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虹膜炎 肺結核 發現
本文通過對以虹膜炎為主要表現的肺結核的闡述,敘述了不典型肺結核的表現,報告如下。
病歷資料
病例1,男,25歲,農民。因眼痛﹑流淚7天,偶有咳嗽咳痰,去當地醫院眼科就診,查體見:睫狀體充血,虹膜充血,見koeppe結節,診斷為虹膜炎。給予應用眼藥水及口服藥物治療,并建議來我醫院結核科就診,排除肺結核而來診。體格檢查:T 36.3℃,意識清楚,精神好,五官端正,頸軟,胸廓對稱,雙肺觸叩診無異常,雙肺呼吸音粗,無干濕啰音,無胸膜磨擦音。心率68次/分,心律整齊,心音有力,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雜音。腹平坦,腹軟,無包塊及壓痛,肝脾未觸及腫大,腎區無叩擊痛,腸鳴音4~6次/分。胸部正側位片:雙肺紋理重,雙上肺見斑片狀陰影。肺CT:雙肺上葉尖后段見斑片狀片狀陰影,邊緣不清楚,密度不均勻。血常規:WBC 6.3×109/L,N 0.69,L 0.31,Hb 123g/L,BPC 254×109/L。痰涂片查抗酸桿菌(++),PPD皮試(++++)。結核抗體陽性。肝功能正常,腎功能正常。診斷為肺結核。給予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肌苷等藥物治療1個月后復查痰菌陰性,肺CT檢查見病灶較前吸收好轉。治療12個月后治愈停藥。隨訪3年未再復發。
病例2,女,20歲,農民。因眼痛5天去當地醫院眼科就診,診斷為虹膜炎。胸部透視見右上肺片影,為明確診斷來院就診,患者無咳嗽咳痰、無咯血、無發熱、無胸悶胸痛、無夜間盜汗,無乏力。體格檢查:T 36.1℃,意識清,精神好,五官端正,頸軟,胸廓正常,雙肺觸診無差別,叩診清音,雙肺呼吸音清,無干濕啰音和胸膜摩擦音。心率72次/分,律整齊,心音有力且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雜音。腹軟,肝脾無腫大,腎區無叩擊痛,腸鳴音正常。血常規:WBC 7.2×109/L,N 0.67,L 0.33,Hb 136g/L,BPC 208×109/L。PPD皮膚試驗(++++)。痰涂片查抗酸桿菌陰性,結核抗體陽性,肝功能正常,腎功能正常。肺CT:右上肺尖后段斑片狀陰影,密度不均,邊緣不清楚。診斷為肺結核。給予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肌苷等藥物治療1個月,復查肺CT見病灶較前次吸收好轉。治療1年治愈停藥。隨訪3年未再復發。
討 論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支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1]。近幾年肺結核病疫情有所上升,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也同樣是世界上的結核病大國。1993年WHO發布了《全球結核病緊急狀態宣言》,告誡各國政府和人民結核病仍是全球感染與傳染病的第一“殺手”,是一個被嚴重忽視的人類健康危機,“呼吁采取迅速行動與結核病危機進行斗爭”。肺結核患者的治療,自從應用WHO推薦應用的短程督導化療以來,肺結核患者的治愈率明顯提高[2]。因此肺結核患者的發現尤為重要,典型的肺結核患者表現:咳嗽、咳痰、咯血、胸悶、胸痛、午后發熱、夜間盜汗、乏力、體重減輕,有的患者有關節痛、關節炎,有的患者有骨髓抑制或類白血病反應,有的患者有皮膚損害,有的患者常被一些疾病掩蓋,有的患者甚至什么感覺也沒有,在上學或者當兵查體時發現有肺結核。因此,加強對肺結核病的認識,加強對臨床醫學知識的學習,擴大知識面,拓寬診斷思路,從而提高診療水平,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參考文獻
1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
2 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