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專業是機車修理”
鄒愛珍跨界頻繁,她做過服裝設計、護膚品銷售、干雜出口貿易、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化咨詢,中間差點跟朋友合伙開了進口汽車修理廠。幾年前,她又重新做回惦記已久的護膚品行業。不過鄒愛珍最初學的專業,跟她后來從事的行業完全不搭邊。
因為家庭背景的原因,鄒愛珍出生前,她的父母就常年在上海和香港兩地流轉。到鄒愛珍上學時,她也沒有很好的條件完成學業。為了掌握一門求生的技能,她跑去學機車修理。不過“女孩子做這個總歸不好”,鄒愛珍最終沒有在機車修理這個行業待下去。
鄒愛珍的父親是編劇,頗有些傳統文人的傲骨,對子女的教育也相對傳統。父親希望鄒愛珍成長為大家閨秀,知書達理、賢良淑德。然而生活環境和個性使然,最終鄒愛珍偏離了父親的期許。受奶奶影響,鄒愛珍17歲就開始做小生意,她把設計簡單的衣服買回來,繡上花再賣出去。后來鄒愛珍專門去香港地區學習服裝設計,畢業后就開設了自己的服裝公司。她自己設計,雇人打版,把公司做得有聲有色。
然而鄒愛珍的服裝公司并沒有持續太長時間。因為她被更為誘人的護膚品行業吸引。80年代初,鄒愛珍進入老牌護膚品品牌上海霞飛日化,并負責香港地區和海外銷售。“我當時對護膚品一竅不通,對市場也完全不了解。對于該做什么,怎么做,全無概念。不過既然下定決心要做,那我就一定要做好。”鄒愛珍花了兩個月時間,跑遍了香港地區所有的護膚品店,摸清楚市場上的護膚品種類,相應的消費者人群劃分。
哪曾想這個門外漢不單很快銷售業績暴漲,還因為工作中對護膚品的了解,開始在香港地區做自己的護膚品品牌。香港地區寸土寸金,于是90年代初,鄒愛珍投資3800萬人民幣把護膚品工廠設在內地的深圳,“深圳解放東路一號”,鄒愛珍脫口而出當時設廠的地址。如此,她開始早出晚歸,每天往返兩地。
90年代初歐美開始針對歐美人皮膚研發皮膚營養品。鄒愛珍試圖研發一款適合亞洲人膚質,可以有效解決皮膚問題的護膚品。她在1994年整合制藥企業業資源,引進美國技術,結合中國傳統醫學開始研發工作。
但天有不測風云,正當鄒愛珍的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她和先生之間的感情卻出現問題。公司業務的繁忙、家庭生活的瑣碎、夫妻情感的糾葛,把鄒愛珍折磨得心力交瘁。1995年,鄒愛珍帶著心愛的女兒前往加拿大,工作和事業一夜之間成為歷史。
意外叢生的西藏之旅
在加拿大賦閑的日子,鄒愛珍有點閑不住,于是重操舊業做起服裝生意。她租了一個鋪面做服裝定制,還從中國批發服裝到當地銷售。但跟鄒愛珍之前做護膚品的規模相比,加拿大的服裝生意未免太過小打小鬧。
1998年,鄒愛珍再度回到香港地區,想重新尋找門路做點事情。雖然離開只有短短3年時間,但港島給鄒愛珍的感覺已經物是人非,想要再做點什么,也覺得無從下手。短暫逗留后,鄒愛珍和朋友決定驅車前往云南和四川,來一趟自駕游。“那時廣州的朋友正好有一輛新買的日產藍鳥,只跑了2000多公里,她找了單位的兩個年輕司機一路護送我們。”如此,鄒愛珍開始了她充滿意外的旅程。
在云南轉了一圈后,鄒愛珍和朋友在經過金沙江時遇到滑坡,一路驚險不斷。那時道路狀況沒法跟今天比,又逢雨季,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車行至一個不知名的小鎮時,鄒愛珍一行遇上在云南采集蝴蝶標本的法國科考隊。“他們有當地人帶隊,頭天晚上本來答應第二天把我們帶出去,但是第二天我們起來,發現科考隊伍已經離開。他們給賓館前臺留言說,再三思量,決定不帶我們一起,理由是太危險了。”這讓原本緊張的她更加畏懼前方的路。
“那時非常害怕,原路返回幾乎無可能,因為太危險,往前走更是不可知。工作人員告訴我前行兩天可以到達四川九寨溝,我回到房間寫了封遺書交給賓館的工作人員,對他說如果1 0天之內我沒有打電話回來,就把信寄出去。”因為已經是10多年前的舊事,鄒愛珍回憶時很多地名和時間都已經模糊,但類似的細節她記得非常清楚。
原本以為旅程會很快結束,但是在一個岔口,鄒愛珍和朋友選錯了路,一下子把車開進西藏自治區了。
開往拉薩的路途充滿驚險,鄒愛珍有一次在山上攝像險些失足跌落,他們的轎車翻山時也因為路險差點跌落懸崖。但是鄒愛珍說,那一次旅行,她欣賞了這輩子最漂亮的景觀,經歷了最刻骨的危險,更重要的是,她的生活在之前從未像在路上那么純粹。“我突然意識到我這輩子從來都沒為自己活過。我的家教非常傳統,要遇事先想別人,自己永遠排在最后。但是幾次歷險,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人命如螻蟻。那么,為什么不把自己的生活過得更精彩一些呢?”正是那段經歷,讓鄒愛珍暗下決心,一定要活回自己。
成都,中轉站的故事
鄒愛珍一行把轎車從廣州開到拉薩,在當時成了讓人震驚的新聞。因為完成這一路程的人太少了。在拉薩,鄒愛珍結識了很多至今仍然保持聯系的好友。那次旅行之后,鄒愛珍幾乎每年都會進藏。她后來能把l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帶進西藏自治區,都是這次旅行結下的機緣。
而鄒愛珍能夠留在成都,正是因為成都是從香港地區進藏的中轉站。“我第二次在成都中轉時,就特意逛了一下杜甫草堂和市區,當時只有一環路,整個城市并不發達,但是感覺非常舒服,人也非常樸實。路邊隨時可以買到挑著賣的新鮮水果,問路時甚至有人熱心會直接給帶路。我一下子找到了小時候生活在上海弄堂那種熟人社會的感覺。而且成都跟上海還不一樣,上海給人的感覺太商業化,但那時成都的文化底蘊,在市民生活中可以清晰地感覺到。”
作為一個前服裝行業從業者,鄒愛珍逛街時特意逛了一趟草市街。鄒愛珍敏銳的嗅覺告訴自己,在成都做服裝,大有可為。她預判,這是一個可以重新扎根的地方。
從幾次切入新行業或重操舊業的選擇看,鄒愛珍做事有兩個特點,一是有不錯的判斷,二是行動果決。短暫的休整后,鄒愛珍再次來到成都,一邊考察一邊籌備開公司的事。她最終把店面開在紅星路上,自己設計,市場價380-1800元/套不等。到2003年,鄒愛珍的服裝品牌在成都已經有了7家分店。
然而隨著服裝品牌規模擴大,公司員工增加,流程和質量監控局部出現問題,鄒愛珍在朋友的介紹下自學了IS09000認證體系,并在公司實踐。這次成功地自學演練,使她有機會開設專門的關于IS09000認證體系的咨詢公司。2006年,因為個人規劃等原因,鄒愛珍關掉了成都的服裝公司。
從1995年中斷護膚品事業,鄒愛珍對做自己品牌的護膚品,一直心存念想。她和朋友2003年開始研制一款護膚品,前后投資2000萬元人民幣,但是產品一直沒有投入規模化生產。2010年,歐洲美容原液年銷售額達60億歐元。鄒愛珍覺得自己的護膚品牌生產可以啟動了。于是,她的19a終于在2011年正式投入批量生產。
因為日用化妝品線涉及到金額巨大的廣告投入,鄒愛珍先選擇了專業線。據她介紹,目前國內已經有一些醫院和全國連鎖整形美容機構開始使用她的品牌。對于現在的鄒愛珍來說,賺錢已經不那么重要,但她一直想做一款“可傳承”的護膚品。這也是幾年前就開始醞釀“退休”的鄒愛珍至今仍然忙碌的原因。
鄒愛珍小講堂
我只是閑不住
不管做什么事情,我都有一個原則:要么不做,要么做好。人不是因為有了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才有了希望。我可能最初對某個行業毫不了解,但是花足夠的精力去做功課,我還是可以在那個行業做得很好。
此外,我兩次嘗試過把自己留在家里,發現自己并不適應,而且感覺那樣會衰老得更快。我想不管什么時候,我們都應該留在自己的交際圈,那才是保持活力的有效方式。要知道女人不止為家庭而活,還要活出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