力和運營靈活性,787-10將真正成為一種適用于中國市場的完美機型。
《環球飛行》:不久前,捷星航空接收了第一架787-8,此外,不少低成本航空公司也訂購了787飛機,您認為未來787能否在低成本航空市場獲得更大的份額?
霍達仁:787的市場需求強勁而廣泛,其訂單數已經反映出了這點。擁有各種業務模式的全球60家客戶已經選擇787來滿足他們的未來需求。
目前787的訂單數超過950架,我們相信787幾乎可以為每一種業務模式提供足夠的優勢。787憑借其低油耗幫助航空公司降低成本,并通過更大的貨艙空間和更佳的乘客舒適性幫助產生更多收益。
供應鏈依舊穩固
《環球飛行》:今年以來波音787經歷了不少“成長中的煩惱”,這引起了外界對波音的供應鏈掌控能力提出質疑,波音如何評價目前787的供應鏈體系,是否會在未來的飛機項目中沿用787的供應鏈分包模式?
霍達仁:我們謹慎地對供應鏈中的內部和外部供應商進行了平衡,旨在為我們的客戶帶來最大的價值。供應鏈組成中,我們保持在內部的部分主要是我們擁有專長的獨特領域,能夠增強我們的市場競爭力。
波音一直以來與全球供應商合作來生產民用飛機零部件。平均而言,全部波音民用飛機項目中來自供應商的零件和組件占到了產品成本的60%。在787項目中,這個比例是65%。
我們與供應商就質量、可靠性、交付時間和產能進行密切合作。我們的這種長期合作關系已經經營了幾十年之久。我們的合作伙伴是波音民機集團制造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我們的業務有利的情況下,有時我們會對工作安排進行調整。
“夢想”在加速
《環球飛行》:包括747-8和A380在內的超大型客機在銷售上都遇到了瓶頸,波音如何看待200~300座級的中型寬體機在未來航空市場上扮演的作用和增長潛力?
霍達仁:大型飛機銷售的緩慢是由當前經濟狀況和高油價引起的,盡管如此,中型飛機市場中對波音777這樣的高效雙發飛機需求強勁,對787“夢想飛機”的需求更是顯著。小型和中型寬體機占到了整體市場預測中最大價值比例部分。交付數量只占到未來20年預測的22%,而價值比例則占到了45%。
隨著波音787交付量的不斷提升,這個產品類別也是最具動態性的。這些新飛機可以讓航空公司開拓新的、經濟上可行的點對點國際服務,并給航空公司帶來補充現有波音787、777和空客A330服務的靈活性。未來20年中,當前飛行的這些飛機中大部分將退役。到2032年,大約87%運營中的小型和中型寬體機是2012年以及之后交付的。
《環球飛行》:目前,787-8飛機的月產量是多少?隨著-9和-10逐步加入生產線,未來整個787系列飛機的計劃生產速度是多少?
霍達仁:目前的787月產量為7架,預計將在年底達到10架。我們計劃在2016年增加到12架每月,2020年前進一步增加到14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