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交學者》近日文章:舊金山的墜機事件發生后,中國外交部領事司和駐舊金山領館立即展開行動,啟動24小時應急服務。正如這種努力所顯示的,中國外長王毅已將領事保護工作放在更優先的位置。他表示要通過外交努力,為中國游客提供更安全的旅途,為中國留學生爭取更好的教育,為中國商人營造更友善的興業環境,為中國在海外的勞動者創造更好的條件,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中國夢”。
然而,中國實現這些目標的能力顯然有限。中國有2萬家企業遍布全球,每年有8000多萬人次出境旅游。但中國外交部在北京僅有約140名從事領事服務的外交官,約600名此類人員分布在250多個駐外使領館和其他海外機構(原文如此)。相關負責人表示,最近幾年,領事司每年要處理約3萬起事件,從事領事保護服務的外交官每年平均處理40多起。隨著中國公民在海外面臨越來越多的不安全,這一數字還在迅速增長。
由于中國新一屆政府表示不會增加公務員數量,這些外交官承受的壓力可能與日俱增。領事保護機構的凌亂狀態令形勢進一步嚴峻。例如,在海外遭遇危機的中國公民被告知立刻向使館尋求幫助。但許多人嘗試后卻發現,若事情發生在非辦公時間,就無人接聽電話。
為改善狀況,一些措施已采取。例如,2011年中國外交部開始通過其網站發布安全信息,還嘗試以更具創新性的方式與公民聯絡,如微博等。它還與中國電信運營商簽署協議,確保中國公民一到達海外就能收到含有基本安全信息的短信(內容包括與中國領館和當地警方的聯系方式等)。
盡管已采取這些措施,普通中國游客仍有可能體會不到太多切實改善。例如,雖然中國已有6億網民,但許多人仍不上網。再者,國外上網費用往往超出中國人的經濟承受力。還有是,中國公民的旅游目的地國家本身就限制上網。因此,一旦發生危機,網絡舉措的作用就會受限。毫無疑問,中國的領事服務正比以往面臨更大的挑戰。解決方案能否盡快出臺仍是個未解難題。
(環球網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