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高易墜落,歡愛必別離,緣聚緣散,不過如此。這樣說來,世上唯有冷如冰硬如鋼的寶石是女人最好的伴侶,看得見摸得著,不改顏色,不變質地。難怪鄒娟會與寶石一見鐘情,結緣數十年,最后將其做為自己為之奮斗終生的事業。
老電影里有一首老歌《鉆石》,后來被湖南衛視的電視節目《天天向上》作為插曲,雖然乍一聽來覺得搞笑和俗氣,多聽幾遍卻不得不承認歌詞還頗為耐人尋味。都說寶石是女人最好的伴侶,如歌詞所唱,大概所有女人愛的都是寶石永流傳的“光芒常”——
“鉆石鉆石亮晶晶/好像天上摘下的星/天上的星兒摘不著/不如鉆石值黃金。
鉆石鉆石亮光光/好似彩虹一模樣/彩虹只在剎那間/不如鉆石常光芒。
我愛鉆石亮晶晶/我愛鉆石亮光光/我愛鉆石冷如冰/我愛鉆石硬如鋼。
鉆石鉆石我愛你/鉆石鉆石我愛你/我愛鉆石光芒常。”
平日里再濃情蜜意也難保他日成為嘲弄現實的尷尬記憶,就像霎那彩虹,因其美麗,記得是痛,忘記也是痛。唯獨寶石不同,它本身便為“永流傳”代言,歡愛也許會別離,照片也許會泛黃,而寶石的亮晶晶和亮光光,永遠璀璨,看得見摸得著,不改顏色,不變質地,質比金堅。
與寶石的精艷邂逅
人人都說,寶石是女人最好的朋友和伴侶。但是,倒回去20余年,又有幾個女人有幸一睹寶石的璀璨呢?從這一點來看,鄒娟無疑是個幸運的姑娘。1988年底,18歲的鄒娟無意間看到一則招聘信息,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開發部同深圳一家公司合辦了一家寶石加工廠,需要新招一批珠寶打磨工。在那個年代,珠寶首飾是僅僅存在于老一輩人嘴里的童話,在奶奶和外婆們的舌尖上熠熠生輝,能夠自己摸到真正的寶石,觀摩一件首飾的形成過程,對于年輕的鄒娟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事。沖著這份神秘和不可思議,鄒娟懵懵懂懂地得到了珠寶打磨的工作機會。
一開始,深圳分公司派來經驗老到的師傅帶新人入行,鄒娟現在還記得自己的入門師傅,是一個很美的女人,她們至今仍保持聯系。師傅告訴鄒娟,所有的原石到廠稱重之后,會先由切割工粗切割成梨形、圓形或者菱形,再交付圍形工定型,最后分到打磨工手上。打磨工按要求的規格打磨成最終以克拉為計算單位的成品,再拋光,就得到了市面上出售的寶石。鄒娟如童話里的愛麗絲,睜開眼睛,就發現了一個無比璀璨的新奇世界,她對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好奇,抱有興趣,甚至主動到深圳分公司學習了半年。但到底因為年齡太小,在成都的父母不放心女兒一個人在深圳生活,把鄒娟從深圳叫了回來。
回成都寶石加工廠上了兩年班,1992年,22歲的鄒娟終于在家人面前爭取到了自己拿主意的權利,僅僅用了一個禮拜辦妥所有手續,又去了深圳分公司。那時候的鄒娟,對珠寶著迷得如癡如醉,自己找了很多相關書籍來看,如光學、晶體學、礦物學。
“你們知道寶石的二色性嗎?”面對對寶石一竅不通的記者,鄒娟滔滔不絕談了很多。“寶石從不同的方向看會呈現不同的顏色,這就是寶石的二色性。藍寶石會呈現藍到綠的二色性。只是我們都切的是正面,改變了光向,讓你肉眼看不到綠色。”當記者問那為什么不干脆切成綠色的時候,鄒娟笑著說:“本身是綠色的寶石就有很多啊,如綠松石、祖母綠。藍寶石還是藍色更能顯現出其價值。”
初戀般的如癡如醉
早在1992年,初到深圳的鄒娟就知道了珠寶行業內最資深和最權威的機構FGA——英國寶石協會,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寶石協會。順利通過FGA考試的考生被授予寶石學證書,隨后他們可申請英國寶石協會會員資格。當他們成為英國寶石協會的會員時,他們可以在自己姓名的后面使用FGA稱號。
1994年,鄒娟得知武漢地質大學珠寶學系開設有FGA課程,她立馬就向公司申請要去學習,公司見這個姑娘如此精研自己的專業,也非常支持她去報名考FGA證書。業內人士都知道FGA證書的含金量,英國寶石協會在全球范圍內提供寶石及鉆石學科教育,擁有優秀的教育傳統,從1913年頒發第一個寶石學證書以來一直保持全球最高標準,它培養的寶石鑒定師在全世界受到了普遍的尊敬。能夠拿到FGA證書的人可以當之無愧地被稱為“國際寶石鑒定大師”。
鄒娟說,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FGA還并不像現在這么熱門,她到了武漢地質大學一看,同樣報名來學習的大多是地質專業的從業人員,年輕人少,像她一樣的年輕女性更是鳳毛麟角。這些人大多是被地質勘探和檢測單位派來考證的人,無法懂得鄒娟身上那種年輕女孩對于珠寶的激情。彼時,鄒娟已在珠寶行業從業數年,經過自己手的半寶石和寶石不計其數,本身實踐機會就多,自己又肯專研,所以成績一直適遙領先。“那時我在深圳還住的是公司宿舍,兩三個人合住一間房,所以我每天下了班就留在辦公室看書,常常要看到晚上11點過才回去。有時候一不注意看過了時間,末班公交車都已經收了,就只有走路回家。甚至有一年過春節都沒回成都,留在深圳一個人看書、備考。當時真的是太著迷了。”
就是在這種恍如熱戀的激情驅使下,鄒娟很順利地通過了考試,拿到FGA證書。當年的通過率并不高,大家無不對這個成都妹子刮目相看。
1996年,鄒娟跳槽到深圳的另一家珠寶公司,做珠寶銷售。沒過多久,鄒娟發現自己遇到了瓶頸。在珠寶行業內部,她已經可以做到游刃有余,她有自己的進貨渠道和國外供貨渠道,對寶石鑒定和審美也有自己的一套,唯獨缺少的是營銷理念。“當時的銷售很不成系統,無非是請吃請喝多應酬,我覺得做營銷應該有點方法。我就想,能不能跳出自己的本行,學一點營銷知識之后再作打算。”
殊途同歸,勇于跳出界外
每個人都有惰性和慣性,我們各自擁有各自的心理舒適區,窩于其中,很難做出哪怕一點點改變——當然,這只是大多數人,而好學的鄒娟一向是屬于另外一小部分敢于打破舒適的行動派。2001年,她一路搭便車走川藏線,整整走了15天。朋友問她有何感想時,她居然遺憾地說:“要是我20歲出頭就做了這個事,而不是等到31歲來做,也許我的人生經歷又不一樣了。”
鄒娟明白自己對于珠寶的愛之深,但她的愛是理性之愛,不同于尋常女人一旦產生愛情就再難割舍。她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也知道自己應該朝哪個方向努力。
2004年,34歲的鄒娟毅然離開珠寶行業,進了保險公司,從最基礎開始,學賣保險。“綜合考量之后,我知道,要學到完備的營銷知識,彌補我在營銷和管理方面的欠缺,最好的方法是涉足保險行業。賣保險很能鍛煉人,而且在保險公司才有機會參加很多營銷方面的培訓,這恰好是那一階段的我非常需要的。有人笑我都30多歲了還要從頭開始做職場新人,我笑著回應無論從什么年齡開始都不晚。”
進保險公司,鄒娟從最基本的崗位做起,開始不過是小小的業務員。從業務員鄒娟漸漸升到銷售主任,甚至在子公司擔任兼職講師。2006年,鄒娟還考了理財規劃師。在保險行業,鄒娟一做就是8年,學到了完備的營銷技巧、團隊建設和管理經驗,綜合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雖然自己跳出了珠寶行業,但鄒娟的心從來沒有離開過,她明白珠寶行業才是自己最終的歸屬:8年來,每一次寶石展銷會,鄒娟一個都不落下,客戶和渠道也一直沒有停止維護,行業雜志和書籍更是一直在看。
2011年,鄒娟終于覺得時機成熟,自己的能力、心態和經驗都能夠當得起重任,開始準備重拾老本行。這一次,鄒娟打算自己創業。她已經做好周密的計劃和部署,她知道深圳是全國的珠寶集散中心,但正因為如此,行業競爭也異常激烈,鄒娟想將事業帶回老家成都。作為西部城市,成都比深圳更有發展空間,成都人敢買敢花的消費能力難有匹敵,而且更重要的是,成都女人對于珠寶的愛方興未艾。
在一切準備就緒之后,2012年,鄒娟回成都開起了自己的佳士廷珠寶行,她將珠寶行開在天府廣場附近的寫字樓上,彩寶和鉆石一應俱全。“我最初的構想就是不走大眾市場,不在商場開店,我的店不用大,不用當街,針對35歲以上女性,產品以簡單經典款為主,要用最優惠的價位賣給顧客最好的寶石品質。同等品質的寶石,我們店里的價格可以比商場便宜40%-50%。”
鄒娟的店雖然開在寫字樓上,但卻吸引了眾多回頭客,生意好得大大超乎了她的預想。鄒娟對自己的生意經相當坦誠,從平實的遣詞造句看得出來她是相當踏實、值得信賴的人。創業之初,鄒娟的規劃是3年之內平穩發展,10年之內在成都開2-3個類似的工作室,再在深圳開一個。
“只要你意識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立馬著手規劃,然后按規劃去做,永遠不會嫌遲。”鄒娟這樣總結自己的生活哲學。
鄒娟小講堂
女性的柔韌是最大的力量
我回到成都創業的這段時間,有機會認識了很多優秀的創業女性和企業家,是我回來之前沒有想到的。在西南重鎮成都,還有很多對事業盡責,對家庭也兼顧得很好的女性。她們身上的激情與智慧,深深地感染著我,也讓我對今后的道路充滿信心。感謝身邊所有帶給我積極、正面力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