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20.80
摘 要 目的:主要探討人工種植牙手術過程中的術前準備、術中配合、術后護理,提高手術成功率和患者滿意度。方法:對植入54顆種植體的32例種植牙患者手術護理過程進行分析,總結種植牙護理和臨床護理的不同,尋找出獨特點。結果:32例種植牙患者成功植入54顆植體,術后無并發癥,種植體全部存活,成功率100%。結論:正確規范的護理措施,是人工種植牙手術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熟練的種植技術配合科學的護理可提高種植體存留率,提高患者治療滿意度。
關鍵詞 種植牙 手術 護理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dental implant operation process of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intraoperative,postoperative care,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operation and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Methods:Analysis a total of 54 implants were placed in 3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ooth implant operation nursing process from 2009 to 2013.Summary of comparative dental care and clinical nursing,find out the unique features.Results:32 cases of dental implant were implanted successfully with 54 implants.Implant has no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The success rate is 100%.Conclusion:Correctly and standard nursing measures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of dental implant operation success.Skillful implant operation technology with scientific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implant,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Key words Dental implant;operation;nursing
種植牙是采用醫學的方式,把和人體骨質有著較高兼容性的純鈦金屬通過類牙根設計,采用外科手術方法植入到缺牙區域的牙槽骨內,在和牙槽骨結合后,再于人工牙根之上來制作烤瓷牙冠,恢復美觀和功能。種植牙治療技術給牙列缺損和牙列缺失的患者帶來了全新的修復方法。由于它能永久性的修復缺失牙,恢復口腔功能及發音,并且不損傷健康牙[1]。因而為廣大患者所接受。為探討人工種植牙的臨床護理特點,對2009~2013年植入54顆種植體的32例種植牙患者手術護理過程進行分析,總結種植牙護理和臨床護理不同,尋找出獨特點。現做如下報告。
資料與方法
2009~2013年收治種植牙患者32例,植入54顆種植體,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齡25~74歲,上頜前牙16顆,后牙11顆,下頜前牙8顆,后牙19顆。術前常規了解患者病史,經臨床抽血,拍胸片,心電圖,排除全身及局部禁忌證,檢查口腔黏膜、牙齦情況,余留牙的穩固情況,種植位點牙槽嵴高度、厚度及倒凹及輔助口腔的X線攝片及三維CT檢查等基本檢查。
方法:①種植系統采用德國ITI公司struamann種植系統,多選用直徑分別為3.3mm窄頸、常規頸4.1mm、4.8mm常規頸寬頸,每種直徑長度分別為8、10、12mm的種植體。②第1期手術:將牙種植體植入缺失部位的牙槽骨內。手術方法:患者常規消毒鋪巾,在局麻下沿牙槽嵴頂做切口,充分顯露操作視野。制備種植窩,植入種植體,縫合創口,完成手術。術中注意上頜竇,頦孔,下頜神經,術后給予鎮痛、抗炎藥物。第2期手術:在第1期手術后3~6個月種植體完成骨結合后完成義齒制作。
護 理
術前護理:①心理疏導:種植牙患者和其他內外科患者不一樣,它具有高度的自我選擇性和自由性,對口腔疾患的治療多有恐懼感,門診里常會遇到因不熟悉口腔種植操作而產生恐懼感的患者,這類患者的醫從性相對較差,對操作過程產生的不適感非常敏感,這種現象被稱為牙科恐懼(dental fear and anxiety),還有目前網絡較發達,患者從網上了解后一知半解,常有較多疑惑和被誤導信息,對醫生產生不信任感,有對立情緒。因此,護士就需要配合醫生展示大量成功病例圖片,且以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種植牙的相關情況,明確手術的目的、方法,耐心解釋患者的各種疑問,消除其緊張心理,增強其治療信心,取得患者配合,使手術順利進行,良好的服務態度能夠平慰患者緊張的心情,較高的專業素養能獲得患者的信任,為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的打好基礎。而常規護理中常常以臨床操作配合為主而忽略了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心理引導。這就是種植牙圍手術期護理的獨特特點,通過一對一心理疏導可減輕患者術前焦慮感,增強信心,內心接受并積極配合手術,這是決定成功的關鍵。②術前準備:根據臨床路徑表檢查術前檢查是否完善,如血常規、凝血酶原時間,傳染病等檢驗,X線片及牙科CT影像學檢查等,檢查生命征。告知患者術中配合醫生的一些相關要點。術前可適量進食,保存體力,術前1天使用洗必泰漱口液含漱并口服抗生素,術前需刷牙,清潔口腔。種植機器和材料檢查,預先檢查種植機,手機是否運行正常,器械盒和外科工具是否齊全、無損壞,備用手機是否準備消毒完好,當天患者植體有無多備份,以備術中改變種植計劃之需要,骨粉、膠原膜是否齊全以供選擇,以及常規電動吸引器、連接管、吸引頭、冷卻管、冰凍的生理鹽水等的準備。
手術配合:①術中配合:影像學資料放好,調整患者椅位;種植系統連接好;外科器械擺放好;所需植體,骨粉,膠原膜,提前準備好,能第一時間給醫生,術前準備越充分,越井然有序,越能減少手術時間。從而降低患者的痛苦。②手術中的護理:在手術過程當中,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理生理變化,觀察麻醉后患者的全身反應,對有過敏反應的患者尤其要注意其神態反應。密切監測患者的心率和血壓以及脈搏,若有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后處理,若患者不適,應幫助其穩定情緒積極配合完成手術。及時使用吸引器吸患者口腔內的血液和沖洗液體保持手術區視野清晰。幫助醫師觀察鉆孔方向,邊鉆邊測,以保證鉆孔不偏斜,并用冰生理鹽水沖洗降溫,以免熱損傷骨細胞的活動,影響骨愈合,整個手術過程需嚴格執行無菌操作,保證種植成功。
術后護理:手術完畢后,囑患者口服止痛藥,術區冰敷6小時減輕水腫,協助患者運用壓迫止血的方法實行止血,指導患者咬緊紗球1小時以上。術后24小時內勿刷牙,勿吮吸傷口,以免再次損傷引起出血。術后24小時后,可選用軟毛的牙刷刷牙,并指導患者正確的刷牙方法,保持口腔清潔。口服抗生素3天,必要時輸液抗感染治療,配合使用0.02%的氯己定漱口液,含漱1周,預防切口感染,術后7~10天拆除口內縫合線,有異常及時隨診。指導患者術后禁煙、酒,忌辛辣刺激,及冷硬的食物,以利于切口愈合。建立檔案,預約下次門診時間。
結 果
32例種植牙患者植入54顆種植體,其中1例前牙種植植體并行GBR骨增量技術后感染,抗感染治療后植體成功存留,3例患者同期植入>4枚種植體后出現種植區腫脹疼痛,對癥處理后植體留存[2]。種植成功率100%。
討 論
當前,人工種植牙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在臨床上應用比較廣泛。種植牙手術是牙槽外科手術,條件較好的患者手術創傷雖然不大,但是手術能夠取得成功,除了要求醫師有很強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術外,同樣需要護士圍手術期精心護理[3],和傳統護理相比,具有更高的要求:①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能夠和患者一對一心理疏導,有助于緩解患者緊張、恐懼的情緒,克服牙科恐懼癥,增強患者信心,更好配合手術,對于手術的順利進行有良好的輔助作用。②具有相關專業知識:能夠輔助醫生完成術前告知,讓患者了解手術目的,方法,術后注意事項,以及完成修復后使用保養,沒有較好的專業知識是不行的。③具有很強的專業技能:術前準備充分,術中能夠很好配合醫生完成種植手術,良好的配合能減少失誤,使手術時間縮短,減輕患者痛苦[4]。④具有高度責任心和良好態度:目前醫患關系緊張,很多矛盾都能在護士優質高效護理過程溫柔化解,提高患者醫從性,為手術成功打好基礎。因此,對于種植牙圍手術期的配合和護理,理應從人文關懷,醫患關系,醫療護理全方位考慮,才能達到醫生的要求,使患者滿意。
參考文獻
1 宿玉成,譯.國際口腔種植學會(ITI)口腔種植臨床指南:第一卷:美學區種植治療:單顆牙缺失的種植修復.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8.
2 王國平,陳寧,萬林忠.種植義齒失敗原因的探討[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02,7(4):172-173.
3 周契,葉平,吳潤發.護理流程對口腔種植的影響研究[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09,14(3):82-87.
4 陳國芝.純鈦種植牙手術配合及護理[J].中國實用藥,2010,5(6):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