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娟在丈夫的陪同下到醫院來就診。由于是意外懷孕,他們想終止妊娠。醫生建議她做人流手術。夢娟很猶豫:是不是只能做手術呢?可以做藥物流產嗎?手術和藥物流產到底哪個更好呢?
很多想終止妊娠的婦女,都面臨著與夢娟同樣的問題:選用藥物流產還是手術流產?
手術流產的利與弊
目前,我國對妊娠10周之內的手術流產都是采用負壓吸宮術,就是將胚胎組織吸出終止妊娠。而妊娠大于或等于10周的,則用鉗刮術終止妊娠,國內一般鉗刮術的范圍限在14周之內。負壓吸宮法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人工流產法。它有安全、經濟、操作簡便、出血少、手術時間短、成功率高、效果好等特點。不過,負壓吸宮法常存在以下風險:
1.月經失調:少數婦女在人流術后出現月經不規則,經期延長,不能恢復每月一次的排卵功能,可引起不孕。
2.感染:以急性子宮內膜炎居多,也發生輸卵管炎、盆腔結締組織炎和腹膜炎。一旦患了輸卵管炎,輸卵管黏膜受損、管腔變窄,甚至管腔堵塞,便可因此喪失生育能力或發生宮外孕。
3.宮頸或宮腔粘連:做人工流產術時因吸宮負壓過高、吸宮時間過長,宮腔受到過度撓刮,手術器械反復進出宮口等引起宮頸管及宮腔內膜損傷,發生宮頸或宮腔粘連,表現為人流術后閉經或月經過少,周期性下腹痛,從而繼發不孕。
4.子宮內膜異位癥:人流術時吸宮負壓突然降低,使蛻膜碎片隨宮腔血水倒流入盆腔,并種植發展成子宮內膜異位癥,表現為繼發性痛經進行性加重,形成不孕。
5.再次妊娠隱患多:再次妊娠后因蛻膜發育不良,可發生胎盤粘連、植入、前置等異常,因此而發生產前產后出血、早產、死胎、死產、產后感染等機會均明顯高于無人流史的孕婦。此外,Rh陰性血型婦女初孕人流后再次妊娠時,因母子Rh血型不合造成流產、死胎、新生兒溶血而死亡。
一般來說,越早行手術流產,發生出血就越少,痛苦也就越小。但是,如果在停經42天以內行負壓吸宮術,由于孕卵小而宮腔相對較大,容易發生漏吸而造成繼續妊娠。
藥物流產的利與弊
藥物流產主要適用于確診為正常宮內妊娠。目前最常用的藥物是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
藥物流產的優點是損傷小,能減輕婦女對手術的恐懼心理和痛苦,但它完全流產率只有90%~95%。一般來說,停經天數越短則妊娠時間越短,胚囊越小,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越低,成功率就越高。不過,藥物流產時間較長,流產后出血較多,并有潛在大出血的危險。因此,目前藥物流產還不能代替手術人工流產,在不全流產或者藥物流產失敗的時候,還得依靠手術流產。同時在選用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并非所有女性都適合,懷孕婦女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慎用或禁用:
(1)年齡大于40歲者、有過敏體質者、輕度貧血者、帶器妊娠者。
( 2 )吸煙或嗜酒者。
(3)長期服用下列藥物:利福平、異煙肼、抗癲癇藥、抗憂郁藥、西米替丁、前列腺素合成抑制藥(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巴比妥類藥物等;處于急性疾病期。
(4)有使用前列腺素藥物禁忌證者,如:青光眼、哮喘、心血管疾患、血栓和胃腸功能紊亂等;過敏體質者、嚴重貧血者、異位妊娠或異位妊娠可疑者。
2.不宜忽視的細節:
(1)用藥前必須做B超檢查,了解胚囊大小、位置,以幫助確定是否適合做藥物流產,同時要嚴格按醫囑服藥。
(2)一般應用藥物流產后,約2~3天,子宮腔內的胚囊即可排出,此時陰道出血較多,可有頭暈、惡心、嘔吐、乏力、腹痛等反應,而子宮中的脫膜組織往往在2周左右才能慢慢排出,隨后出血停止,這稱為完全流產,故規定孕婦在藥物流產后15天去醫院復查。
不少婦女尤其是未婚婦女,往往存在一種錯誤認識,以為藥物流產就宛如月經來潮一般,不會影響健康,以致不重視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一旦發現懷孕便要求藥物流產,有的一年內做兩三次,無形中損害了健康。
總之,藥物流產和手術流產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選擇。如果早孕婦女停經時間在49天之內,身體一向健康,無藥物過敏病史,膽子較小,情緒緊張的,可選擇藥物流產。反之,停經時間超過49天,又合并某些疾病,情緒較穩定的早孕者,可選擇手術流產。
(山東萊陽中心醫院 宋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