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瑞蓉說“蓉說”
這些年常在不同的刊物上寫專欄,但一直希望有一個屬于女性的天地,今天的“蓉說”算是給了自己一個天地。在這里,我會看到你的時尚,你會看到我的智慧,其實女人的智慧遠比美麗來得長遠。在這里,“蓉說”不僅屬于我,她也屬于你!
對于我來講,國慶大假最大的娛樂莫過于把自己裝進各個商業Mall里,從環球中心、凱丹廣場、萬象城到伊藤洋華堂,幾乎每天給自己一個目的地。琳瑯滿目的商品告訴了你季相的變化,但同質化的商品也讓你難于體會那種購物的驚喜。因為不論商場規模大小,其中的布局、商家的品牌都大同小異,這可能也算是商業配套帶來的商業新危機。
其實這個感受倒不是這個國慶假期才有的,前些年在其他城市購物時,我早已有同樣的感覺。前些年很喜歡去香港地區購物,說起來自己對香港地區的購物環境可以說了如指掌,絲毫不亞于對成都商場的了解,幾乎可以準確地知道想要的各大品牌在每個商場的哪一個樓層位置。但是,當你熟知了香港的購物環境后就會發現,其實無論是中環還是銅鑼灣,或是尖沙咀,無論是置地廣場還是時代廣場,或是海港城,這些商業Mall的規模大小各異,但入駐的品牌卻沒什么不同。于是當你走進每一個大型商業Mall里,看到的不過是擺放在不同區域里同樣的商品而已。
香港如此,如今的成都又何嘗不是?成都的商業Mall越建越多,就城南的天府大道沿線,便扎堆建起了一大批大型商場,就我自己粗略估計,它們幾乎快要趕上成都其它區域的大型商場的總和了。
朋友聚在一起也常聊起這些大型商業Mall該如何生存,其實奧妙自然在招商。一個好的商業Mall首先要低價甚至倒貼著招進幾個好的品牌商家,這些商家倒不見得一定是大牌、名牌,但一定要對路,對上主力消費群體的路,比如時尚高街品牌ZARA、HM等能引來不少有購買力的消費群體,這樣一來其他商家也就自然會順利進入。對于一個商業Mall來講,只要有了幾家主力品牌打底,剩下的就是要大而全:來上一個大型影院,再來上一個食府和進口超市,當然最少不了的還有兒童游樂天地,這樣一個商業大拼盤一定會最大程度拴住不同的消費人群。
當然不是所有的商業Mall照上面說的那樣做就能成功,選址布局同樣至關重要,其本身的業態和品牌知名度也有不小的關系。不是讓所有的業態扎堆兒就能賣得鮮活,消費者畢竟是挑剔的。在城南同樣區域的商業Mall里就不乏有失敗者,因為市場也是殘酷的。
當前傳統商業模式的最大天敵莫過于電子商務平臺,大到家電、家具,小到居家生活用品,網上都有銷售。但即便是這樣,依然有許多女性會在閑暇時去逛商場,“逛”本身就是一種樂趣,當然更是一種對時尚的觸摸,這種目光和手感的觸摸遠比在網上的瀏覽來得直接和真實。
當然對于消費者來講,商業Mall過剩絲毫不會對他們的逛街之樂有什么影響。比如我就依然喜歡在周末的下午,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Mall,去看一看季節的交替帶來時裝的變化趨勢,買上一兩件自己心儀的衣物。更喜歡在其中的咖啡店里要上一杯拿鐵,品上一塊小點,看上一本時尚雜志。有時我也會和家人去看一場熱映的電影,讓生活多彩多姿,然后在離開前去到一般設在負一樓的超市,買上一大包食品、蔬菜、瓜果,給自己的周末一個圓滿的交代。這就是生活,一個女性的時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