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20.89
基金項目 首都醫學發展研究基金(課題編號:2009-3202)
摘 要 目的:調查中青年居民對腦卒中知識知曉程度并探討干預方法。方法:對987名中青年人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其對中風相關知識的知曉程度,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健康干預。結果:中青年居民普遍認為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肥胖是引起腦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但忽視了吸煙/被動吸煙、過量飲酒等其他危險因素。對腦卒中基礎知識和家庭急救知識所知甚少。結論:加強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教育、提高中青年居民對相關危險因素的認識是預防腦卒中目前工作重點,腦卒中基礎知識和家庭急救知識的宣傳應當同時進行。
關鍵詞 中青年 腦卒中 知識
Abstract Objective:Survey of young people on stroke awareness and discuss intervention methods.Method: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987 young people,Investigate their extent of stroke-related knowledge.In order to carry out relevance health interventions.Result:Young people generally believe that hypertension,diabetes,dyslipidemia,obesity are major risk factors for stroke. But ignored the smoking / passive smoking,excessive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other risk factors.know very little about stroke basic knowledge and family first aid.Conclusion:Currently the focus of stroke prevention is enhanced lifestyle education and improve young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evant risk factors.Stroke basics and family first aid knowledge of publicity should be simultaneously.
Key words youth;stroke;knowledge
隨著社會的發展,腦卒中的發病率逐漸增多,2008年公布的我國居民第3次死因抽樣調查結果顯示,腦血管病已成為我國國民第1位的死亡原因之一。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出現越來越多的青年中風現象,國內外諸多學者報道腦卒中發病年齡呈現出年輕化趨勢[1,2]。青年腦卒中越來越普遍并嚴重影響著青年人的生活質量[3]。目前腦卒中發病后臨床治療仍有較大的局限性,而在公眾中普及腦卒中的防治知識,針對發病原因或誘因加以預防,降低發病率,被認為是最有效的途徑及最經濟的方法[4]。在臨床工作中發現,雖然經過大力宣傳、開展了廣泛的健康教育工作,居民對腦卒中認知不足情況仍十分普遍,有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者對腦卒中基礎知識和急救知識的認知情況較差,提示社區居民普遍缺乏腦卒中防病知識[5],尤其是現在的中青年對腦卒中等疾病相關知識更是匱乏。
資料與方法
本研究數據來源于首都醫學發展研究基金支助項目-展覽路社區中青年居民對腦卒中認識狀況調查分析(課題編號:2009-3202)。
選取北京市西城區展覽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管轄內已建立健康檔案,年齡30~60周歲的常住居民信息,形成篩選名單庫,隨機篩選1000例作為調查對象。
調查方法:根據《中國卒中一級預防指》與《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制定調查問卷,并經專家審議,內容包括飲食生活習慣、腦卒中相關危險因素知曉程度、中風先兆知曉情況、院前家庭急救等。由課題組成員統一上門、電話等方式對被調查的中青年居民講明每項內容及填表方法,當時填寫并收回,發放問卷1000份,收回987份。
結 果
一般情況:本研究回收有效調查問卷987份,其中男412人(41.74%),女575名(58.26%),年齡平均41.21±13.84歲,BMI平均23.74±3.85,其中BMI≥24 392人(39.72%),腰圍平均83.75±9.87,男性中腰圍>85cm 124人,女性中腰圍>80cm 118人。
不良生活習慣情況:吸煙/被動吸煙189人(19.14%),過量飲酒385人(38.61%),經常熬夜503人(50.96%),情緒易激/緊張483人(48.93%),高鹽高脂飲食856人(86.72%)。
腦卒中危險因素知曉情況,見表1。
對中風先兆知曉情況,見表2。
家庭急救措施選擇,見表3。
討 論
從本研究調查結果得出超重及肥胖人數達到近40%,各種不良生活習慣人數比例都較高,尤其是飲食方面和情緒管理方面,在生活物資豐富的現在,加強飲食運動等生活干預仍然是減少中青年腦卒中的工作重點,雖然現在已經開展了眾多相關的宣傳工作,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對于中青年來說,目前的效果似乎并不太樂觀。
有近半數的人存在情緒易激/緊張方面問題,考慮可能與工作、生活壓力有關,建議在以后的工作當中應當適當增加心理學方面的內容。
關于腦卒中危險因素知曉情況,大部分中青年居民認識到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這“三高”和心臟病、肥胖是導致腦卒中發生的兇手,但對于頸動脈狹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幾乎沒有認知,考慮與目前健康教育者自身知識更新緩慢、以及健康教育宣傳進展緩慢有關,中青年居民沒有獲得腦卒中相關知識的渠道。對吸煙/被動吸煙、過量飲酒、高鹽高脂飲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認識不足,被調查居民雖然知道不良生活方式不健康,但不夠重視,建議在今后的腦卒中健康教育時應當強化這些方面的認識。
對于中風先兆,被調查者所知甚少,中風先兆是身體給我們的一個警示,但是癥狀繁雜,沒有特異性,致使平時相關介紹中較少提及,有必要將相關知識向廣大中青年居民介紹,一旦出現相關癥狀,及早就醫,以期避免或者延遲腦卒中發生。
家庭急救方面的知識從調查中看還只停留在呼叫120和999的水平,家庭急救措施的合理運用,可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可以直接影響患者日后康復程度,應當加強這方面的宣傳力度。
吳熹等調查研究顯示[6],一般的宣傳材料盡管內容詳細、具體,但書面教育形式尚缺乏一定的形象性,患者的滿意率不高。而從本調查中提示,中青年對腦卒中相關知識知曉率整體偏低,除了對腦卒中不重視外,目前的宣傳材料、健康講座、大夫宣講、書籍雜志等被動的健康教育形式可能不太合適,可以考慮搭建一個平臺,讓中青年居民自行選擇學習。
參考文獻
1 Bhalla A,Grieve R,Rudd AG.Stroke in the young:access to care and outcome;a Western versus eastern European perspective[J].Stroke Cerebrovasc Dis,2008,6(17):360-365.
2 黃茂盛,洪震,曾軍,等.90年代上海地區腦卒中發病率,死亡率及其他危險因素動態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1,21(3):69-70.
3 王文化,趙冬,吳桂賢,等.北京市1984年~1999年人群腦卒中發病率變化趨勢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1,4(22):269-272.
4 王傻峰,黃亞莉,陳豪,等.公眾腦卒中防治知識水平調壹度健康教育對策[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3,2(4):159.
5 宮麗婭,蘇秀寧,韋運杰.社區居民對腦卒中認知狀況調查及健康教育對策[J].實用醫技雜志,2006,13(9):1587-1588.
6 吳熹,許兵.高血壓病患者的社區健康教育[J].護理學雜志,2001,16(7):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