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心理輔導室建設關系到學生身心健康與學校的和諧發展,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學生心理問題、逐漸增多,建立和規范學校心理輔導室顯得尤為必要和重要,學校要明確心理輔導室的作用,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對個別學生提供心理咨詢、指導和服務。重視創設良好的學校心理輔導室環境,選擇素質較高的教師擔任心理輔導室的教師,對心理輔導教師做好培訓工作。從而促進心理輔導室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小學 心理輔導室 作用 環境 建設學校心理咨詢室是為學生提供心理服務的固定場所,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也是學校辦學條件標準中的一項重要指標。現就建設小學心理輔導室的想法和大家商榷。
1心理輔導室的作用
學校心理輔導室是面向學生、教師和家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心理咨詢、指導和服務的場所。心理輔導室必須堅持學生自愿的原則,面向全校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對個別學生提供心理咨詢、指導和服務。具體來說,具有以下服務功能:
(一)通過各種途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增進學生對心理健康的了解,營造濃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
(二)開展面向學生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指導學生自助,促進學生良好心理素質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針對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積極開展學生成長關鍵期和關鍵點的指導工作,如入學適應性調節、考前減壓和升學指導等活動,幫助學生充分認識自己的個性能力特點,以利學生做好合適的選擇。
(四)為有特殊需要或心理問題傾向的學生設計心理健康處方,建立心理檔案,并積極創造條件,逐步科學化、規范化地建立全校學生的心理資料檔案。向學校提供學生心理健康信息,提出工作意見與建議。
(五)對有心理問題傾向的學生進行個別心理輔導,幫助他們解除心理困擾;發現和鑒別具有較為嚴重和心理問題的學生,向家長或監護人提出反饋意見,建議將其轉介到有關專業心理咨詢和治療機構進行進一步矯治。
(六)開展對班主任、學科教師和學校教職員工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簡單操作技能的培訓,幫助教職員工掌握心理保健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方法。
(七)向家長提供有關親子關系和家庭教育的咨詢,指導家長正確認識孩子的心理特點、成長規律和教育策略。
2心理輔導室環境的創設
學校心理輔導室需要營造一種以人為本、充滿人情味,充滿人性的理解、尊重和關懷的環境氛圍。為了使心理輔導對學生健康成長起到很好的效果,學校心理咨詢(輔導)室最好設里外兩間,總體面積在40平方米以上,里間作為輔導室,外間作為接待室和一般性來訪用。如果沒有條件也可屏風隔開,通風采光效果較好,冬要保暖,夏要涼爽,心理輔導室要給人以明朗、愉快的感覺。
咨詢室的布置要體現以下四點:
首先讓受心理輔導的學生有溫馨的感覺。
要做到舒適、溫馨、保密、安全。為了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在輔導室內盡量放置一些棉織品的玩具,以色調柔和為基準,不要太鮮艷,也不用一些黑色、咖啡色等深色系列。在茶幾上擺些小零食,比如糖果,糖果不要一種品種,最好是雜色,可以讓學生具有選技性,這其中蘊涵著對學生的尊重和關懷。茶葉和一次性茶杯是必須的,讓來訪者和被輔導學生在這里有一定的物質關懷,對建立相互信任的輔導關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屋內墻面的布置也要以淺色調為主,如白色或淡藍色的墻壁,淡綠色的窗簾,可選擇合適的學生書畫作品懸掛在墻上,還可以在窗臺等空曠的地方放一些盆栽、花瓶、工藝品、古玩等,因為這些美麗的室內設計具有高雅、親切、宜人的性格,會給空間環境升格定調,可以改善環境氣氛,增加美的因素,賦予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遐想空間,對人的神經產生一種良性刺激,使人皮膚降溫、呼吸均勻、精神放松;還可以在醒目的位置寫有“心靈的安慰會讓你感到春天般的溫暖”等溫馨話語。
其次、加強宣傳。
心理輔導室對于首次來接受輔導的學生來說還很陌生,教師可以在墻上掛有“心理輔導人員工作守則”、“什么是心理健康”、“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等宣傳材料,加深對心理輔導室的了解。
第三、輔導室要保持寧靜。
輔導室的整體氛圍要寧靜,不應布置分散注意力的物件。因為嘈雜聲會影響學生乃至輔導室教師的情緒,會影響輔導的過程。由于心理輔導側重于解決學生的心理困擾,鑒別學生常見的心理障礙,并對特殊學生(學習困難生、情緒困擾學生、行為問題學生、家庭環境負面影響較重的學生等)進行輔導,所以心理輔導室房內的裝修應盡可能簡潔。要讓來訪者或被輔導者感到被重視、被接納,并且安全、輕松、舒適、親切,有助于良好輔導關系的建立。
第四、設備的配置。
計算機、打印機、電視機、攝像機、收錄機、小型情緒調節器械、心理圖書資料、常用心理測量工具和統計軟件、資料柜、咨詢信箱、電話、日常用品等。第五、資料配備。
學校心理輔導室的書籍配備應考慮教師、學生、家長三個層面,而學生層面是最關鍵的,他們是我們的服務對象。書架上擺放一些內容健康且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書籍、報紙和雜志,包括介紹少年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心理健康知識等方面內容的專業書刊。一方面,學生通過閱讀可以了解和豐富有關心理發展與心理健康的知識;另一方面,閱讀可以減少學生在輔導室產生的煩躁心理。同時,學校的老師也可以來此閱讀一些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書籍,加深對學生的了解,有利于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3名稱與地點的選擇
學校心理輔導室它的服務對象是學生,它輔導的是心理有困擾的小學生,因此輔導室的名稱應親切、生動、貼近學生心理,能夠易于接受的名稱。如心情吧、心語室、心理聊天室、知心小屋、談心室等。還可以征求廣大師生和家庭的意見,為心理輔導室起個漂亮親切的名字,學生的參與會很快拉近學生與輔導室的距離,使心理輔導室成為“學生之家”。
一提到心理輔導,學生普遍就會認為某某某學生有“病”了。這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和普及有很大的關系。一些學校把心理咨詢輔導室設在學校偏僻的、頂層的角落,利用率并不高。學校的心理輔導室應本著安靜和方便的原則,盡量設在遠離教學區和辦公區而靠近圖書室、閱覽室的地方,這樣會形成一種很好的文化氛圍,又不至于吵鬧,有助于學生調適自己的心態。
4人員組成
學校心理輔導室應至少有1名受過系統培訓的專職或兼職心理教師,輔導室人員還可以包括具有一定心理學知識和技能的班主任或學科教師,以及熱心于此項工作的其它教師、校外人員和學生志愿者。心理輔導教師要熱愛心理健康事業,責任心強;對待學生真誠,嚴格為學生保守秘密和隱私,給學生一種親和力和信任感;不計較個人報酬,能犧牲個人時間為學生提供服務。還要具備較全面的專業知識,特別是心理學、教育學知識,并且不斷學習相關理論知識。要有每銳的觀察力、良好的記憶力、豐富的想象力以及創造性思維和應變能力。心理輔導教師要按輔導要求做好情況記錄,建立心理輔導檔案、個案記錄,對輔導學生的記錄要體現保密性,檔案管理要規范。
小學心理輔導室建設工作是學校德育重點工作之一,它任重面道遠,為推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每個學校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逐步建立和規范學校的心理輔導室,加大對心理輔導老師的培訓力度,切實發揮心理輔導室的育人功能。【參考文獻】
[1]鄭日昌,陳永勝,學校心理咨詢。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06
[2]高選陽。家長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