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18日電(楊鐵虎、吳娟)18日上午,一批珍貴的日本強擄中國赴日勞工罪行檔案將在京公布,以警示人們牢記歷史,勿忘國恥。
秘密檔案顯示,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由于日本勞動力缺乏,為了滿足日本企業的要求,東條英機內閣于1942年11月27日通過了《關于將華人勞工移入日本內地》的決議。該決議規定:向日本移入中國勞工,主要使用于礦山、港口裝卸、國防土木建設等;移入的中國勞工主要以華北勞工為主,中國戰俘也在其列;移入的中國勞工由華北勞工協會進行等。這一決議出籠后,從1943年3月至11月,將1400多名中國勞工先行“試驗性移入”,以觀效果。
1944年2月26日,日本內閣次官會議作出《關于促進華人勞工移進國內事項》的決議。
這兩項決議標志著日本政府強征中國勞工政策出籠。
在上述政策的指導下,日本占領當局與偽政權分別在華北成立了華北勞工協會和在華東建立了日華勞務協會等主要機構,具體負責向日本輸入中國勞工。與此同時,還在天津塘沽、山東濟南、青島、河北石家莊、上海等地設立勞工訓練所和勞工收容所,分批用輪船向日本輸送中國勞工。
1945年8月戰敗前夕,日本深知其罪行嚴重,必然遭到盟國的追究和懲罰,因此,日本政府下達密令,要求政府各部門和占領區當局銷毀罪證,掩蓋罪行,其中包括強征和奴役中國勞工罪行的檔案資料。日本政府還要求直接奴役中國勞工的日本企業銷毀罪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