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當天,平安產險高調推出“脫光險”一上市便吸引眼球無數。
“愛情保險”、“禽流感險”、“防小三險”再到“脫光險”,有網友就直言諷刺,還有保險公司保不了的嗎?
11月11日當天,因為4個數字1,形似四根光滑的棍子,被年輕人戲稱為“光棍節”。就在“光棍節”當天,中國平安產險就在其網站上亮出“明年今日一起脫光”的醒目口號,大打“脫光牌”。據平安產險在網站上的宣傳顯示,“雙十一”0點限量推出“小清新款”、“小奢華款”和“大土豪款”共三款脫光險產品。
最吸引眼球的“大土豪款”脫光險僅在雙十一當天限量發售10份。在次年11月1日至11日結婚,可獲得4999元蜜月游、交友網站會員一年以及單身意外險一份。而“小奢華款”和“小清新款”雙十一當天限量發售100份和1000份,在明年指定時間內喜結良緣,分別可獲500元海景房或50元冰淇淋禮券。此外,也分別還可獲贈交友網站會員服務和單身意外險一份。
早有先河
實際上,平安產險僅僅是在“愛情保險”上大做文章的險企之一。此前,險企大佬們早已在保險市場上大打“愛情牌”。而就在今年“七夕”期間,東吳人壽還曾推出類似“脫光險”的產品,但主險是一款預期收益超5%,保底收益2.5%的理財產品,每份價格為1000元,并附加意外險。即便是這樣,在“天貓”的銷量依舊很搶手,賣出了超過6800份。依據東吳人壽該款保險的條款,戀人們如果在一年內結婚或維持戀愛關系,將可獲得獎金。只是獎金實在很有限,僅有寓意一生一世的13.14元。時至今日,東吳人壽還在淘寶保險頻道在售一款“愛情保險”,標稱讓愛持續升溫不打烊。該保險實際上是款萬能險,截至11月29日已累計售出1900件。
就在“愛情保險”的銷售呈現井噴之勢時,一家外資保險公司業內人士就向本刊記者坦言,“借著“雙十一”,保險公司通過網絡渠道促銷的噱頭,這種產品除了提供基本保險外,還提供網站交友服務,無論是保險公司還是交友網站都是趁此機會攬客、增人氣。”
實際上,除了“愛情保險”此前也有保險公司推出類似“賞月險”等新、奇、特抓眼球的險種,只要中秋當天看不到月亮,保險公司就給予賠付。但對于“脫光險”,不少情侶持猶豫態度。在記者的街頭隨機采訪中,王小姐就表示不會購買“脫光險”。王小姐表示,“一年后的事情變數很大,兩個人在不在一起難以預料,不會盲目跟風”。
不過,也有年輕情侶表示,“這樣的險種新鮮好玩,花錢不多可以嘗試一下”。對此,首都經貿大學保險系教授庹國柱就表示,保險公司借用“雙十一”的概念推行產品,表明保險公司在險種開發上,不再局限于傳統產品,并且更加關注青年需求。庹國柱還認為,“脫光險”、“賞月險”是針對某種風險、某種對象的特定需求出現的,并非所有人都會喜歡,但總有一部分人會在乎,總能順應一些人的選擇。可見,保險炒作已經屢見不鮮。之前的甲流險、禽流感險、“防小三險”、婚姻險都曾掀起一波熱浪。由于這些險種肩負著宣傳險企品牌的使命,保險公司往往樂于把精力放在此類產品的包裝上,而消費者應當按需求來購買此類險種。
每年的“雙十一”保險都是購物狂歡盛典中的一支生力軍。除了短期消費性的保險,另外一些帶有長期投資收益的理財保險更是“雙十一”搶購的熱門之選。
創新不應只是名稱
一家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就透露:“靠傳統保險代理人進行保險銷售的成本較高。根據保險行業的業務員基本管理辦法,企業要向業務員支付的包括首期傭金、續期傭金、業務推動和獎勵等多項費用,在不包括對業務員的短期激勵投入上,人工費用就已經占據保險公司經營成本的近一半。”
高成本壓縮了利潤空間,在業內人士看來,為了降低內部的經營成本,用網絡銷售取代部分人工成本是明智的選擇。
目前,險企在電商平臺中銷售的產品類型尚有限制。在產品的選擇上,險企只能把一些交易溝通簡單,不需要在保險公司、投保人之間進行反復溝通的傳統險種放上來。
一位業內人士就直言險企創新方面的隱憂。該業內人士指出,險企創新不是名稱上的創新,更應是保險內容上的創新。事實上,這兩年,保險公司十分熱衷于推出產品名稱上極具噱頭的保險產品。世面上“愛情保險”、“禽流感險”、“防小三險”、“賞月險”層出不窮。除了賺取眼球外,品牌價值的提升更是不言而喻。
值得肯定的是平安“脫光險”的推出,在網銷渠道上無疑是一次突破和創新;但一位愛情專家的話顯得極具意味,“愛情需要的是保鮮,而不需要保險”。購買此類保險還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