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20.24
摘 要 目的:觀察雷貝拉唑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十二指腸潰瘍的療效進行分析和探討。方法:回顧性分析112例HP感染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的臨床資料及治療方法、效果。結果:經過治療4周后,患者痊愈率86.6%,總有效率96.43%;HP根除的93.75%。結論:雷貝拉唑三聯療法治療HP感染十二指腸潰瘍治療效果滿意,安全可靠。
關鍵詞 雷貝拉唑 幽門螺旋桿菌 十二指腸潰瘍 治療 體會
十二指腸潰瘍是臨床中工作中的常見病和多發病,男性患病率多于女性,目前公認十二指腸潰瘍與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有密切關系,傳統的治療藥物逐漸被新藥代替,2003年2月~2013年2月采用雷貝拉唑三聯療法治療HP感染十二指腸潰瘍患者112例,療效滿意,安全可靠,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112例HP感染十二指腸潰瘍患者中,男96例,女16例;年齡20~84歲,平均46.3歲,臨床表現為不同程度的中上腹燒灼樣疼痛、反酸,23例為復發病例。
診斷方法:胃鏡檢查確診患十二指腸潰瘍,經尿素酶檢測及病理檢查證實為HP陽性,同時排除有嚴重心、肝、肺、腎等器官功能障礙,排除惡變,不能有相關藥物過敏史,治療前1個月內未服用抗生素、非甾體抗炎藥及抑酸藥物。
治療方法:用雷貝拉唑20mg/日,頓服;阿莫西林1.0g,2次/日;克拉霉素分散片0.5g,2次/日;治療1周后,停用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分散片,改為單一用藥雷貝拉唑20mg/日,頓服。經過治療4周后,患者臨床癥狀均消失,且患者無明顯不良反應,復查胃鏡了解十二指腸潰瘍的愈合情況,檢測HP的根除情況。
療效判斷標準:患者潰瘍療效按照衛生部消化系統藥物療效評定標準判定[1]。①潰瘍痊愈:內鏡下潰瘍及周圍炎癥全部消失;②顯效:內鏡下潰瘍消失,仍有炎癥;③有效:內鏡下潰瘍縮小≥50%;④無效:內鏡下潰瘍縮小<50%或無變化甚至加重。總有效=痊愈+顯效+有效。HP根除評判:停藥后4周復查胃鏡及尿素酶檢測HP是否存在,若HP檢測陰性,則說明HP已根除;若HP檢測陽性,則說明需要繼續治療。
結 果
結果顯示,潰瘍痊愈97例,顯效6例,有效5例,無效4例。痊愈率86.6%,總有效率96.43%。HP已根除105例(93.75%)。
討 論
十二指腸潰瘍是臨床中工作中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常見的臨床表現為不同程度的中上腹燒灼樣疼痛、反酸,目前認為胃酸分泌過多、胃腸黏膜保護減弱、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是消化性潰瘍發病的主要因素[2],根除HP不僅能促進潰瘍愈合,還能降低潰瘍的復發率,達到徹底治愈十二指腸潰瘍。以質子泵抑制劑(PPI)為主加上兩種抗生素是目前治療HP感染十二指腸潰瘍的主流。本研究是用雷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分散片三聯療法治療112例HP感染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痊愈率86.6%,總有效率96.43%。HP已根除的105例(93.75%)。由此可見,雷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分散片三聯療法治療HP感染十二指腸潰瘍,療效滿意,安全可靠,是治療HP感染十二指腸潰瘍的福音,值得臨床廣泛使用。
參考文獻
1 巫協寧,周怡和.老年人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特點、診斷和治療原則[J].老年醫學與保健,2007,13(1):3-5.
2 王建軍,朱峰,李廣鑒.內鏡與泮托拉唑聯合治療消化性潰瘍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22例[J].中國全科醫學,2004,7(15):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