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料理和女人之間絕對有某種神秘的聯系,天知道她們為什么總是能把醬油和醋搞混,又為什么總是分不清鹽和糖。那些聳人聽聞的黑暗料理背后,是女人與廚房的一場艱難斗爭。
做回鍋肉到底該買哪種肉?
LULU 28歲 女 銷售
作為一個四川人,怎能不會做回鍋肉?第一次做回鍋肉時,為了表現出對這道菜的尊重,我提前幾天就開始在網上查詢菜譜,還打電話咨詢了父母,然后總結各方經驗,大致了解了做菜的過程,就準備開動了。首先是去菜市場選肉。感覺每塊五花肉都差不多,猶豫了很久,最后隨便選了一塊。回家后我就開始燒肉,炒料。哪知道買回來的肉太肥了,切都切不動,最后爆出來過多的油,看上去就像油燜肥肉。于是我靈機一動,又加入了土豆絲,想說能中和一下油膩感。哪知道油溫過高,加上又有豆瓣醬,土豆一下鍋就開始粘鍋。最后,我做出來的是一鍋看不出究竟由什么構成的混合物,完全看不出是回鍋肉了。至于味道,我已經無話可說。
挑肉注意三七分
回鍋肉除了調料,最重要的就是肉的選擇。很多人不會選,但其實很簡單?;劐伻庵饕x擇五花肉,挑三分瘦、七分肥的帶皮豬肉,肥瘦有明顯的層次。做之前可以先用火燎一下豬皮的部分,去掉皮上的味道。然后將肉煮到筷子可以插進肉里的程度就行,這樣切起來也會很順手。只要肉選對了,再輔以適當的調料,一般都能做出好的回鍋肉。
我的布丁像涼糕
小寶 29歲 女 個體經營
這年頭女人要是不會做甜點,總感覺有點落后。但我天生對甜點不感興趣,又覺得做法麻煩,所以從來沒想過要自己動手來做。直到有一天逛超市時看到有焦糖布丁粉,包裝袋上寫的做法非常簡單,忽然就動了自己做個布丁看看的念頭。于是我興沖沖地買了一袋回家,準備照做。但這時才發現,包裝袋上并沒注明做一份布丁的用量是多少!我也不管那么多,一股腦就把一袋都倒進碗里,用水沖好,再倒入一整袋牛奶,攪拌均勻后就放進冰箱了。
等時間到后,我拿出來一看,我的親娘,那東西完全看不出來一點焦糖布丁的樣子,分明就是一碗涼糕!尤其是焦糖,看上去就像是涼糕邊上那一圈紅糖一樣。而且剛從冰箱拿出來,這坨“布丁”就四分五裂了。原本還準備好了拍照發微博得瑟的,看到成品的模樣我就放棄了。
計量工具幫你忙
做甜品最講究材料間的分量搭配,一旦用量錯誤,就會導致制作失敗。如果要自己在家做甜品,那建議買量杯等專用的計量儀器,來幫助精確計算每種材料的分量。同時在制作之前,應該找到一份詳細的制作方法,根據上面描述的分量和步驟來做。制作布丁時,可以放一些雞蛋清起凝固作用,這樣做出來的布丁不會散,同時牛奶不能放太多。布丁半成品要放在冰箱至少冷藏一小時左右才能夠完全凝結。
青椒肉絲變成醬油炒肉
林丹丹 27歲 女 HR
在我的觀念里,但凡是炒肉絲,總要放點醬油來調色。有一天我自己在家做飯,準備炒個青椒肉絲。前面的程序都沒有問題,給肉絲碼味,放料酒,裹一下淀粉……等到肉絲下鍋后,我得意地打開老抽的瓶蓋就開始放。最開始放了一點,覺得顏色不夠,就又多倒了一些,結果這次一失手,放多了。等到成品出鍋時,已經看不到青椒的顏色了,遠遠看去就是一盤純黑色的不知道是什么玩意的東西——雖然味道還不錯。
學下擺盤吧
成都很多飯店其實都有好吃但賣相不夠好的菜,所以如果你做的東西真的好吃,即便賣相差點,也不用太在意。其實也不光是在成都,很多地方的小吃,賣相也都一般。比如大家還挺熟悉的蛤蜊煎,賣相就不好看,看上去只是個煎餅而已。歸根結底吃的東西最先要追求的還是美味,實在介意賣相,就去買本關于擺盤設計的書,有時候對于賣相糟糕的菜,一個精美的擺盤就能大大加分。比如將切成一半的小番茄放在盤邊,或者擺上兩棵新鮮翠綠的西蘭花,都能美化菜品的視覺效果。
我的牛排咬不動
嬌蘭 30歲 女 外企
作為一個能做一手中餐好菜又愛好美食的吃貨,怎么能允許自己對于西餐菜品完全沒有掌握?抱著這個想法,我決定在家嘗試做牛排。去超市買來牛排后,因為覺得自己在中餐烹飪方面也算是經驗老到了,所以也沒怎么看菜譜,自己估摸著放上調料腌制了一會兒,就開始煎。我覺得跟中餐里的煎制食品一樣,煎牛排也無非就是要掌握火候,保證煎熟,很簡單嘛。但事實證明,我錯了。
首先是火候。我一直開著大火,等油燒熱了才把牛排丟下去,油點濺了一身,燙得我在廚房鬼吼鬼叫。接下來是牛排熟得比較慢,我一邊想著怎么還沒煎好啊,一邊又擔心沒有做熟,最后帶著這樣矛盾的心情做出了這份“牛排大餐”??赡苁且驗榧宓臅r間太久,牛排不要說咬了,就連用刀叉切都很費力。面對這么一塊肉磚,我果斷把它倒進了垃圾桶。
蜂蜜有大作用
買牛排時應該留意牛肉的品質,不同品質的牛排有不同的烹飪要求。在下鍋之前可以用少量蜂蜜腌制牛排,會讓牛肉味道更香,口感更嫩。如果喜歡吃味道重些的,就用海鮮醬腌制。在煎的時候注意火候,選用中火迅速地煎牛排的兩面,鎖住水分,使牛排色澤鮮美。
做紅燒肉到底要怎么化糖?
雅雯 31歲 女 金融業
紅燒肉對于我來說,是廚房里殿堂級的神物,看似簡單,其實難度極高,所以一直不敢嘗試。但那天不知道怎么的心血來潮,就在家里準備做紅燒肉。做之前我先看了網上的菜譜,都說要化糖成漿,炒出糖色,紅燒肉的色澤才會紅亮。但化糖成漿4個字說起來簡單,其中的度真的很難把握。第一次,我徹底把糖化糊了,只能倒掉;第二次,因為怕糖再糊掉,所以感覺差不多后我就連忙把肉下鍋開始燒,結果糖根本沒化開,做出來的紅燒肉沒有漂亮的顏色不說,口味實在甜得發膩,簡直難以下咽。
化糖關鍵看顏色
紅燒肉的做法很簡單,首先先把肉煮熟,切塊過油,去除部分油脂,舀出備用。然后鍋燒熱,加入冰糖或者砂糖,這一步就是化糖?;菚r要用文火,并且不停攪拌,否則糖容易糊。直到糖變成金黃色,就表示已經化好,可以舀出。接下來鍋內放油燒熱,將蔥姜蒜放入炒香,倒入五花肉直至水分完全收干并且析出少許油。再放入生抽和老抽翻炒均勻,添入水,水面高出肉塊1cm左右,用大火將水燒開,加入鹽和化好的糖汁,轉小火慢燉至湯汁快要收干即可。
美人談料理:世上沒有不能補救的菜
莫愁
美食達人
美食專欄作者
成都麒麟料理店老板娘
愛好美食的我,真的聽不得哪家餐廳的東西好吃,而自己沒有去過。吃得多了,也會在家里專研一下那些好菜的做法,看看能不能有更好的改進。我是學中醫出身,自己做菜時喜歡選用當季新菜做些養生菜品,嘗試失敗的情況不多,因為沒有哪一種失敗是沒辦法補救的。拿孢子甘藍舉例吧。孢子甘藍是甘藍類蔬菜的一個變種,在其腋間生著許多小葉球,蛋白質含量很高,居甘藍類蔬菜之首,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的含量也較高。我本來想用雞湯來清煮,這樣能保持其原味,又不破壞營養,但后來發現孢子甘藍不是這么好煮的。煮的時間太短,不入味,煮久了又怕老。看著一盤過早撈出毫無味道的孢子甘藍,我忽然就心生一計:把雞湯里的雞肝撈出來剁碎,加入干貝一起炒,翻炒出香味之后將其捏成球,一粒一粒鑲嵌進孢子甘藍的小葉球里。結果當然是別提多美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