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20.76
摘 要 目的:總結上消化道術后患者早期腸內營養的護理經驗,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方法:收治上消化道術后患者80例,均進行早期腸內營養,對所有患者進行心理疏導、選擇合適的鼻腸管進行腸內營養輸注。結果:本組80例患者經過早期腸內營養治療,術后腸道恢復時間3~4天,切口甲級愈合78例,甲級愈合率97.5%,乙級愈合2例,乙級愈合率2.5%,無并發癥和切口感染發生,患者術后1天白蛋白34.2±3.4g/L,實施腸內營養第7天36.8±3.6g/L,術后1天總蛋白61.3±4.4g/L,實施腸內營養第7天68.9±3.6g/L,實施腸內營養后患者的白蛋白、總蛋白明顯升高,與實施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上消化道術后患者早期腸內營養,患者腸道功能恢復快。
關鍵詞 上消化道手術 腸內營養 護理
早期腸內營養是為患者提供營養的一種方式[1],這樣可以保護腸黏膜、增強營養,有利于患者的恢復,常見于上消化道術后的患者。在早期腸內營養治療過程中,如何發揮其重要作用,早期腸內營養的護理至關重要,為總結上消化道術后患者早期腸內營養的護理經驗,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2012年3月~2013年3月對進行早期腸內營養的患者進行精心護理,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進行早期腸內營養的患者80例,均為上消化道術后,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齡35~77歲,平均56.3歲;手術類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1例(1.25%),胃癌根治術18例(22.5%),胃大部切除術30例(37.5%),食管癌根治術31例(38.75%),術后經腸內營養管提供營養。
護理方法:⑴做好心理護理:患者術后身體較為虛弱,在做早期腸內營養時,要向患者說明早期營養的意義,早期腸內營養的操作過程,以及患者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項,讓患者不要擔心,消除患者的各種顧慮,尤其是面對插管,心理壓力較大,護士可以讓成功腸內營養的患者現身說法,用自己的親身體會,消除對插管的恐懼心理,積極配合治療。⑵選擇合適的鼻腸管:根據患者的腸內營養時間來選擇鼻腸管。上消化道術后患者一般需要腸內營養時間較長,因此在選擇鼻腸管時應注意選擇管道末端圓滑、管徑小、柔軟、不易刺激鼻腔或咽喉的有多個側孔的鼻腸管,以確保營養的輸注。⑶腸內營養液的輸注:①輸注速度和量要求由慢到快,由少到多。術后12小時開始輸注少量葡萄糖氯化鈉,刺激腸管蠕動和功能恢復。無不適開始輸注腸內營養制劑,每天注入200~400ml能全力,以后逐漸過渡到全量腸內營養,直至患者恢復經口進食。本組采用重力輸注或輸液泵連續輸注12~24小時,輸注速度由40~60ml/小時開始,如無腹痛、腹瀉等不適,逐漸增加至100~125ml/小時。②輸注營養液溫度:給予持續使用恒溫儀,使營養液溫度控制在37~42℃,患者均能耐受,無出現不良反應者。③預防管道堵塞:為防止營養管堵塞,腸內營養時注意管道插入深度,準確記錄刻度;輸注過程指導患者保持高于30°~40°體位[2],每8~12小時沖洗營養管1次或在每次輸注營養液和藥物前后沖洗營養管;同時應密切觀察患者有無腹痛、腹脹、腹瀉、惡心、嘔吐等以及大便次數、量和性質,如出現不適時,應耐心向患者解釋,及時報告醫生給予處理。
結 果
本組80例患者經過早期腸內營養治療,術后腸道恢復時間3~4天,切口甲級愈合78例,甲級愈合率97.5%,乙級愈合2例,乙級愈合率2.5%,無并發癥和切口感染發生,患者術后1天白蛋白34.2±3.4g/L,實施腸內營養第7天36.8±3.6g/L,術后1天總蛋白61.3±4.4g/L,實施腸內營養第7天68.9±3.6g/L,實施腸內營養后患者的白蛋白、總蛋白明顯升高,與實施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討 論
腸內營養的作用:通過腸內營養,營養物質可經過門靜脈吸收[3],具有符合生理狀態,特別是有利于肝臟蛋白質合成和代謝調節,有利于胃腸功能和結構恢復,且具有經濟實用等優點而應用日益廣泛。腸內營養可以維護腸黏膜屏障功能,加速腸蠕動恢復,促進消化腺分泌,從而促進蛋白合成,改善營養狀況及促進吻合口、切口愈合[4]。同時腸內營養能促進患者術后排氣、排便,降低并發癥,減少外用白蛋白等的使用量,從而降低了住院費用[5]。
本組資料結果顯示:80例患者經過早期腸內營養治療,術后腸道恢復時間3~4天,切口甲級愈合78例,甲級愈合率97.5%,乙級愈合2例,乙級愈合率2.5%,無并發癥和切口感染發生,患者術后1天白蛋白34.2±3.4g/L,實施腸內營養第7天36.8±3.6g/L,術后1天總蛋白61.3±4.4g/L,實施腸內營養第7天68.9±3.6g/L,實施腸內營養后患者的白蛋白、總蛋白明顯升高,與實施前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上消化道術后患者早期腸內營養,患者腸道恢復快,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楊衛民,張敬成,梁偉,等.老年胃癌患者術后腸內營養支持的評估[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2,7(4):305-307.
2 王娟,溫桂芬.腸道清潔和早期腸內營養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中的應用及護理[J].現代臨床護理,2012,7(6):29-31.
3 陳海燕,胡佩鈺,張函.胃切除術后早期腸內營養的護理[J].中國臨床營養雜志,2013,1(1):62-63.
4 金仙妹,王海燕,蘭美娟,等.危重病患者早期腸內營養預防應激性潰瘍的觀察與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2,37(7):485-487.
5 霍春花,霍春紅.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經鼻管飼腸內營養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2,38(9):693-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