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人壽(襄陽)業務主管 張梅
初中畢業的“保險大媽”
張梅,是平安人壽的一位“高齡”業務員。今年56歲,兒子都有了兒子,她經常和同事戲稱自己是個“大媽式”業務員,對于比她小很多的80后90后客戶,性格爽朗的她都會親切的調侃一句:“干兒子,大媽給你講講保險?”
2010年,已經53歲的張梅因為在家中實在太寂寞,自己的個性又開朗幽默,比較受周圍親朋好友的喜歡,她覺得自己不去找點事做實在是有些“屈才”,于是咋咋呼呼的去參加了保險代理人資格考試,雖然考了兩次才通過,她還是很高興地開始了在平安的保險生涯。
因為為人熱情,加上在襄陽又有一定的人脈積累,剛開始幾個月,張梅的業務開展得特別順利,經常受團隊領導的表揚。但是,張梅在知識和文化素養上的缺陷開始慢慢凸顯出來了:她可以很快和目標客戶建立一種親密友好的關系,但講壽險的意義和功用及公司產品時,她的言辭就不那么流暢了,甚至變得磕磕巴巴。這極大的打擊了張梅的自尊心。于是每次見陌生客戶時,她就和學歷、理解能力比自己高的同事去合作,她負責建立關系,打開局面,而陪伴她的同事給客戶講產品,講風險管理和資產配置。
客戶越來越專業了,公司大大小小的培訓張梅恨不能一個不落的參加,她覺得自己學歷有限,再不拼了老命學習肯定要從這個行業脫落的。大大咧咧的她經常自顧自的站在去廁所的走廊上背話術。
中英人壽(荊州)業務經理 汪敏
像研究學術一樣做保險
接受記者采訪時,汪敏比較“敏感”,自我保護意識很強,當她知道記者來意之后,呵呵一笑,打開了防備的心結。
汪敏畢業于武漢工業學院,如今入行已經四年了。說起入行的原因,她回憶道:“記得當時是在聽了國壽的一次產說會后,我覺得保險還不錯,當時想如果現在在這里購買,還不如自己去做,結果考慮了一段時候,碰巧我一個同學在平安做,跟我說了,我就去了。”
在汪敏看來,保險從業人員的自我學習能力很重要。汪敏是工科出身,學起保險來比較吃力,但是她經常買一堆書回家自己研究,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她便記下來,第二天請教前輩。
從業這么久,有一件事最令她難忘。一位客戶給孩子購買教育金后,汪敏給大人贈送了意外險。不久之后,大人帶孩子到公園玩,由于沒站穩木馬就開動了,導致客戶大腿骨折,這一起意外事故,讓客戶獲得了意外醫療的報銷,客戶非常感謝汪敏。因為客戶的信任,所以汪敏很感動,畢竟這件事讓客戶明白了保險是生活中的必需品的道理。
汪敏如今已經成家立業,還有了個可愛的女兒。她說她比較感性,于是在留言中,寫下了這么一句話:“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陪著您和您的保單一起優雅的變老?!?/p>
太平人壽(濟南)高級業務經理 陳小雪
“被坑”后憤然入行
2011年6月,有著碩士學歷的陳小雪在銀行存錢時遭遇了保險公司銀保人員的“坑蒙拐騙”,明明是來存錢的,卻被辦成了期交18000元的保單,等到發現是保險產品而非銀行存款時,自己投入的錢卻不能全部拿回來了,在陳小雪看來自己是“被保險”了?!拜^真”的陳小雪開始系統學習保險知識并參加了保險代理資格證考試,和保險公司打官司,耗時半年終于全額要回自己的首期保費。在這半年里,她逐漸意識到保險知識和保險本身的重要性,索性直接加盟保險公司了。
對于保險從業人員的“誤導”,在陳小雪看來是業務員良心的缺失。而業務員良心的缺失來源于當下的保險營銷代理人體制?,F行的代理人體制下,業務員的生存環境很惡劣,什么保障都沒有,全靠做保單拿傭金提成來生存,人被逼到一定份兒上,違規的動作就出現了。
保險行業的魅力在于可以和很多人打交道,幫助那些不知道怎么買保險的人買到最適合自己的產品。在陳金敏的展業過程中,她甚至給客戶推薦其他公司的產品——只要她認為這款產品是最適合客戶的。
在陳小雪看來,保險從業人員知識面寬,要時時刻刻都知道市場上有哪些產品,而不是公司宣導賣什么產品、說什么產品好就針對不同的客戶只去推這款產品。
在對保險從業人員的教育中,學歷和良心一樣重要,保險是最大誠信化職業,同時對從業人員專業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新華人壽(南通)業務主管 劉云
從公務員到保險業務員
本世紀初,50歲出頭的劉云從政府公務員崗位退居二線,因為自己身邊有大量的親朋好友資源,劉云開始了自己的保險生涯,一干就是近十年,從普通業務員一直做到現在的業務主管。
在劉云看來,培訓是最大的福利。新華人壽對新老業務員的培訓力度和密度都非常強大,而培訓遠比學歷重要。
在劉云周圍,具有本科以上學位的高學歷人才越來越多,但他們大都集中在保險公司的內勤崗而非銷售一線。其中加入銷售一線的表現從整體上來看還是不錯的。因為高學歷人才的理解能力和悟性更強一些,進入狀態可能也更快一些。但已經上升為主管的劉云在招聘人才時,更看重對方是否足夠勤奮,是否能夠吃苦耐勞,還要一定的創造精神,能與時俱進,嘗試新的銷售方式如網銷等。
生命人壽(長沙)業務員
張雪蓮
離開了,卻總在懷念
2011年,90后姑娘張雪蓮畢業于湖南某中醫學院,因為專業冷門,一畢業就失業了。一時慌張的她,病急亂投醫般給許多單位投了簡歷,不料有一天,生命人壽HR打給她來電話,說有意錄用她為營銷員,她在電話里興奮地答應了。
因為沒有工作經驗,張雪蓮剛入行時,一連兩個月沒有單子。后來通過熟人的關系,終于拿到了第一單“生意”。
“我覺得做保險代理人和學歷高低無關,像我主管,50多歲的一位男人,他只有高中文憑,但是大家都很敬佩他,因為他的談吐和修養很好?!睆堁┥徸隽艘荒旰鬆I銷員之后,覺得太辛苦,最終還是辭職了。
張雪蓮說,在單位里,像她一樣辭職的90后不少,“營銷員里70后占的比重比較多”。如今,她已經回到岳陽轄區的鎮上,在一家藥店里做醫師,但她仍然很懷念在長沙做保險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