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國際跳棋,恐怕很多人第一反應是小娃娃玩的彈珠和六角形棋盤。其實國際象棋歷史悠久,有考古史驗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下國際跳棋,鄭策是半路出家,從開始接觸國際跳棋到進入國家隊只花了3個月時間,而他拿到中國國際跳棋個人賽冠軍,只用了1年多時間。他還是中國唯一在正式比賽中,戰勝過國際特級大師的國際跳棋選手。
鄭策,中國國際跳棋冠軍。在剛知道鄭策時,記者對國際跳棋一無所知,只好復盤了一段茨威格《象棋的故事》中米爾柯-琴多維奇左右互搏的畫面,來臆想鄭策會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采訪當天,成都正是幾度暴雨之后報復性的烈日暴曬,攝影師在成都棋院的樓頂尋找拍攝視角,鄭策坐在一邊,等得有些無聊,自己擺上棋盤,拿著棋子陷入沉思,似乎瞬間就進入了對弈氣場。
鄭策不習慣對著攝影師的鏡頭擺造型。他說,以往有拍照,都是比賽前幾分鐘,攝影師拍幾張現場報道的圖片就收場。但是出于對攝影師勞動的尊重,鄭策還是一直努力配合,跟米爾柯-琴多維奇相比,顯得要“食人間煙火”得多。
半路出家
鄭策從接觸國際跳棋到現在,只有5年多的時間。最初他花了3個月時間就進入了國家隊,而拿到國際跳棋全國冠軍,只用了1年多時間。這一方面可以看出中國國際跳棋發展比較稚嫩,換一個角度,可以看出鄭策極具天賦。
國際跳棋是一項非常古老的智力游戲,有考古史驗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那時的古埃及、古羅馬、古希臘等地區都可以見到國際跳棋的影子。世界國際跳棋聯合會成立于1947年。如今,這項運動在全球有超過4000萬擁躉,在荷蘭、比利時、瑞士等國家普及程度都很高。鄭策說,中國國際跳棋發展起步非常晚,中國棋院成立于1992年,但是國家國際跳棋隊2008年7月才開始選拔組建。
2008年7月,為應對當年10月份即將在北京舉辦的首屆世界智力運動會,中國棋院臨時組建了國際跳棋隊。鄭策介紹說:“中國棋院在2007年底開始籌備國際跳棋的人才培養。我是2008年4月開始接觸國際跳棋的,屬于第二批培訓班的學員。”所以整體來說,中國的國際跳棋選手,基本上都是半路出家。
鄭策以前專攻的是圍棋。1983年出生的鄭策5歲開始下圍棋,1997年在日本獲得世界青少年圍棋邀請賽冠軍,轉戰國際跳棋時,他已經是圍棋職業三段選手。2008年經過短短3個月的學習,鄭策就在國家國際跳棋集訓隊選拔賽中取得第七名。國家集訓隊一共招8個人,這樣,鄭策順利進入國家隊,開始針對首屆世界智力運動會的集訓。
兩個月后再一次內部選拔,鄭策就拿了第三名,取得了代表中國參加首屆世界智力運動會國際跳棋項目(一共有圍棋、中國象棋、國際象棋、國際跳棋、橋牌5個項目)的資格。鄭策是四川省唯一參加這次世界智力運動會的選手。他很清楚,在國際跳棋項目,不管是國家的整體水平還是他的個人水平,跟世界頂尖水平差距都很大。首輪對戰中,中國選手除了鄭策逼平對手,其余悉數敗北。鄭策說,他當時逼平的蒙古對手Battulga,現在已經是國際跳棋特級大師。
火速稱王
轉戰國際跳棋以后,鄭策在2009年就奪得了全國國際跳棋個人賽冠軍。決賽中,鄭策遭遇的是曾芊讓,幾個月前在山東泰安舉行的世界智運會國內選拔賽中,鄭策輸給了曾芊讓,這一次他算是復了“仇”。從這時起,鄭策開始成為中國國際跳棋項目的一流選手,不時代表國家隊參加各種國際比賽。
對鄭策個人來講,比奪得中國冠軍更令人激動的,是參加2010年的首屆中俄蒙三國國際跳棋邀請賽。鄭策說:“聊這次比賽前可能需要先鋪墊一下,俄羅斯是目前國際跳棋項目世界上最強的國家,而蒙古是這個項目實力最強的亞洲國家。所以對中國選手來說,參加這樣的比賽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第一場與鄭策對決的是俄羅斯的契佐夫,他根本沒想過贏下比賽的事情,覺得和棋都很難。
賽前這樣的心態,并不是鄭策妄自菲薄,契佐夫在國際跳棋項目已經拿過10個世界冠軍,契佐夫還是中國聘請的第一位國際跳棋外教,當時在世界等級分排名中高居第三位。但最終鄭策贏了,全世界國際跳棋圈的人都驚呆了。如何去描述這么一場對弈會比較準確呢?中國國際跳棋選手到目前為止,沒有第二個人在正式比賽中戰勝過國際特級大師。當然,這并不足以讓鄭策自信爆棚,他清醒得很,“贏這盤棋只是做對了老師出的一道難題”。
說著,鄭策迅速為記者復盤那次比賽的后半程。國際跳棋規則很簡單,講解幾分鐘就能明白,不過鄭策復盤時唰唰地一波流,記者也就是跟著囫圇吞了幾個棗而已。大意是,契佐夫有些大意,犯了一個錯誤。鄭策抓住機會,實施了一個漫長的打擊部署,把契佐夫引向了絕境。鄭策說:“這盤棋的關鍵是這一步讓對手落底成王,這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幾步之后我反過來吃掉他的王,而且自己落底成王,大局已定。契佐夫肯定也看到了這步棋,但我猜想他是認定我看不出來,所以走了一招險棋。”
長路漫漫
鄭策最初學習國際跳棋時,資料非常匱乏,能找到的只有少量的俄語、荷蘭語資料。所以他經常通過網絡跟國外棋手對戰,而因為時差關系,練習時間基本上都安排在半夜。現在國內也有很多優秀選手慢慢涌現,就在成都棋院,1994年出生的周偉已經成長為國內一流高手。鄭策技癢時,就會找周偉切磋。
“其實從傳播的角度,國際跳棋甚至比圍棋和象棋更能引發人們的興趣。首先國際跳棋規則簡單,很容易入門;其次,國際跳棋鼓勵吃子,有吃必吃,初學者尤其能從中找到殺伐的快感”。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國際跳棋是一個簡單的游戲,需要很強的全局觀和計算能力。鄭策說:“前段想得遠,可能需要往后想10步左右,下到后程,你也許需要考慮20步之外的事情了。高手之間的對戰,少則3-4小時,多則5-6小時。”可見這不僅是個智力游戲,還是個耐力游戲。
在國際跳棋項目上,雖然鄭策已經在國內稱王,在國際大賽中也小小地出了一次風頭,但不管對他個人還是中國國際跳棋而言,這一切都才剛剛開始。如今鄭策是四川省圍棋少年隊的教練,還要組織成都棋院競賽科的工作,而他一直念叨的,是要好好在中國推廣國際跳棋。
最后鄭策說,要在接下來的幾年爭取國際跳棋的立項,那樣推廣起來會更有力度。目前國際跳棋在中國還沒有立項。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的規定,一個體育項目獲得立項,須先暫行發展3年,進入試行發展階段,3年以后再討論立項。國際跳棋在中國的發展,可以參考國際象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國際象棋在中國已經很有群眾基礎。國際跳棋雖然步晚,但勢頭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