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早些年的“奶粉門”,
到北京摔童案,再到近期震驚中外的山西6歲男童彬彬被挖雙眼,
事關孩童的事件,
總會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9月16日下午,某軍區武漢總醫院住院部3樓,剛打完點滴的女童小玲(化名)安靜地睡著了,奶奶在一旁默默地看守著。奶奶告訴本刊記者,一周前,小玲因肺炎發作,被迫從地方醫院轉移至省會醫院,入院之后繳納各種費用3000元,因為是軍屬,醫保上可以享受1500元的補助,“在經濟上壓力不大。”
相比之下,出身貧寒的山區孩子也許就沒那么“幸運”了。一場大病,或者是一次意外事故,給孩子們帶來的結果將是無錢醫治而傷疾或死亡,這對于至親的人來講,無疑是非常殘酷的。
今年5月7日,90后父親陳明燦一歲半的兒子小揚(化名)在吃櫻桃時,一顆櫻桃突然嗆入氣管,雖然最后被送醫取出,但長時間窒息導致他腦部受損,至今昏迷不醒。
孩子輾轉了三個醫院,搶救、住院40多天,花掉了三萬多塊錢。因為舍不得繳納每年幾百塊的農保,巨額的治療費用必須全額繳納,這無疑將剛滿22歲的年輕父親的心理底線擊垮了。
為治病家里花完了所有的積蓄,不忍兒子等死,陳明燦竟然提著菜刀和扳手搶劫銀行。8月28日,他被海寧市人民法院判刑三年半。
在獄中,懊悔的陳明燦坐在凳子上一言不發,咬著嘴唇,搓著手指。在聽到有人為兒子捐款時,陳明燦眼睛紅了,雙手捶著胸,流著淚說“感謝所有的好心人”。記者也哭了。
大V是誰?
孩童們的遭遇,牽動了公益界人士的神經。一些折翼的小天使,開始觸碰到了好心人伸出的援助之手。
10歲女童小雪(化名)在一次意外中被燙傷,醫生鑒定為重度燙傷,前期搶救費用需要12萬元,后期治療約30萬元,按照小雪家庭收入情況,攢夠這筆錢需要20年。通過新農合,也僅能報銷4萬元。
30萬元對一個普通的家庭來說,無疑是一筆天文數字,如果這發生在2年前,束手無策的家長或許會放棄治療。小雪的遭遇引起了名人們的關注,某公益項目介入后,購買的商業保險支付了約5.5萬元,加上自籌的費用,最終完成了前期治療,脫離生命危險,后續治療和康復費用也有了著落。
這是中國鄉村兒童大病醫保公益基金宣傳視頻中的案例,但也只是兒童意外傷害的冰山一角。
根據2012年6月全球兒童安全組織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在中國,意外傷害是0-14歲兒童的首要死因,平均每年近5萬名,即平均每天近150名兒童因意外傷害失去生命。2006年-2010年,全國傷害監測系統收集的兒童傷害門急診病例中,跌倒、墜落和道路交通傷害病例所占比例始終排在前兩位,其中,跌倒和墜落的比例都超過45%,2009年和2010年這一比例已經超過50%。
在頻繁出差農村,了解到鄉村兒童看病情況之后,一位名叫鄧飛的父親開始躁動不安。
在公益圈子,鄧飛算是小有名氣的人物。在過去的兩年內,鄧飛先后發起成立了六個專項基金:微博打拐基金、免費午餐基金、中國鄉村兒童大病醫保公益基金、讓候鳥飛基金、中國水安全公益基金、暖流基金。
在做免費午餐基金之前,鄧飛是一個調查記者,供職于香港的《鳳凰周刊》。十多年的調查記者經驗,讓他在媒體圈獲得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是真正讓他“意外走紅”的卻是公益。自2011年4月在貴州一所小學發起免費午餐之后,更多的貧困地區學校競相向他表達訴求,更多的資助也紛紛向他聚攏,他不得不由一個專職記者轉變為專職公益人。
在一次“免費午餐”活動中,鄧飛發現農村兒童的醫療情況非常不樂觀,身為爸爸的他,萌生了發起“大病醫保”公益基金的想法。
2012年2月起,鄧飛開始發動圈子組建基金,為孩子們去籌款,他的號召很快得到了回應。在兒童大病醫保發起人名單上,既有《南都周刊》總編陳朝華、《華夏時報》總編水皮、《中國周刊》總編朱學東、《晶報》總編胡洪俠等媒體大佬,也有著名主持人張泉靈、邱啟明、趙普、華少,更有復地集團董事長張華、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萬事利集團總裁李建華等企業家。鄧飛還邀請了兩位著名學者擔任顧問,一位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許小年,一位是中國政法大學馮學易法學院副院長何兵。
這些來自各界的大佬在微博上的粉絲動輒百萬,乃至千萬,為鄧飛的公益基金提供了難以估量的免費宣傳。這一點,鄧飛毫不諱言,“我們要聯合的就是優勢資源。”他認為,跨界合作是一件共贏的事情。
2011年9月,巨人網絡董事長史玉柱的新浪微博粉絲超過400萬,之前他曾承諾,每增加100萬粉絲,就捐出100元。按照承諾,他得捐出400萬元。最終,他選擇了4個公益項目,各捐100萬元,其中就有免費午餐。而此時,免費午餐成立不過5個月。10個月后,史玉柱的微博粉絲超過1000萬,他又得捐款了。但是這一次,他并不心甘情愿,發微博稱:“項目難找,善款容易在中間環節流失,媒體喜歡罵,職能部門找茬兒,網民喜歡起哄,很多人潛意識里認為,慈善就是作秀。”鄧飛看到后立即跟進評論:“好消息!懇請柱子哥再捐100萬元給我們今年大病醫保項目。”4天后,史玉柱就向該項目捐贈了200萬元。
著手免費午餐項目后,鄧飛頻繁出入“高端的場所”,也見到了一些所謂上流社會的人。“一些人聽到我是鄧飛之后,很驚訝,他們做不到的事情,我做到了。然后我就跟他們講自己需要哪些幫助。”
鄧飛向企業家募款,從沒碰過釘子。見到新浪CEO曹國偉時,鄧飛直接提出,“我要到處飛,需要機票支持。”曹國偉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此后,不管鄧飛飛到哪里,機票錢都由新浪出。
在光線傳媒出品的電影《人在途之泰》票房創紀錄地破12億元后,鄧飛見到了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他問王長田,光線傳媒賺了多少錢,王長田答3億。“我就說,那你追加捐贈100萬吧。他答應了。”在之前舉辦的“美麗童行慈善之夜”上,王長田已為大病醫保項目捐贈了近百萬。“我們準備在今年的年會再讓他捐。你寫一下,給他提個醒。”鄧飛說。
公益領航
鄧飛等大V的善舉,撬動了兒童醫保的一角,但對于擁有億萬孩子家庭的中國而言,也僅僅是杯水車薪。
根據《建立全國兒童醫療保險制度的議案》統計,中國因疾病死亡的農村兒童,死亡前有50.5%未得到治療或僅在門診治療。中國貧困地區兒童罹患重病后的死亡率高達54%,比城市兒童高出約9倍。
其實關于兒童醫療問題,并非只有民間在行動。2003年和2007年,我國開始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兒童被納入社會保障體系中。
2010年,我國開始重點關注0-14歲白血病、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的救治問題,涉及20個重大疾病病種。其中,自付費用超過一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部分可再次報銷50%。
但在目前醫保報銷政策和資金額度限制下,重大疾病治療的自付部分仍然讓一些貧困家庭不堪重負。
中華少年兒童慈善基金會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負責人王昱透露,熱線設立的第一年,9958總共收到救助熱線21652條,當年救助1256名患兒,涉及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惡性腫瘤等42個大病病種。“95%的求助患兒來自農村貧困家庭,其中80%都有新農合,只是所患重大疾病的醫保報銷比例小,有時能達到30%就很不錯了。”
而中國公益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高華俊介紹,按照中國對重大疾病的定義,自付費用超過上一年度產生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部分,會產生災難性醫療支出,即需要外部慈善機構的救助。
因此,募集社會資金,救助貧困大病患兒成為各大公益機構開展兒童大病救助項目的主要方式。
據《報告》統計,2012年,已有70多家慈善組織開展了130多個兒童大病救助項目,覆蓋了10余種兒童重大疾病。醫療費用救助是大部分慈善組織采用的救助方式,占救助大病兒童項目總數的83%。
高華俊表示,這樣的項目屬于事后救助,由于受救助方式單一、申請渠道不暢、申請周期較長及募款困難等多種因素制約,而無法達到理想效果。
因此,面對眾多等待救助的孩子,一些公益組織想到了用醫療保險模式救助大病兒童,但目前,也僅有2%的公益組織付諸實施。
在此背景下,保險專項基金顯得尤其關鍵。2009年成立的中國少年兒童基金會中國兒童保險專項基金,就是利用公益保險方式對兒童大病進行全新探索,優先幫扶孤兒和貧困兒童。
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認為,之所以兒童大病醫保問題遲遲未解決,一方面是由于國家相關部門對兒童大病認識不清,對于患病兒童的數量及所需治療費用估算過高,另一方面則是醫藥價格有可能會受到影響,從而觸動一些利益團體。
北京市紅十字基金會秘書長于瑞苓表示,解決此問題,最終還要靠政府機制推動兒童大病醫保的全面覆蓋。
“事實上北京患大病的兒童連續幾年從未超過300人”,以此推算,王振耀認為國家應該且有能力解決。他說,14歲以下人口將近3億,按每人100元計算,政府投入300億即可讓全國兒童享受的醫保達到北京水平,“解決大病兒童醫保,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
商保探路
多年來,我國一直探索普惠的保障體系,城鎮社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已取得很大的成就,并更多傾向于“管小病”。
為改變廣大城鄉居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狀況,國家發改委、衛生部、財政部、人社部、民政部、保監會于2012年8月30日正式發布了《關于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至今實施已一年有余。
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實施的兒童社保,也在探索更多籌資方式、擴大保障內容、提高保障額度,但更多的貧困地區因財政能力、醫療資源等限制,保障體系、保障能力均顯不足。
青島市市人社局透露,學生兒童發生意外傷害,醫療費可按規定報銷,每個醫療年度內最高報銷2000元。意外傷害超過100元的費用,只要在報銷范圍之內,可在最高限額內報銷90%。
專家指出,如果說“免費午餐”是“補缺”的話,大病醫保則是“救命”。
但當前受醫療條件、經濟條件等因素的制約,鄉村兒童是國家實施這一新政的主要受益群體,對商業保險的需求也更為迫切。作為“中國鄉村兒童大病醫保”湖北鶴峰項目試點的承保單位,新華保險在實踐中探索出來的“鶴峰模式”成為了與會專家分析探討的“樣板”。
據鄧飛介紹,上述提到的“中國鄉村兒童大病醫保公益基金”項目,采用公益基金與保險公司、地方政府合作的模式。目標是為中國所有的國家級貧困縣的6-16歲的兒童,基金會繳納75元的保費,就能在新農合范圍之外獲得一份保額為20萬的大病保險,“最讓人感動的是,這份保險不限病種,甚至會面向已患病的患兒。病發得治,重病得醫。”
“鶴峰模式”大病醫保不受地域限制,在家庭自付費用超過5000元時負擔報銷職責,大病保險報銷10萬元(含10萬元),報銷比例為90%,超過10萬元至20萬元期間按100%報銷,大病保險報銷上線20萬元。
“今后,隨著試點地區的增多,覆蓋兒童的增加,將通過對大量醫療數據的整理,提供不同地區發病率數據,為兒童疾病的預防、控制、治療提供數據參考基礎。”湖北恩施相關社保局人員說。
“做慈善需要的不僅是善良,更是樂觀。”9月17日,伊能靜作為明星公益的一員,堅守在湖北省鶴峰縣。面對蜿蜒的山路,險峻的山峰,她讀懂了山區兒童們的艱辛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