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跟攝影師一起去專訪一位美人,拍完照閑談時她說,昨晚本來想去吃烤肉,但是想到今天要拍照,不單烤肉免了,連晚餐都沒敢吃。作為一個最近兩月減肥30斤的“成功人士”,攝影師馬上與美人進行了深入而專業的交流。他們對于美食無上限的垂涎,和對食欲超乎尋常的管控,聊起來瞬時愛恨情仇,沒完沒了。
我估計沒有人會像我這樣準備用“帶刺的玫瑰”來形容美食之于美人,因為這個比喻的濫俗,足以讓人在面對美食時大倒胃口。但事兒就是這么回事兒。除了偶爾的肥胖恐懼,大部分時間美食對美人還真有玫瑰一樣的美好。孔老夫子教得好,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要是不擔心長胖,估計美女好吃嘴們枕著美食睡的心都有了。
當然美人對美食的迷戀,肯定不局限于吃,那樣未免太過單調。我有兩個喜歡烘焙的朋友,都過著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其中一個去年開起一家小店,做飲品和糕點,每天下班后大老遠從遙遠的城南趕回小通巷,開啟自己的“事業”。辛苦自不必說,但是她每次秀自己的烘焙作品時,你甚至可以透過照片看到她美得吱溜作響的內心。雖然小通巷的事業最終沒有成功,但是她對烘焙的熱情,有增無減。另一個朋友則把烘焙作為一門業余愛好,自得其樂地計算配料的劑量,設計成品的花樣。
我不是一個零食愛好者,偶爾吃到糕點,只會覺得“還不賴”。但我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烘焙竟然有些時髦了。有人專門跑去學習做烘焙,更有人逆著規則來,就不看標準課程。科華北路有一家手工烘焙坊,里面的產品絕大部分出自店主自己的琢磨,手工原創,沒有范本。店主是一個云南姑娘,因為喜歡烘焙,先在云南開店做手工烘焙,現在把業務擴展到四川,由妹妹主持。我沒有不知趣地問她們在一個成功的產品出爐之前經歷過多少“黑暗料理”,要知道烘焙可是一項精密科技,重量精確到克,容量精確到毫升,可以想象試錯的代價。
無巧不成書的是,最近看到新聞說,兩位美國女孩在成都幾乎零資產起步,開起了蛋糕店。她們從私人廚房做起,靠有限的糕點產品和培訓費積攢創業資金,演繹了一個輕松美麗的勵志故事。
原來美食帶給美人的,不只是盯著盤子想著體重那種欲罷不能的緊張,也不只意味著動手的愉悅和分享的樂趣,關鍵時刻還可以成為她們事業瓶頸的出口。好吧,既然如此,美人們在面對美食的時候,為什么不更加赤裸、更加熾烈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