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20.61
摘 要 目的:探討微柱凝膠技術在臨床輸血檢驗中的優勢及應用研究情況。方法:所有患者采用卡氏微柱凝膠法進行不規則抗體篩查和交叉配血。結果:所有患者采用卡氏微柱凝膠法進行不規則抗體篩查和交叉配血,不規則抗體篩查陽性55例,交叉配血試驗發生配血不相合50例。結論:微柱凝膠技術做不規則抗體篩查和交叉配血具有檢測影響因素少、結果準確、特異性強、敏感性高、易于觀察等特點,可以作為不規則抗體篩查和交叉配血的首選方法。
關鍵詞 臨床輸血 卡式微柱凝膠 不規則抗體篩查 交叉配血
臨床輸血是救治大失血患者的重要途徑,及時正確的輸血可以挽救人的生命[1~4],因此,交叉配血(cross-matching of blood)就顯得十分重要,過去用鹽水介質(Saline medium)進行配血,存在著較多的風險,隨著交叉配血實驗的研究深入,隨著微柱凝膠技術的應用和發展,該及時被廣泛應用,為探討微柱凝膠技術在臨床輸血檢驗中的優勢及應用研究情況,本文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1月交叉配血情況,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需要配血的患者24557例,男15778例,女8779例,年齡7~83歲,平均58.1歲,所用血液均由本市中心血站提供。
方法:⑴卡氏微柱凝膠法不規則抗體篩查操作步驟:①取凝膠卡1個,在卡上標記患者姓名,在微柱對應空白位置上寫上01、02、03、自身,撕開凝膠卡鋁片封條。②在01、02、03、自身孔分別加入對應的1%細胞懸液50μl,患者血清25μl。③37℃孵育15分鐘。④專用離心機離心9分鐘,⑵卡氏微柱凝膠法交叉配血操作步驟:①供血者、受血者紅細胞用生理鹽水配成1%的細胞懸液;②取凝膠卡一個,在卡上標記患者姓名,在微柱對應空白位置上寫上主側、次側、自身,撕開凝膠卡鋁片封條。③在主側孔加入供血者1%的細胞懸液50μl,患者血清25μl。④在次側孔加入患者1%的細胞懸液50μl,供血者血清25μl。⑤在自身對照孔加入患者1%的細胞懸液50μl,患者血清25μl。⑥37℃孵育15分鐘。⑦專用離心機離心9分鐘。⑶結果判斷:①陰性:100%的紅細胞在凝膠卡的底部。②+/-:100%的紅細胞在凝膠卡下1/3。③+:80%的紅細胞在凝膠卡下2/3。④++:80%的紅細胞在凝膠卡上2/3。⑤+++:80%的紅細胞在凝膠卡上1/3。⑥++++:所有的紅細胞在凝膠卡的頂部。⑦DP:混合凝集外觀,部分紅細胞凝集在凝膠管頂部,部分紅細胞沉在凝膠管底部;PH:部分溶血,凝膠管中液體呈清澈透明紅色,凝膠中有部分殘留紅細胞。H:全部溶血,凝膠管中液體呈清澈透明紅色,凝膠中無殘留紅細胞。
結 果
所有患者采用卡氏微柱凝膠法進行不規則抗體篩查和交叉配血,不規則抗體篩查陽性55例,交叉配血試驗發生配血不相合50例。
討 論
微柱凝膠技術基本原理是微柱凝膠的微孔過濾功能,免疫化學抗體特異性反應可通過離心技術,把已經發生凝集反應的紅細胞阻滯于凝膠內,未發生凝集的單個紅細胞可穿過微孔而到達柱底,因此,微柱凝膠技術具有區分凝集的功能[5]。這種技術與傳統方法相比,具有以下優點:無須洗滌、操作簡便、試驗所需時間短;試驗結果清晰穩定、易于判讀結果、易于保存;試驗經歷的步驟經過標準化,其自動化程度較高,且靈敏度高、特異性強、重復性好,能夠減少標記以避免錯誤,試驗所需標本的量少[6,7]。
本組試驗結果顯示:所有患者采用卡氏微柱凝膠法進行不規則抗體篩查和交叉配血。不規則抗體篩查陽性55例,交叉配血試驗發生配血不相合50例。在配血不相合50例中,除6例由患者自身抗體引起的,其余都是由不規則抗體陽性引起。由不規則抗體陽性引起的44例配血不相合,用微柱凝膠卡選擇沒有對應抗原的血液輸注,患者沒有輸血反應。微柱凝膠技術具有檢測影響因素少、結果準確、特異性強、敏感性高、易于觀察等特點,可以作為不規則抗體篩查和交叉配血的首選方法。
參考文獻
1 周益強,肖倩.微柱凝膠技術在交叉配血中的應用研究[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09,6(12):37.
2 Langston MM,Procter JL,Cipolone KM,et al.Evaluation of the gelsystem for ABO grouping and D typing.Transfusion,2009,39:300.
3 Titlestd K,Georgsen J,Andersen H,et al.Detection of irregularred cell antibodies :more than 3 years of experience witll a seltechnique and pooled screening cells.Vox Sang,2007,73:246.
4 Cate JC,Reilly N.Evalu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gel test for indirect antiglobulintesting in a community hospital laboratory.Arch Pathol Lab Med,2009,123:693.
5 Lapiere Y.Rigal D Adam J et al.The gel test:a new way to detectred cell antigen-anti body reaction Transfusion,2010,30:109-113.
6 陳燕萍,王長奇,朱芳,等.微柱凝膠技術鑒定血型和篩檢不規則抗體的臨床應用[J].實驗與檢驗醫學,2008,26(6):719.
7 Titlestd K,Georgsen J,Andersen H,et al.Detection of irregularred cell antibodies :more than 3 years of experience witll a seltechnique and pooled screening cells.Vox Sang,1997,7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