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男子百米賽道上,美國短跑名將吉·海因斯率先沖過終點后,轉過身看運動場上的計時牌。當看到指示器上赫然打出9.9秒的字樣時,他激動地攤開雙手,喃喃地說了一句話。
當時,這一情景通過電視轉播,被全球至少上億人看到。遺憾的是,現場的四百多名記者竟然錯過了這一新聞亮點。由于海因斯身邊沒有話筒,創造世界新紀錄的他,當時到底說了些什么,誰都不知道。
直到1984年,美國洛杉磯奧運會前夕,一位名叫戴維·帕爾的記者在整理回放奧運會的資料片時,再次看到海因斯沖過終點的鏡頭,他終于注意到,創造9.9秒紀錄的海因斯,是人類歷史上首位在百米賽道上突破10秒大關的人。在看到自己破紀錄的那一瞬間,他說的一定是一句不同凡響的話,絕不應該就這樣被忽視了。
戴維·帕爾決定重新去采訪海因斯,弄清楚他當時到底說了一句什么話。
事不宜遲,戴維·帕爾很快就找到了海因斯,向他問起十六年前的事。
不料,海因斯竟然毫無印象,他否認當時曾說過什么話。戴維·帕爾肯定地說:“你確實說了,這兒有錄像帶為證。”
帕爾給海因斯放了一遍錄像帶,看完后,海因斯笑了。他對帕爾說:“難道你沒聽見嗎?當時我說了一句:‘上帝啊,那扇門原來竟是虛掩的’。”
謎底得以揭開,戴維·帕爾接著對海因斯進行了深入的采訪。
自從美國黑人百米賽跑選手歐文斯跑出10.3秒的成績以后,當時以詹姆斯,格拉森醫生等為代表的醫學界專家曾斷言,人類的肌肉纖維所能承載的運動極限不可能超過每秒10米。
海因斯深有感觸地說:“三十年來,這種說法在田徑場上一直非常流行,我也不曾懷疑,認為這是真理。但是,我同時也在想,自己萬萬不可松懈,要發掘潛力,至少應該跑出10.1秒才算取得心中的理想成績。”
“為此,我毫不怠慢,每天進行艱苦的訓練,我堅持以最快的速度跑5公里,因為我知道,任何一個百米冠軍,都不是單靠在百米賽道上的訓練就可以練出來的。”
“后來,在墨西哥奧運會上,當我看到自己創造了9.9秒的紀錄后,我也驚呆了。醫學界關于人類承載運動極限的斷言不攻自破。感謝上帝!原來‘10秒’這個門不是被緊緊鎖住的,而是虛掩的,就像橫在終點的那根繩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