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20.5
摘 要 目的:探討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對120例急性期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于1個月后對患者進行隨訪。比較治療前后兩組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的兩組均進行ESS評分,所有患者用藥過程中均進行血壓監測,血糖、血脂、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等指標的監測;監測患者是否不良反應。結果:依達拉奉組總有效率95.00%;對照組88.33%;其中治愈率治療組63.33%,對照組43.33%,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用藥過程中對所有患者均進行血壓、血糖、肝腎功能等監測;并觀察患者有無明顯的不良反應發生。結論:依達拉奉注射液對腦梗死患者安全有效,能夠改善患者近期的神經功能缺損。
關鍵詞 急性腦梗死 依達拉奉 臨床觀察
資料與方法
2011年6月~2012年5月收治急性腦梗死患者120例,男71例,女49例;年齡44~83歲;入選標準:①存在肢體功能障礙等腦梗死臨床癥狀,并且經CT或MRI確證為腦梗死,排除腦出血者;②發病到入院時間間隔不超過72小時者;③患者為首發或既往有腦梗死病史,但本次發病前無肢體癱瘓等影響神經功能評分的后遺癥再發患者;④歐洲卒中評分ESS總分<80分,且無嚴重意識障礙者;⑤無嚴重全身系統并發癥者。排除標準:①患者合并有嚴重心、肝、腎、肺功能不全;②存在嚴重的精神疾病、癡呆者及過敏體質者;③腦出血及其他腦部器質性變者。將入選的12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各60例。其中治療組男68例,女52例,其中治療組合并高血壓52例,糖尿病5例,心房顫動3例,對照組合并高血壓46例,糖尿病6例,心房顫動4例;兩組在年齡、性別以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之間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方法:治療組和對照組均給予基礎的常規治療,如控制患者血壓、血糖,給予抗血小板以及活血化瘀的藥物,對于合并有感染的患者還應給予抗感染等對癥支持治療;治療組除了進行常規治療以外,每位患者均用依達拉奉30mg加入到100ml生理鹽水中靜滴,每天靜滴2次。在患者用藥期間進行血常規、電解質、肝腎功能及出凝血時間的監測。患者用藥治療14天后進行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并于1個月后對患者進行隨訪。進行神經功能缺損評定采用的是歐洲卒中評分量表(ESS);實驗室檢查的指標包括空腹血糖、血脂(TG、CH、HDL、LDL、APOA、APOB)、血尿常規、肝腎功能及電解質,進行ECG、頭CT或MRI檢查。用藥開始的第1~15天為觀察時間;治療前詢問患者的既往病史以及有無其他伴發性疾病;在治療前、后第15天各進行1次神經功能缺損的評定;隨時記錄藥物的合并使用情況以及有無不良反應的發生。并于出院1個月后電話隨訪是否存在不良反應及恢復情況。
療效評定:使用歐洲卒中評分ESS進行評定。按治療前后缺損分值的改善程度來判斷治療的效果。以下為治療效果的評價標準:①基本痊愈: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基本恢復,ESS評分減少81%~100%,病殘程度0級;②顯著進步:大部分神經功能缺損得到恢復,ESS評分減少61%~80%,病殘程度1~3級;③進步:神經功能缺損部分恢復,ESS評分減少21%~60%;④無變化:神經功能缺損恢復不明顯,ESS評分減少低于20%;⑤惡化:癥狀加重或死亡。基本痊愈+顯著進步+有效=總有效。
結 果
依達拉奉組總有效率95.00%;對照組88.33%;其中治愈率治療組63.33%,對照組43.33%,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用藥過程中對所有患者均進行血壓、血糖、肝腎功能等監測;并觀察患者有無明顯的不良反應發生。見表1、2。
討 論
腦梗死又稱缺血性腦卒中,是指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腦部血供氧障礙或腦組織缺血,從而導致局部腦組織發生不可逆性損害[1]。嚴重影響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的經濟負擔和社會負擔,目前腦梗死的治療主要通過包括直接溶解血管內阻塞(即溶栓),雖然它是挽救缺血腦組織的最佳方案[2],但有時間窗4.5小時限制;另一個是降纖治療,同樣存在時間限制[3]。延遲應用會增加出血風險且治療效果差。阿司匹林對腦梗死的治療也有一定作用,經大規模臨床試驗證明其有效性,但作用相對有限。神經保護劑具有延長缺血神經細胞的生存能力的作用,可以作為有效治療早期腦梗死的一種方法[4]。依達拉奉的主要成分為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是一種新型的氧自由基清除劑,已被臨床應用多年。由于依達拉奉的分子量較小,其血腦屏障的穿透率可達到60%,靜脈給藥之后使大腦達到有效血藥濃度,可以通過清除大腦內具有高度細胞毒性的羥自由基從而起到抑制過氧化脂質生成的作用,進而防止神經細胞膜的氧化損傷,使神經元的供氧得到改善,起到保護神經元,減輕神經元損傷的作用[5];依達拉奉能夠通過抑制細胞膜脂質過氧化過程,保護神經細胞免受氧化損傷,從而發揮抗缺血的作用,減少腦功能進一步惡化。另外近來發現在對急性肝損傷,急性心肌梗死,胃腸道疾病的治療中依達拉奉也具有潛在的作用。依達拉奉的以上治療作用均是基于該藥物的自由基清除和抗脂質過氧化等藥理作用。本實驗中,有1例治療組病例治療過程中出現再梗死(查頭MRI證實),考慮與依達拉奉的使用無關。本次的臨床觀察性研究驗證了在腦梗死急性期依達拉奉的臨床療效,值得在腦梗死急性期推廣應用。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狄晴,葛劍青,陳道文,等.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觀察[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04,17(3):184-186.
2 呂艷芳.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36例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14):29-30.
3 崔平,于曉光.依達拉奉的臨床應用和研究進展[J].山西醫藥雜志,2012,41(1):41-42.
4 郭勝杰,竇廣宏.依達拉奉的臨床應用和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醫藥,2010,5(33):176-177.
5 邢海波,李剛.依達拉奉多器官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新進展[J].中日友好醫院學報,2006,20(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