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20.4
摘 要 目的:監測藥品不良反應,為臨床用藥提供安全信息。方法:對45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進行分析評價。結果:45例報告中中藥制劑和抗菌藥居首位。結論:加強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促進合理用藥。
關鍵詞 藥品不良反應 分析 合理用藥
藥品不良反應(ADR)是指按規定劑量應用的正常藥物在預防、診斷、治療疾病或調節生理功能所出現的,與用藥目的無關的反應。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是加強藥品管理,提高合理用藥水平以及保障公眾用藥安全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對本院2012年監測的45例住院患者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做回顧性分析,以掌握本院住院患者藥品不良反應發生的特點,指導臨床合理用藥。
資料與方法
對我院2012年病房收集上報的藥物不良反應報告45例,按患者性別、年齡、藥物類別、不良反應的臨床表現類型等情況進行統計分析。
結 果
患者基本情況及ADR發生率,見表1。
不良反應涉及藥品種類及例數,見表2。
不良反應涉及器官系統及臨床表現,見表3。
不良反應程度情況,見表4。
討 論
性別、年齡對ADR的影響:從監測的數據來看,45例ADR報告中,男性和女性病例差別不大,年齡段之間有明顯差別。50~60歲老年組ADR的發生率明顯偏高,與曾海萍等報道一致[1]。老年人隨著其臟器功能的退化,藥品代謝速率減慢,血漿蛋白含量降低,對藥物在體內的分布、吸收、代謝和排泄的能力都降低,并且合并用藥情況較多,容易發生ADR。應按患者的具體情況、個體差異適當調整劑量、給藥時間和給藥次數,加強老年患者用藥的監測。本組數據中,兒科患者ADR發生率較低,與國內其他報道不一致,可能與兒科ADR未及時上報有關。
不良反應涉及藥品種類及例數:中藥制劑和抗菌藥ADR發生率最高,與國內許多報道一致[2~5]。近年來中藥注射劑的不良反應逐漸增多。一方面與其廣泛應用有關,一方面與內在因素有關。因為中藥成分復雜,有效成分不明確,還混雜大量未知其安全性的成分。中藥注射劑的提取、精制工藝還不夠規范,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還有待進一步評價。對成分復雜的中藥注射劑無法指定專屬性強的定性、定量指標來控制質量。在使用過程中難以做到辯證施治,與化學藥物的配伍禁忌還在不斷的探索和總結。因此對臨床使用中藥注射劑應提高警惕,嚴格掌握適應癥,按照藥品說明書使用,盡可能避免與化學藥品注射劑配伍使用。在抗菌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中,頭孢類、喹諾酮類抗菌藥發生率較高,在臨床治療中要嚴格掌握抗菌藥物使用指針,避免不合理用藥。使用中藥制劑和抗菌藥前應仔細詢問患者有無過敏史并加強監護,及時發現不良反應,保證用藥安全。
不良反應涉及器官系統及臨床表現:皮膚和附件損害發生率最高(57.77%),其中靜脈炎最多,占皮膚附件損害的46.15%,和國內許多報道一致。這可能與兩個原因有關:①皮膚反應的臨床表現易于觀察和診斷,不易與其他疾病相混淆;②藥疹是變態反應所致,目前臨床上的一些常用藥物,如抗感染藥、解熱鎮痛藥、抗癲癇藥等,它們的抗原性較強,最易引起該類反應。盡管皮膚過敏反應發生率高,但是病情較輕,一般予以停藥或治療后癥狀即消失。本組1例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的患者發生嚴重藥疹,經住院治療后痊愈。本組病例中引起靜脈炎的藥物最多的是前列地爾注射液(5例)、阿昔洛韋注射液(4例)。給予減慢速度,局部熱敷、硫酸鎂濕敷后緩解。因此在臨床使用此類藥物時,要注意采取粗靜脈輸注,滴速要慢,以減輕對靜脈的刺激??深A防性采取濕熱敷、防止靜脈炎的發生。5例使用重組人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患者發生腹痛、惡心嘔吐、注射局部紅腫,給予抗過敏治療,注射部位硫酸鎂濕敷后好轉。本組病例中有1例維生素K1不良反應,非常少見,主要表現為胸悶、氣急、心悸,給予地塞米松5mg靜脈注射后緩解。
不良反應程度情況:本組病例中新發現的不良反應有9例,藥品品種是環磷腺苷葡胺、阿昔洛韋、18-氨基酸、胸腺肽、吡拉西坦注射液、丹參粉針劑。其中使用丹參粉針劑的1例患者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表現為心慌、胸悶、呼吸困難、全身寒戰、心率150次/分。使用地塞米松、腎上腺素、甲潑尼龍后緩解。
不良反應監測是臨床藥學服務活動中的一項重要任務,通過統計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可以更好地提示臨床醫師和藥師關注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的藥品,合理使用,保證病人用藥安全。由于醫院條件所限,本分析報告還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如對不良反應的監測指標僅僅是能觀察到的臨床癥狀,而對肝腎功能損害、骨髓抑制、血小板減少等指標很少涉及,這將是以后工作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曾海萍,黃健,崔嵐,等.98例藥物不良反應報告分析[J].中國藥業,2013,22(2):44-45.
2 馬書田.我院125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分析[J].中國藥房,2012,23(30):2862-2863.
3 唐智權,楊思蕓.我院774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分析[J].中國藥房,2012,23(26):2472-2474.
4 陸慧平,嚴曉沁,顧正平,等.我院585例藥品不良反應的回顧性分析[J].中國藥房,2001,23(22):2084-2086.
5 林永棠.134例藥品不良反應的回顧性分析[J].中國藥物應用與監測,2012,9(4):22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