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20.65
關鍵詞 胎兒 腦積水 超聲診斷
病歷資料
患者,女,年齡33歲,孕4產1,孕36周來院做常規孕檢,超聲所見:胎兒腦積水,并于胎兒后顱部探及大小約2.3cm×0.8cm的強回聲,呈絨毛狀,患者敘述病情過程中曾提到在孕3個月時在腰部患過帶狀皰疹。于是建議患者去省一級醫院做進一步檢查,省產院超聲所示:胎兒雙頂徑約8.5cm,顱骨呈圓環狀,腦中線居中,透明隔顯示欠清晰,第三腦室寬約0.6cm,并上抬,大腦導水管前部增寬約1.1cm,后顱增寬約1.8cm,一側側腦室后角約1.0cm,胎兒頸部可見臍帶壓跡,胎盤附著于子宮左側壁,成熟度Ⅱ級。超聲診斷:胎兒腦積水,臍帶繞頸。患者回我院進行引產,引產后證實超聲診斷,引產后可見胎兒頭徑大于正常孕周,顱后絨毛樣強回聲系付胎盤。
討 論
腦積水產生的原因:由于腦脊液循環與分泌吸收障礙,過多的腦脊液積于腦室內或在顱內蛛網膜下腔積存,稱為腦積水。腦脊液為無色透明的液體,與血漿和淋巴液的性質相似,略帶黏性。主要由腦室中的脈絡叢室管膜上皮產生。其主要作用為供應腦細胞一定的營養,運走腦組織的代謝產物,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的酸堿平衡。并緩沖腦和脊髓的壓力,對腦和脊髓具有保護和支持作用。其循環通道:腦脊液經室間孔流入第三腦室,再經中腦導水管流入第四腦室,經第四腦室的正中孔和外側孔流入腦和脊髓的蛛網膜下腔,最后經矢狀竇旁的蛛網膜顆粒將腦脊液回滲到上矢狀竇,使腦脊液回流至靜脈系統。在正常的情況下這種循環保持著一個動態平衡,但是在此循環過程的任意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以使腦脊液循環阻滯造成腦積水,其常見的原因按出現頻次排序依次為中腦導水管的狹窄、小腦扁桃體下癥畸形、第四腦室中孔和側孔關閉、病原體及感染控制不良等。
超聲在腦積水診斷中的應用價值:胎兒腦積水大多屬于先天性遺傳病,對此現在還依然沒有很好的提前干預手段。因此,早診斷、早期治療就顯得非常關鍵。在妊娠17~20周即可發現腦室積水現象作出早期診斷,且一般準確率都較高,在孕20周以后發現側腦室仍然有異常的增大,同時在腦室內出現有液性暗色區域,超聲檢查示:側腦室異常增大,早期側腦室率>1/2,后期雙頂徑一般>11cm,增長速度快,胎兒頭圍HC明顯比腹圍AC大,嚴重時腦中線向健側偏移,并可見到漂浮征,即隨著顱內動脈的搏動大腦內薄膜亦呈現起伏飄動的狀態;但是,對于腦積水的診斷在懷孕20周以前一定要慎重,因為此時有可能出現短暫的側腦室調節異常的現象,待此異常恢復,其積水就會逐漸通過循環恢復正常。這也就是說,在懷孕20周之前發現腦室異常的擴張不是臨床確定診斷腦積水的標準,其臨床意義不是很大,一定要進行隨訪復查。在孕中期對側腦室檢查至關重要,因為此時可能會出現遠側大腦半球呈無回聲,而近側大腦半球因為多次反射而結構模糊,如果這時把沒有回聲的大腦半球誤認為是側腦室,那么就會比較輕易的做出腦積水或側腦室擴大的錯誤診斷。事實上,由于側腦室內充滿強回升的脈絡叢,其真正的側腦室在這時是表現為強回聲,而并非沒有回聲。當檢出腦積水或側腦室擴大時,應該特別注意對胎兒其他部位進行檢查有無明顯畸形。因此,在應用超聲檢查做出腦積水或是側腦室擴張的診斷之前,一定要仔細檢查胎兒的身體尤其是腦部結構和心臟結構是否正常,以做到準確無誤。
超聲的診斷與鑒別:在超聲顯像診斷胎兒腦積水時,應與積水性無腦畸形鑒別,后者典型超聲表現:顱腦腔內大范圍的液性暗區,不能顯示大腦半球和大腦鐮,更不能顯示任何大腦皮質回聲。在重度腦積水時,在額部及顳部總能顯示一些受壓的腦皮質和大腦鐮。綜上所述,超聲檢查腦積水具有無創、可重復性、分辨率高、定位準確等優點是目前診斷腦積水首選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