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創新是素質教育的核心。當前,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在創新性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牢固地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主體,以學生能力發展為重點的教育質量觀,以完善學生人格為目標的教育價值觀。教師應充分地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把學生看作發展中的人,可發展的人,人人都有創造的潛能;學生要創造性地學數學,數學教學中就要充滿創新的活力;于是,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意識到創新課堂教學方法。
【關鍵詞】創新培養 目標 意識 課題 1營造自主學習氛圍,提供創新機會
1.1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愉悅、寬松的情緒,對認知具有組織作用。
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迸發出創新的火花。一個和諧、寬松的教學環境,關鍵在教師的創設。首先教師要將愛心撒播在學生中間,要以和藹可親的態度對待學生,以溫和親切的語言感染學生,以優美的語言調動學生的情感。其次,要激發學生創新的動機。
1.2挖掘智力因素,培養創新精神
教師在數學教學中不僅僅要抓好基礎知識的落實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還應挖掘教材中內在的智力因素,著眼于學生素質能力的提升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要告訴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多樣的,遇到問題要多問幾個為什么,問題解決的途徑能否有更簡便、更快捷、更方便的,答案是不是唯一的等。
1.3適時進行鼓勵,提高創新意識
任何一個學生,不管是優秀生,還是學困生,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知識的發現者、思想的探索者和事業的成功者。在小學生的精神世界里,渴望成功的欲望和需求特別強烈。
2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
2.1教育工作的最大特點在于它的工作對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動著的個體,師生關系是教育活動中的基本關系,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用商量的口氣與學生進行交談,如;“誰想說說……”“誰愿意說說……”等等。
2.2重視情感的感染與激勵。教師的感染力就是以自己的個性去影響學生時所表現出的情緒力量。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既要以自己的專業知識、教學方法、教學技能去影響學生,同時又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響學生,使學生成為教學過程中最積極最活躍的主體。
2.3改進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通過教具、學具以及多媒體等電教手段;開展數學游戲或競賽;讓學生走出課堂,聯系學校、家庭和社會進行學習;低年級還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編插童話故事等來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
3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基本策略
3.1鼓勵質疑問難、敢于提出問題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起點。創新意識的培養要從問問題開始、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大膽質疑。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多問幾個為什么,盡管有些一問題已經超出本節課的內容,但這些學生比起不提任何問題的學生更具有潛力。
3.2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教學的再創造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主要途徑和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去積極地動手、動腦,使學生具有足夠的創造空間。
3.3讓想象張開翅膀,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特殊法寶。“創新”就要建構眼前不存在(或對創新者來說是不存在的)事物的設想,這需要想象。想象是形象思維的重要方式,創新活動需要創造性形象思維能力,它是人們在原有知識基礎上對記憶中的表象,經過重新組織加工而創造了的新形象、新概念的思維活動。從而體會分數的抽象性,并且對于將來學習“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分數應用題有了一個感性的基礎。
3.4發散思維的訓練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主要形式。發散思維是指一種沿著各種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思考從各個不同方面尋求多種答案的思維方式。在尋求多種答案的過程中,往往會表現出思維的創造成分。例如,一位教師在進行分數百分數應用題復習課的教學時,結合本班人數出示了這樣一個題目:男生人數比女生人數多25%,女生人數比男生人數少百分之幾?教師啟發學生利用多種方法來解答這道題,學生最后得到了三種不同的方法。從這三種不同的解法來看,學生分析問題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解題策略也就不同。
3.5善于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和自己的生活經驗解決實際問題,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主要目的。結合平時的作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創造性地學習,自己發現問題、挖掘問題、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教師適當設計一些開放性的練習。
4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策略分析
4.1強化思維訓練思維能力是人最重要的能力,教學也多數足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4.2培養學生探索和創新意識
總之,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就需要教師進行教學的改革和探索,營造創新的氛圍,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勇于質疑、敢于創新。長期下去,學生的創新素質一定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