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自貿區這28.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們無法具體預知未來會演繹出什么樣的故事,但只要抓住它的兩個本質——“自由”與“試驗”,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9月29日上午10點,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儀式如期舉行,至此,上海自貿區的故事正式開講。
它的任務究竟是什么?它的設立對于中國、對于上海有著什么重大意義?自貿區內具體的特殊政策有哪些?具體如何運作……自今年7月中央批準設立上海自貿區以來,人們便對它展開了無限的猜想。如今,伴隨著自貿區總體方案的公布和自貿區的掛牌,這一系列問題有了初步的答案。
為什么是上海
自貿區是個“國字頭”發展戰略,競爭者眾多,最終花落上海,用李克強總理的話說就是,“中國走到了這一步,就該選擇一個新的開放試點。上海完全有條件、有基礎實驗這件事,要用開放促進改革?!备卑滓稽c的理解就是,時勢造英雄。
上海設立自貿區的雛形是2009年中國生產力學會起草的一份名為《關于中國在浦東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建議》報告。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亞太港口城市經貿競爭日趨白熱化,經濟自由措施頻出,面對挑戰,如何在新一輪開發開放中進一步提升上海國際競爭力,取得更大成就,并帶動整個上海乃至長三角地區發展,成為浦東新區乃至整個上海市未來發展中的一個重大前沿課題。為破解這一課題,浦東新區政府委托中國生產力學會組織專門課題組進行實地調研。調研的最終結論就是這份報告。
上海市委市政府非常認同和支持這一認識,并為之實施了一系列措施,積極推動自貿區的落實。不過,三年時間過去了,由于種種原因,自貿區試點進展一直比較緩慢。
直到今年3月份,事情有了轉機。3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前往上海考察,為上海自貿區開宗明義,7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總體方案。9月自貿區正式掛牌。在中央的支持下,上海自貿區全面提速。其背后有著深遠的政策背景。
建立自貿區的緊迫性在“內憂外患”,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內部經濟結構急需調整,外部貿易環境發生巨變,美國欲借助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和跨大西洋貿易投資伙伴協定,重建全球治理格局。留給中國思考的時間并不多,自貿區試點先行先試迫在眉睫。
而為什么是上海?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在自貿區掛牌儀式上直言,主要考慮三方面:一,上海有較好的基礎。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由現有的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組成的,具有良好的基礎設施條件。這片區域已吸收各類投資企業12000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投資了230個項目,2012年進出口貿易額為1130億美元。二,上海有較為成熟的監管制度和管理經驗,2009年,上海市設立綜合保稅區管理委員會,管理規范高效,有較多管理較高程度開放區域的經驗,有助于下一步創新監管服務模式,促進各類要素的自由流動。三,上海有較好的區位優勢,地處長三角,擁有廣闊的經濟腹地,通過發揮輻射效應,可以帶動更大范圍、更廣區域的開放開發。
其實,之所以選擇上海,還有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3月份李克強總理上海調研時,上海市長楊雄“沒要政策要改革”的堅定態度。這與中央政府以開放促改革的思路不謀而合。
近幾年,上海經濟增速明顯放緩,GDP增速排名更是在全國墊底,這種尷尬讓上海政府承受了不少壓力,建立自貿區正是上海尋求突圍的一個重要抓手。拒絕政策,直面改革,上海的氣概和勇氣令人拍手稱快。
不得不說的故事:金改
深化金融領域的開放創新無疑令上海自貿區建設備受矚目。在長達兩個小時的情況說明會,圍繞金融改革和創新的提問占到了80%以上。
上海自貿區建設的一個核心內容就是金融改革,特別是試點金融自由化。總體方案明確,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可在試驗區內對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跨境使用等方面創造條件先行先試。這意味著,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速度都將有大幅提升。
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是個老話題,每年官方主辦的陸家嘴論壇,人民幣國際化、資本賬戶開放、全球金融治理等金融問題都是必談話題。
作為新興市場金融中心建設的引領者,近年來,上海金融市場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股票交易額位居全球第四,股票的市值位居全球第七,黃金的現貨交易量連續多年保持全球第一……
不過,與紐約、倫敦等老牌金融中心相比,上海還是個追趕者,也存在著諸多的短板和不足。例如,總部經濟一直是上海力爭的一塊蛋糕,但上海市領導曾表示,在上海建設“四個中心”過程中一直有個困惑,在上海的跨國公司已有400多個,但絕大多數是行政性質的,最具價值的資金運作并不在上海。
其實,不少跨國公司也非常希望將目前設立在上海的總部升級為亞太區域總部,但由于外匯管制、專業金融服務等問題所限,管理層預計升級后無法良好發揮其資金管理職能,所以只能在新加坡另設一個總部實現資金管理職能。
深化金融改革是上海自貿區的一大使命,將在很多方面對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起到巨大推動作用。不過,金融改革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牽一發而動全身,雖然市場普遍對自貿區金融領域的開放改革寄予厚望,但從目前官方披露的情況來看,金融改革的空間很大,難度也很大。
據中國人民銀行上??偛扛敝魅巍⑸虾7中行虚L、外匯管理局上海分局局長張新透露,國務院批復的方案里涉及到金融改革創新主要是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利率市場化、人民幣的跨境使用及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四個方面,目前這四方面的政策都在制定中,至于將來具體哪一個條款怎么樣推動,則會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按照成熟一項推動一項的方式來予以推進。
自貿區金融改革步履艱難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沒有共識,二是沒有先例。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在9月27日參加2013中國金融創新論壇時明確表示,她并不贊同在自貿區內把利率完全放開,外界不應對自貿區的金融領域寄予過多期待。
重頭戲:削藩
自貿區不僅是對外開放經濟的試驗區,更是政府職能轉型的試驗區。上海自貿區肩負五大使命,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排在首位。
據商務部國際經貿關系司司長尹宗華介紹,在自貿區內,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主要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改革創新政府管理方式,按照國際化、法治化的要求,積極探索建立與國際高標準投資和貿易規則體系相適應的行政管理體系,推進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審批轉為注重事中、事后監管。
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上海自貿區最大的看點便是探索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之前,作為全球最大的外資吸收國,中國一直采取的是“正面清單”管理模式,即外資進入中國進行投資,具體能干什么要由政府說了算。并且正式投資前,還要走一系列審批核準流程,不僅費時費力,還給權力尋租提供了空間。而如今,自貿區正在探索的“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則意味著政府職能的180°大轉變。負面清單,相當于投資領域的“黑名單”,清單里的不能干,清單外的“任我行”。
據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戴海波介紹,此次負面清單是由上海市依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進行制定的,“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一共是20類……實際上一共是18個門類、89個大類、419個中類、1069個小類。具體的管理措施是寫到小類。一共是190條管理措施。所以相對于產業小類1069類來講,大概有17.8%的小類,有特別的管理措施。”
這意味,伴隨著這份清單的公布,超過80%的外商投資項目將由核準制改為備案制。這對政府事中、事后監管能力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對此,戴海波表示,“對于我們來講還處于學習階段,我們要學習國際上相對比較成熟的地區,對事中事后監管,借鑒一些比較成熟的做法,但是我們現在剛起步。”
其實就是一塊試驗田
建立自貿區,上海捷足先登,很多省市對此頗為羨慕。但其實,大家心里都很明白,自貿區是塊甜點心,但更是塊硬骨頭。
中央提出“以開放促改革”的理念,將上海自貿區的建設與中國整個全球戰略和外交戰略聯系在了一起,上海自貿區任重道遠。
創造財富效應易,創造改革效應難。從中央到上海,自始都在強調一點,上海自貿區是一項制度改革,而非優惠政策。改革效應恰恰是上海自貿區建設的重中之重。
真正意義上的“制度改革”,對于習慣了以政策優惠刺激經濟發展的地方政府而言,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當年,深圳建設經濟特區的時候,鄧小平像下達作戰命令一樣指示:“殺出一條血路”。如今,上海自貿區,這個“特區中的特區”要想取得成功同樣需要殺出一條血路。
其實,作為一個新生事物,自貿區的建設必然會遭遇到種種艱難險阻,能否突破重圍,既取決于改革者的智慧和勇氣,也同樣取決于各方力量的支持與寬容。
上海自貿區就是個肩負著進一步擴展市場自由邊界使命的改革試驗田,既然是試驗,那必然也內含著允許大膽創新、大膽試錯的本意。就像戴海波所說,上海自貿區還只是個小學生,還只是剛剛開始。
祝福上海,祝福中國!
上海自貿區情況說明會要點回顧:
自貿試驗區對熱錢監管方面,今后會采取一種什么樣的思路?
核心就是要防止短期資金、短期資本的大進大出,維護宏觀金融穩定。但同時也應該充分地認識到正常的資金流動,尤其是中長期資本合理的流動,應該給予便利。
怎么防范利率市場化帶來的金融風險?
目前,自貿試驗區內一共有13家商業銀行、20家支行,區內本外幣存款的余額1090億元,貸款余額823億元。所以我們要改革的內容和對象還是有一個具體的空間,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寬泛。
之前熱議的在園區內可以享受15%的稅率優惠,這條為什么沒有出現?
企業所得稅按照15%征收,不符合自貿區可復制、可推廣原則。
對比成熟的東京、香港、新加坡而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在吸引總部經濟的優勢是什么?
通過例如探索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這類制度創新、釋放制度紅利,擴大開放領域,激活市場活力,讓更多的跨國公司更有信心到中國,到自貿區來投資辦企業,開展經營活動。這可能是這次改革創新試驗的一個最大優勢。
三年后自貿試驗區的政策會往哪個方向調整?
自貿試驗區有一個不斷循序漸進、不斷擴大開放、推進改革的進程,三年以后,我們會有新的更進一步改革目標和任務,所以它不是只搞三年,而是不斷深化、提高的過程。
自貿試驗區構想宏大,但面積很小,怎么看待這個具體問題,最后是不是需要建立很多新的樓盤,或者說要不要把這個小區大幅度地擴大?
28.78平方公里,作為一個自貿試驗區,我們可能在原有的產業規劃的基礎上,進一步根據新的要求,進行新的產業規劃??偟乃悸芬M一步擴大服務業發展的區域。同時為原有的倉儲物流業的發展也留有廣闊的空間。下一步,《總體方案》也提出,根據試驗的情況和需要,按一定的程序提出擴大試驗的空間,逐步拓展實施范圍。
負面清單是固定的還是動態的,會不斷地做出一些調整嗎?
我們這次發布的負面清單,是2013年版。也可能今后會發布2014年版、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