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天性都是好玩、愛動的,快樂的感受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在課堂上,我們發(fā)現(xiàn),當學生喜歡某種活動時,他們便會全情投入,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就必須為孩子創(chuàng)設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濃厚的學習興趣,以興趣促進學生樂學思品,達到學習的自動化,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就是所謂的課堂“快樂”教學法。
翻一翻有關教學研討的資料,你會發(fā)現(xiàn)“快樂”教學已經(jīng)成為當代教育界正深入探討的最熱門課題。近年來,也有豐碩的研究成果見諸報刊。現(xiàn)在我也就自己在新課程實施中所積累的點滴教學經(jīng)驗,來談談初中思想品德課中“快樂”教學的一些不成熟想法。
1思品課進行快樂教學的必要性
我認為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引入“快樂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思想品德課一直被認為是一門講大道理、講空話、為政治需要而進行宣傳教育的一門課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也往往是對學生宣傳“假大空”的套話,進行機械式地灌輸。這種教育只會引起學生的反感,教育效果收效甚微,人人對政治課望而生畏、昏昏欲睡。甚至政治教師也被冠上了孔老夫子的頭銜,一度成為迂腐、守舊、頑固的代名詞。學生期待風趣有學問的老師走進政治課堂,也期望政治課不再只是一首讓人昏昏欲睡的催眠曲。
2快樂教學的方法
據(jù)筆者了解快樂教學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快樂教學”氣氛;第二,搜集充分的“快樂”素材;第三,創(chuàng)設“快樂”的教學情景;第四,借助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刺激學生的“快樂”神經(jīng);第五,給予激勵性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增強學習的濃厚興趣。
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快樂教學”氣氛是很重要,但并不適合所有的學校、所有的班級、所有的學生。因為初中學生的自覺性不是太好,如果一味地在課堂上強調(diào)民主、平等、和諧,那么有的學生會不懼怕教師,對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可以置之不理。既然可以對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可以置之不理,那么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對教學還有什么意義呢?
雖然”快樂教學”離不開“快樂”的素材,要求教師在平時搜集“快樂”的素材時注意多多積累。比如,細心留意身邊或社會中的一些活生生的案例;多看一些書籍、雜志和報紙;上網(wǎng)瀏覽查閱有關資料;電視、廣播等媒體上的獲知,等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素材都有利于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的,我們搜集到的每一個素材都要思想品德課課堂內(nèi)容相關才行,這樣我們在教學時才能達到教學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快樂教學”以快樂為載體來達到學習知識的目的,“快樂”只是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而不是為了“快樂”而“快樂”。有些老師不注意對“快樂”素材的適用性把握,全憑心血來潮,不管對本課有關還是無關,想到什么有趣都講。結果學生是樂了個前府后仰,但卻感覺與本課知識無任何關系,有點不知所謂。這樣的“快樂”只會被證明是一種嘩眾取寵而無聊的舉止。
新課標指出:教師的任務就是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誘導學生投入到豐富多彩、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去,并以其親身生活實踐為基礎,從中體驗并獲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學生在情感、能力、知識等方面獲得全面發(fā)展。但是,作為一名教師在從事教學過程中,對新課標的理解要有靈活性,并不是每堂課都要按照新課標來做,只要是對教學有利的事情都可以做。特別要注意的是“快樂”后的引導,防止學生樂不思學。有時候,“快樂”的案例是舉了,但老師沒有加以恰當引導和延伸,結果學生樂不思學,沒能及時把“快樂”轉(zhuǎn)化為學習的動機。
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為我們的教學增添了亮麗的色彩,它能做到圖文并茂,影音具全,給予學生極大的感覺刺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學效果。同樣,我們也可以借助這種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進行”快樂教學”。但是,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并不是都管用的,它也有局限性,因為我們不能迷信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更不能將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完全拋棄,一定吸取傳統(tǒng)教學手段中的精華,與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結合,才能實現(xiàn)教學效果,將“快樂教學”得到發(fā)揚光大。
對學生給予激勵性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增強學習的濃厚興趣。這樣的觀點并沒有錯誤,因為,創(chuàng)新意識潛藏于每個學生的頭腦中,教師要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尊重和保護每一個學生的獨創(chuàng)精神。但是,有的教師認為,人人都希望被別人賞識,所以在教學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見解,老也要給予充分地肯定,讓每一個學生都體驗成功的“快樂”,覺得自己有能力,能勝任,有獨創(chuàng)性。教師對學生學習結果的這種“快樂”的激勵性的評價,可以使學生從中看到自己的創(chuàng)造天賦,從而使學習興趣得到加強,激起更進一步深入學習的強烈愿望。這樣的觀點有失偏頗,一味的表揚會使學生驕傲,從而使學生迷失了自我,這樣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所以,適當?shù)呐u也是必要的。
3“快樂”教學要求政治教師具備的條件條件
3.1要求政治教師具備較強的課堂教學管理能力。
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導者,一堂課的教學質(zhì)量如何,完全取決于課任教師的課堂管理能力。最好的劇本假如沒有遇到一個好的導演等于白搭。教師就好比導演,一堂課準備的最充分,環(huán)節(jié)設計的多完美,如果沒有一個較強課堂管理能力的老師來把握同樣也不會好到哪里去的。我們都有過類似體會,本以為準備十分充分的一堂課上下來卻發(fā)現(xiàn)根本無法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那是因為我們老師在課堂教學管理中無法正確引導好課堂中“快樂”的氣氛,導致“快樂”演變成混亂,無法把持。結果,每個人都“快樂”著自己的“快樂”,課堂基本思路沒有按照我們預先設計的思路走,出現(xiàn)教學失控。所以,進行快樂教學還必須要求政治教師具備較強的課堂教學管理能力,能夠輕松駕馭課堂這架“快樂”馬車,不然“快樂”不但沒有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相反成了教學活動的混亂制造者。如果是這樣,還不如不要所謂的“快樂”教學。
3.2要求教師課前必須充分備課、充分預測、充分研究、充分準備知識。
這是因為快樂教學法要挖掘教材中“快樂教學”的突破口,要重視教材中“快樂教學”的語言材料,選擇的教學方法要體現(xiàn)出“三多”、“三鼓勵”、“三統(tǒng)一”和“三達到”,即:“三多”為多啟發(fā),多引導,多訓練;“三點”為知識基本點要明,重點要清,難點要拔;“三鼓勵”為鼓勵學生提問,鼓勵學生辯論,鼓勵學生有主見; “三統(tǒng)一”為教與學的統(tǒng)一,課內(nèi)與課外的統(tǒng)一,全面發(fā)展與個性培養(yǎng)的統(tǒng)一;“三達到”為達到要學,達到會學,達到創(chuàng)造地學。
3.3要求教師富有個人魅力,比如知識的淵博、富有感染力、親和力,和較強的責任心。
“快樂”教學法是對那些傳統(tǒng)的、按部就班的、無所用心的教師是極大挑戰(zhàn)和否定,只有高素質(zhì)的、全副身心投入到教學中的、知識和技能全面的教師才有資格、才有能力采用這種教學方法,勝任這種教學工作。
總之,挖掘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快樂”因素,讓學生在樂中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實踐證明幽默風趣的老師很容易得到學生的認可和尊重;而充滿歡聲和笑語的課堂更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和保護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師能在樂中教,生能在樂中學,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