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希臘名帥創造了一項紀錄,他是第一個率領中國男籃在亞錦賽輸球的外教。從2003年亞錦賽中國男籃決賽擊敗韓國之后,國家一隊遭遇韓國就沒有輸球。盡管小組賽第一場輸給韓國,沒有中國男足1比5輸給泰國那么驚悚,但這已經是中國籃球在最近十年來的最低谷了。你可以從技戰術角度找出無數的理由——劉煒不打,陳江華、劉曉宇和郭艾倫三名控衛加起來只送出1次助攻,填不了他留下的空;王仕鵬、朱芳雨和孫悅的退化,讓中國男籃在三分線外14投0中以及內外失去聯系;韓國球員的演技和裁判偶爾的誤判,這些都可以讓人理解揚納基斯的苦衷。
但,中國隊輸了。
在這之前,韓國隊只出家門打了瓊斯杯,他們輸給中華臺北,又輸給伊朗,陣容中加了5名90后球員,其中有兩位去年還在打高中聯賽,這支韓國隊被認為是十年來最差的韓國隊,卻11年來首次贏了中國一隊。
這是最致命的,尤納斯也不是沒有在亞洲賽場上被驚出冷汗,2006年多哈亞運會,小組賽打黎巴嫩,75比73險勝,同樣引起嘩然,但尤納斯贏了。而往前推一年,2005年亞錦賽原本被視作是尤納斯的最大挑戰,偏偏他有姚明這一位大殺器。揚納基斯的尷尬,在于他沒有安穩度過亞洲難關的撒手锏。2005年有姚明,2006年有王治郅,尤納斯悠然過關哪怕在歐洲熱身創造一系列恥辱紀錄,但亞洲賽場的勝利保住他的聲譽。2010年和2011年,又都是中國主場,鄧華德可笑的精神勝利法,能起到更多效果。相比之下,中國男籃在2013年夏天熱身賽對手的選擇,以及賽前的準備工作,都證明他們對亞洲籃球不夠重視,這已經為他們輸球埋下伏筆。
這是揚納基斯和尤納斯們不同,卻與卡馬喬相似的地方,他們都還沒有機會在球隊豎起足夠的威信,就已經遭遇信任危機。亞錦賽之前,揚納基斯和老隊員的矛盾就現端倪,中國籃球沒有球霸,但這并不代表雙方能水乳交融。尤納斯在2004年已經擔任中國男籃助教,擔任主帥后提前來到中國考察隊員;鄧華德在上海隊早已經變成中國通,而揚納基斯來中國時,對中國籃球、亞洲籃球一無所知。籃協給出的那份隨時可以解約的合同,其實已經暗示揚納基斯,要把心思放到亞錦賽而不是一年后的世界杯。中國球迷需要揚納基斯趕緊做碗蛋炒飯來填飽肚子,但揚納基斯認真仔細地燉著雞湯,湯還沒熱,餓著肚子的球迷已經準備掀桌子了。
輸給韓國不是世界末日,但對揚納基斯而言,到了該改變的時候了。他應該暫且摒棄昔日執教思路,更好地使用進攻型球員,比如王治郅,既然打不出整體進攻,只能依賴球員的個人能力,哪怕犧牲防守;不再執著7分鐘換人,因為以中國男籃球員的能力和特點,很難做到上場就有發揮,即便是享有聲望的尤納斯,依然會將主力球員,尤其是姚明一直摁在場上。
競技賽場,贏球才是第一位的。
只有拿到亞錦賽冠軍,揚納基斯才有可能留在中國隊并且樹立起威信,才能延續他的執教思路。如果輸球,說是揮淚斬馬謖也好,說是找人背黑鍋也好,揚納基斯都會變成另一個卡馬喬——只不過籃協比足協雞賊,不會在合同上陷入被動罷了。(人民網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