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的情感控制不僅影響自己的行為,而且直接影響學生的心境和教學效果。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教師必須遵守正確的情感原則開展教學課堂教學實踐。
【關鍵詞】課堂教學 情感 實踐 1引言
長期以來,我國中小學教育以傳授系統知識,發展理性能力為手段,把培養高技術、高智能高效率的人才以及為學生的未來生活做準備作為教育目的,其教育過程重理性知識的傳授而輕情感感染力、情感表達能力的培養與發展。在這種偏智主義教育觀的指導下,教師只要具備向學生灌輸現成的科學文化知識的技能、技巧就是合格的教師。在這種教育觀的支配下,教師培養的學生認知和情感失衡,造成了學生的“情感饑餓”,即缺乏情感生活的技術性動物,他們有可能成為知識能力上的巨人,但卻是情感、精神上的“低能兒”。
2一名優秀教師應該具有的情感品質
影響數學課堂的因素很多,情感是不能忽視的一個!
現代課程觀認為,教師也是一門重要的課程。教師自我管理中的情緒自理和情感控制,不僅直接影響教學過程及師生雙邊活動,也間接影響學生的心理狀態和情感體驗。新課程根據現代人的培養目標以及現代教育教學理論所提出的三維達成度中,情感體驗被認為是高層次目標。學生情感體驗主要源于兩個方面:一是教材或知識體系中隱含的情感因素和信息的提取。二是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情緒管理和情感控制的有效度。教師的情感控制是指教育過程中,教師自然地控制、支配和遷移自己的情感,消除不良或不健康的情緒的自我管理行為,它是教師最基本的職業修養。從微觀層面來看,課堂教學既是傳授知識的過程,也是師生雙方感情交流的過程。教師的情感控制不僅影響自己的行為,而且直接影響學生的心境和教學效果。
和很多學生交流,問及學生判斷教師是否優秀的首要標準是什么?他們認為是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感覺喜歡,然后才是教師的才華。無疑,情感是課堂教學的潛在變量,對課堂教學的效益起著間接卻重要而微妙的作用。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教師又當以什么情感原則應對呢?
(一)注意:表現出積極的觀察,關注學生的情感和身體舒適,關注并對學生的校外生活感興趣,創造相互支持的溫馨的課堂氛圍。
(二)平等和尊重:在個別范圍內對學生的錯誤行為作出恰當色處理,防止某個學生失去同齡人尊重的環境出現,平等對待每個學生,為每個學生創造平等環境,尊重每個學生。
(三)與學生交流:在保持職業身份的同時保持友好的人際態度,肯定學生的言論價值,以輕松娛樂的方式交往,能在適當的時候發揮幽默感。
(四)熱情:從教學內容中感到樂趣,在教學過程中體會歡樂。
(五)熱愛教學:對生活和教學抱有積極的態度,對學生表現承擔責任。
我們知道,交流總是在交往中產生、按照建構主義的教學觀,數學課堂教學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積極的開展數學知識的建構活動的過程。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探索與緊張的課時永遠是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因此在課堂上,不管是在以學生主動建構為主的活動中,還是在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形式下,用交流來改變態度很多事在細節的處理上折射出來的。
3優化數學課堂教學的教師情感實踐
(一)以誠為本,用誠意正心熏陶課堂
研究表明,熱情友好和理解是教師品質中與學生態度最為相關的。也就是說,熱情而友好的教師一般是會讓學生喜歡的。著名教育家柯林斯曾經把這種熱情加以了細化,認為熱情可以分解為“快捷,有效,富有激情的傳遞。目光生動,演示性手勢,描述性詞匯,容易接受學生的想法和疑問。”不管怎樣內化這種激情,首先在于對學生的熱愛和尊重,讓學生感受教師是發自內心希望自己獲得進步獲得發展的人,而不是僅僅只是職業工作的需要。一些學生期中獲期末考試得了不到30分,我仔細看了他們的試卷,發現得分多是選擇題和判斷題,除了課外的交流,在課堂教學和練習時,總是留意他們有沒有做,做了什么,怎樣做的,提問時讓他們回答簡單的問題。在他們得到正確答案時,適時加以肯定褒獎,盡量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體會到成功,這無疑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大有裨益的。
(二)賞罰分明,用正義原則規范課堂
加涅在《學習的條件和教學論》中認為,強化依存原理是學生態度形成中最為有效的方法。在課堂教學中的賞和罰通常不是通過物質來體現的,而是通過老師的言語和行為來體現的。學生做的好,聽的認真,思維活躍,那么教師就不要吝嗇自己的的微笑和贊揚,去發自內心的褒獎孩子們吧。
我們經常發現,在學生寫給教師的留言中,絕大多數的學生提到不會忘記一位上課時總是面帶微笑的老師,而不是毫無人格魅力慵懶消極的教師。學生做的不好,那么就該堅定地給予處罰,但是不可傷了學生的自尊。在我的教學課堂上曾經發生這樣一幕:兩位學生在上課時突然笑出聲來然后立即掩住嘴巴,教室里立刻變得安靜。我們可以斷言孩子們肯定沒有在認真思考問題,而掩嘴吧的動作反應他們并不是故意要擾亂課堂秩序,其他學生都在等待教師的反應。這便是一個情感教育的絕好時機,關鍵在于教師如何處理這一突發事件。我說,先哲已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兩位同學上數學課這么開心,我想他們的數學肯定會學的非常好。學生都笑了,而這兩位學生從此也沒有在犯。我想,教學永遠不是一成不變的,不能徹底量化,因為教育的一半是史藝術!
(三)以身為范,用熱情洋溢感染課堂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教師,這是很多教師的座右銘,這似乎與嚴格嚴謹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沖突。學生的喜好與他們當時所處的環境、判斷能力、年齡心理特征都有很大的關系,因此不可避免地會有短時性和局限性。學習要付出心腦努力,啟發內部認知結構的改變,畢竟與娛樂比較,顯然后者更輕松愉快,而教師更應該堅定地傳遞快樂學習的理念。我們不禁要問,教師自己感受到了學習教學數學的樂趣嗎?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有激情嗎?這些問題都是我們應該重點思考的。談到數學教學中的情感問題,容易表現為當事者對教學的一種態度,因為情感是難以用操作性的程序來一步一步規定的,情感需要教師用心體會和思考以及創新實踐。
4結束語
當前我國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正在進行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改革深入到教育觀念的轉變、教師素質的提高、課程的調整、教學的改善等,筆者認為改革的成敗關鍵在于教師,說到底教師的素質是制約教育改革的“瓶頸”,特別是教師的情感素質在以前有所忽視,所以我們應切實把教師的情感素質作為教師的素質之一,在中小學教師教育中重視教師情感素質的提高。【參考文獻】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