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可以算是老年人中的常見現象了,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我國有近50%的老年人被睡眠問題困擾。有些老年人卻經常性入睡困難、多夢、易醒、早醒,有的甚至徹夜難眠。長此以往,會對神經系統、心腦血管系統、消化系統的功能造成不良影響,嚴重損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多數老年人的失眠是心理因素造成的,無需藥物治療,可通過改善睡眠習慣和進行心理調適來達到目的,不能單靠藥物控制。
1.最基本的是做好心理準備。老年人如果出現暫時的失眠,他們剛躺下不久就開始擔心入睡問題,這樣反而會因為擔心而加重失眠程度。所以,對失眠引起的癥狀要采取順其自然的態度,這樣它對人的影響才會越來越小。
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老年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規律,不僅有利于睡眠,而且身體健康,延年益壽。臨睡前,臥室注意通通風;舒適的床褥,柔軟的枕頭,厚薄適度的被子都有助于睡眠。飲食方面,避免睡前飲用濃茶,飲食過飽或食用刺激性食物。酒精雖能助眠,但代謝過程中它會釋放一種天然的興奮劑,破壞下半夜的睡眠。堅持晚飯后散步半小時,亦能促進睡眠。在臨睡前最好洗個熱水澡,可使全身放松易于入睡。如果沒有條件洗熱水澡,也要用熱水洗洗腳,多泡上一會兒,也可促使神經放松而促進睡眠。
3.睡眠區光線要暗,臥室應用厚的窗簾或百葉窗來隔絕室外的光線;如果室外的噪音大,睡覺時要注意關上門窗。此外,舒適、合理的床上用具對提高睡眠的質量也大有好處。選用高度符合人體科學的枕頭,軟硬合適的床墊以及床單、被等不會產生不舒服的床上用品,就不會因種種不適影響到睡眠。
4.采用合適的睡姿。人的心臟位置偏左,因此,健康的人睡眠最好不要采用左側位;仰臥睡眠時,手也不要置于胸部,這樣可以避免心臟壓迫而做噩夢;側位睡覺時要防止枕頭壓迫腮腺引起流涎。對于一個健康人來說,睡眠的最好體位應該是右側位或正平臥位,這樣既不會壓迫心臟,又利于四肢機體的放松休息。但對于病人來說,睡眠的最佳體位則視病人的病情和疾病類型而定。心臟病患者睡眠要取半坐臥位,這樣可以增加肺活量,減少回心血量,改善呼吸;肺部疾病和胸腔疾病患者應采取患側位睡眠,這樣可以減少因呼吸運動造成的胸痛,同時可使健側的肺活量不會受到側臥位的影響。
5.老年人組織器官多有不同程度的退化,使得退行性疾病與慢性疾病的患病率高。有些疾病可對睡眠構成不利影響,如前列腺肥大、糖尿病、泌尿系統疾病引起的夜尿增多可擾亂睡眠;慢性肺部疾病造成的肺功能降低,通氣換氣不足,易致失眠發生;另外,因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瘙癢也會顯著影響睡眠。因此,老年人要注意定期體檢,及時發現和控制有關疾病,以減輕疾病所致失眠的發生。有些藥物在治療疾病時也能引起失眠,如老年人常用的抗高血壓藥、利尿劑、甲狀腺藥物、類固醇和中樞興奮藥等,在服用期間應提高警惕,必要時進行藥物調整。
老年人千萬不能因偶爾失眠或精神焦慮就服用安眠藥,而應該找出失眠的原因,對癥下藥,祛除病根。需要服用安眠藥的老年人,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短效類安眠藥,如速可眠和水合氯醛等,也可以服用安神鎮靜的中藥,如酸棗仁、夜交藤等,不要服用安眠酮和苯巴比妥等長效類安眠藥,更不要自行用藥。不要長期單一用藥,應選擇2~3種藥物交替使用。失眠好轉后應該立刻停藥,這樣可以避免藥物成癮。
(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祝建材 郵編:26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