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驚魚茶樓:恐怖圈的恐怖事兒
嗯,恐怖圈一直不太平,你們知道的,有龍少混跡的地方怎么可能太平呢?
但當這個話題傳到驚魚茶樓的時候,難免變了味道。
“太平?怎么可能太平?”某驚魚說這句話的時候正色瞇瞇地盯著龍少的胸口……
“其實編輯部里我最太平。”某肥龍很無恥。
“廢話,你是編輯部里惟一的男性。”阿冷鄙視龍少。
話說作為編輯部的寶島幽靈,阿冷已經很久沒有出現了。
看到阿冷,驚魚茶樓一片沸然,樓主維他命芬很淡定地計劃著把阿冷帶回怯做壓樓夫人,不過這怎么可能?嗯,阿冷是男的。
不過,按照茶樓規矩,阿冷必須得說點兒什么,于是——
阿冷:“好吧,給你們講一個龍少當鬼編時的故事(以下敘述以龍少為主視角)。”
一個編輯,造就一個寫手或許很難,但毀掉一個寫手卻很容易。
這句話說得沒錯。
我叫狂海龍少,是一個恐怖編輯,而兩年前,我是一個被編輯毀掉的寫手。
該死!想著,我猛捶了一下桌子。我曾經被一個編輯毀掉了寫手之路,那個編輯,也叫狂海龍少。
兩年前,我還是一個寫手,靠賣字為生。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網上看到了“狂海龍少”發的約稿函。沒有多想,我便發了一篇新寫的稿子過去,可是不到兩分鐘他便回復了我:盜稿!封殺!
我發誓,那篇稿子是我的原刨,而且從未公開過。可那個同樣叫“狂海龍少”的編輯竟然不到兩分鐘就回復了稿件,而且說我是盜稿者,要將我封殺!
封殺對于一個寫手來說是致命的。我發郵件去詢問,可總是提示發送失敗,我想也許是他屏蔽了我。
可是,我的寫手之路就此終結。
沒有一個雜志會接受一個被封殺的寫手。我懂,所以我再也沒有投過稿,而是換了名字,當起了編輯。
我承認,我更名為“狂海龍少”有報復他的意思。我只是想給他的編輯信譽抹黑,然而當我真正成為一個編輯之后,卻越干越順,而且我意外地得知業界只有我一個叫“狂海龍少”的編輯!
我曾思考了很久,卻不得其解,最終也就淡忘了,只是一心干好自己的工作。
如果不是某篇稿件中提到了這句話,或許我永遠都不會再記起這段歷史。可是,它提到了。
我看了一眼筆名,墨龍,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細想才記起墨龍就是我曾經的筆名!有意思。
我略過了開篇的序言,直接看起了正文,可是,該死!
我的怒火升起了,他是個盜稿者,用我的名字盜稿的盜稿者!用我曾經的名字!
看這篇文章只用了不到兩分鐘,因為這篇文章我太熟悉了,它就是我寫的,那篇毀掉了我的文章!除了怒,沒有別的感覺。
幾乎沒有多想我便做了回復,盜稿,封殺!
緩了緩,我點開了剛剛發約稿函的網站。這是一個比較知名的約稿網,幾年前便已經出現,一直占據著主要地位。
冷汗下來了,沒有,竟然沒有,我剛剛發的約稿函竟然消失了!
我承認我被嚇到了,恐怖編輯也是人!恍惚間,我想起了一個幾乎被遺忘的片斷——當初我還是寫手時,看到的那篇約稿函上的日期是2011年4月5日,清明,今天!我當初只以為是網站失誤,難道是……
我瘋了一般打開郵箱,那個盜稿者的投稿日期,2008年4月5日!
腦海中突然出現這樣一個景象——我的約稿函發到了過去,而“墨龍”的稿件投到了未來!我想撤回郵件,可郵箱只是不斷地提示著失敗。
或許,時間又回到了正常。或許,又是一個輪回。或許,事實真的是,“我”毀了“我”……
莫爭微博100種司法精選
眼藥水
某人愛玩電腦,每晚睡覺前為了保護視力,他都會點眼藥水。這夜,他點了眼藥水,覺得十分火辣,原來他把祛痘水當成了眼藥水。他趕緊沖到衛生間,一時找不到水龍頭,就直接把頭鉆到了馬桶里。馬桶里又放了藍色潔廁劑,與祛痘水產生化學反應……后面太慘就不說了。
足球爆炸
這個不是寫足球運動員在球場猝死的。以前老學校修操場,挖出很多骷髏。一群學生沒錢買足球,就用泥土把骷髏頭包裹起來當足球踢,玩得不亦樂乎。有一天,玩著玩著,突然,“砰”地一聲,骷髏頭爆炸,從里頭射出一根鐵釘,釘進一個學生的頭部……
看煙花
小時候,在老菜市場有個有錢人放煙花,很多小孩去撿放完的煙花筒。有個小孩撿起來的時候,不知道為什么,好奇地朝煙花筒里看了一眼。準知道這個煙花筒底下有個啞彈,經過搖晃后,重新噴射出來,直接擊中了這個小孩的頭部……
狗咬狗
某人家里養了很多惡狗,專門賣給惡棍,索價極高。惡棍要是不給錢,他就放狗。有時他也強迫普通人買他的狗。他家的狗越來越多,可是買的人卻越來越少。終于有一天,他沒錢買狗糧,但又賣不掉狗,于是那些餓昏了的狗把他給吃了……
惡魔騎士
有一個年輕人騎著一輛摩托車像魔鬼一樣呼嘯而過,掠過賣甘蔗的大媽,搶走了一根甘蔗。大媽大罵:“飛車賊!沒給錢呢!”“惡魔騎士”咬了一口甘蔗:“呸!難吃!”還將甘蔗往前面一扔。摩托車繼續往前開,卻蹭到了甘蔗頭。輪子一滑,摩托車沖出路面,撞到電線桿,又栽進河里。那速度真是風馳電掣啊,那年輕人最后當然死翹翹了。
拍照死
很多人在旅游景點喜歡跨過欄桿或爬到高處拍照。山頂有個飛來石,有個女孩不顧警告,爬到山腰拍照。正在擺姿勢,山頂有個男的也在拍照,一腳把一塊石頭踹了下來。石頭向下滾,砸到女孩頭上。相機定格,那張照片成了她的遺照……
大富豪之死
一個億萬富豪突然失蹤,兩天以后,一個女傭在郊外的海濱別墅中發現了他的尸體。
警察來到現場,發現死者胸部中槍,但在室內沒有發現任何兇器。室內的保險箱被打開,里面空空如也,因此警方將此案列為搶劫殺人案件,立案偵查。
大偵探李久細心勘查后,感到事情很奇怪。因為在室內找不到任何人進來的痕跡,且在窗口附近的桌子上有一根燒了大半的蠟燭,蠟燭下還有一條燒焦的橡皮筋。案發現場并沒有停電,富豪為什么點蠟燭?后來警察又在樓下靠窗的水池中發現了一把手槍,經檢驗正是打死富豪的兇器。
從以上情況看來,富豪好像是自殺,但他如果是自殺,手槍又怎能在他死后被扔出窗外?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答案下期見)
上期答案:
牛仔被殺事件
嫌犯利用“浸過水的生牛皮在干燥后會收縮”的特性殺人。
上午,嫌犯將被害人綁在枯樹上,用浸過水的生牛皮輕輕地勒住受害人的脖子,這樣受害人就不會立即窒息死亡。嫌犯隨后離開現場,回到A市。
夏日,陽光逐漸強烈,浸過水的生牛皮在烈日的照射之下,逐漸因干燥而收縮。于是牛仔的脖子被勒得越來越緊,最后斷氣而亡。
手腳受縛的被害人在無法掙扎、喊叫的情況下,會如受絞刑一般痛苦。讓人這樣慢慢死去,嫌犯實在是殘忍至極。
都市傳說
英國利物浦驚現神秘時光倒流街道
近幾年來,英國西部港口城市利物浦的波德大街變得越來越神秘。生活在這條街道上的居民經常會莫名其妙地回到20世紀,連一些專門來這里探秘的旅行者也連聲稱奇。
2009年1月,美國《紐約時報》的記者約翰·惠林頓和珍妮-博英格來到了這條神秘的波德大街。珍妮打算到位于波德大街的水石書店買幾本書看看。為了驗證傳聞的真實性,約翰跟在珍妮的后面。約翰跟著珍妮走了幾分鐘,看到了波德大街上的亞里士多德郵局,他們沒有進郵局,而是徑直向前走去。然而,約翰漸漸感覺有什么地方不對勁兒,路上的男人都穿著老式的衣服,還戴著禮帽,婦女的打扮則與20世紀50年代的人一樣。
約翰到達水石書店后,發現這里并不賣書,櫥窗上擺放的是女式手提包、女鞋和雨傘。約翰站在門口有點兒恐慌,卻看到書店旁邊站著一個和他同時代打扮的女士,這位女士也很茫然。約翰問道:“這里不是應該賣書的嗎?”女士回答說:“是啊!”說完她便匆匆離開了。令人驚奇的是,約翰走進這家店,竟然看到珍妮買了一大堆書。
“約翰·惠林頓曾服過役,對周圍的事物有很強的洞察力。他之前并不相信波德大街有什么超自然的現象存在。”《紐約時報》編輯這樣評價約翰·惠林頓,“后來,我們馬上就此事和英國的科學機構取得了聯系,他們認為約翰所描述的情況只能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那時波德大街上還沒有水石書店,但卻有一家銷售婦女用品的商店。”
約翰·惠林頓并不是第一個碰到這種情況的人。從2006年起,有100多人聲稱在波德大街遇到了神秘現象,其中90%的人異口同聲地宣稱他們回到了20世紀50年代。
時光倒流打亂了波德大街居民的正常生活。利物浦警方為此還立案調查,看是不是有人故意惡作劇,沒想到最終連前去調查的警察也陷入了同樣的困惑中。利物浦高級警官蒂姆·溫斯柏爾說:“心理學家認為這是情緒激動時的幻覺,可是有100多人都經歷過這樣的場景,他們并非事先串通,且其中不乏英國的知名人物。”
人們對波德大街上發生的超自然現象提出了各種猜想。許多科學家認為,波德大街發生奇異現象是因為附近的中央車站近年來使用了石英等多種物質進行建設的結果,某些不為人知的磁性反應使得波德大街時常會發生時光倒流現象。
臺南某廢棄醫院成當地最大鬼屋
位于臺南市鬧區的某醫院早已停業,醫院大樓廢棄了將近20年,被網友形容是個超大的鬼屋。有10多名網友在鬼月組成試膽團,計劃進鬼屋探險,沒想到才跨進去就個個頭暈目眩,還看到鬼,于是嚇得尖叫逃走。附近的住戶則說,“鬼”都是人想出來的。
這所廢棄了將近20年的醫院有7層樓高,因為沒人管理,里面凌亂不堪,門口還到處飄散著冥紙和燒過的紙灰。這家醫院也在網絡上被網友形容為臺灣最大的鬼屋,說病房內常常能看到白衣大叔和長發女子,有時還會聽到哭聲。
這則傳說在網絡上流傳,有10多名網友不信邪,在鬼月組成試膽團,一探究竟。不過他們剛進醫院不到lO分鐘,就有人感覺不對勁兒。一位網友說:“有人在醫院門口撿到36元錢,有人撿到1元……進去后一個人說他左腳不能動,一個人說好像有人在背后撓他,一個人說感覺鼻子不能呼吸了。大家越想越害怕,然后又都聽到了乒乒乓乓的聲音。”
這幾位網友嚇得連忙逃命,等到中午又回到醫院,燒紙錢給死者賠不是。其中一位網友說:“去拜神,那里的人說,解厄運得100元,又買了其他東西燒,—共花了160元。”
雖然網絡上傳得繪聲繪影,不過附近的鄰居卻覺得這些都是想象出來的,例如醫院里的怪聲,是風吹過門窗的響聲;鬼火則是探險學生晚上跑進去用手電筒亂照的杰作。這家醫院當年因為資金問題停業,業主也不急著變賣,所以一直空置,時間一久難免會有靈異傳說出現,于是成了一個熱門話題。
香港第一鬼屋南固臺紅屋
南固臺紅屋一直盛傳鬧鬼,是香港最著名的兇宅之一。南固臺紅屋建于1918年,是一幢糅合中西建筑風格的兩層別墅,占地200平方米,是當時灣仔區的著名豪宅。大屋外墻部分飾以紅磚,所以又有紅屋之稱,當年屋主是一名姓杜的富商。
據街坊說,紅屋的主人已到外國定居,以前有幾名女傭看屋,有時她們還將屋前種植的水果贈予街坊,但自那些女傭人離開后,大屋荒廢,無人打理,屋外野草叢生。舊街坊黃先生重游舊地緬懷童年往事,稱那時他曾于半夜經過大屋,聽到有凄厲哭聲由大屋傳出,令人毛骨悚然。
南固臺位于灣仔舊區船街,該區有很多空置即將要拆除的唐樓,這更為該區增添了不少的陰森氣氛……
據街坊鄧女士稱,曾有一批印巴籍青年來南固臺游玩,在深夜看見樓梯上有黑影向他們招手,嚇得那些青年飛奔而逃。其中兩名少女更是被人懷疑有靈體上身,情緒及行為突然失控,大哭大鬧。據稱她們變得力大無窮,甚至連警員也控制不了。
另一街坊李女士亦說,過去曾有人在此過夜,發現屋內有怪聲及鬼影,嚇得馬上離開。另外,也有傳聞,每逢夜深,屋內常有一團團綠色的怪火及怪光飄浮,有時怪火還會飄出屋外。不少街坊更是經常聽到從大宅內傳出女人的慘叫聲。
街口洪圣古廟后的舊宅遺址,亦曾流傳不少人遇過鬼。其中一名居民李先生說,從前每日他都會經過南固臺上山晨運,他表示相信鬼神之說,但從未發覺此處有異。另外幾名居民表示,南固臺常有流浪漢入內過夜,也不時聽見少年探險者從屋內傳出大叫大笑的聲音。另一位路過的婆婆說,幾十年前屋內有人上吊,不時傳出凄厲鬼聲,令她毛骨悚然。她警告年輕人不要去陰氣重的地方探險游玩,因為這些行為是對鬼神的不尊重,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至于南固臺附近的圣璐琦中學舊址,亦盛傳有鬼魅出現,恐怖氣氛比南固臺有過之而無不及。據聞,曾有居民路經此地時,目睹房內的燈光忽暗忽明,從里面還不時傳出奇怪的叫聲。
有一自稱是圣璐琦中學校友的男子,日前偕朋友重游舊校及到南固臺探險,竟分別拍攝到“滴血鬼童”及“白袍鬼”的靈異照片,為猛鬼屋再添詭異。拍攝“鬼相”的男子姓徐,自稱是圣璐琦畢業生,上周末下午3時,相約友人結伴前往探險,并配備數碼相機拍照,希望有奇遇。
當三人抵達荒廢的母校時,因重門深鎖,只能隔鐵閘向校舍樓梯拍攝照片,之后便離開到銅鑼灣逛街。當晚徐到家后將數十張照片放在電腦上觀看,赫然看見一張舊校舍梯間的照片,顯示出左邊墻身位置有個似左眼滴血的孩童影像,不禁心寒。其后,又發現南固臺的石級照片中,有個身穿白袍或穿唐裝的鬼影,在霞霧中現身。
后本報記者前往實地測試,也同樣拍攝到所謂的“鬼相”,并將“猛鬼”上鏡逐一闡釋。首先“滴血鬼童”照片是由于圣璐琦中學的大門鐵閘被刷上紅色油漆,閘身呈S形圖案,鎖位有橫閂,部分表層已腐蝕剝落。估計徐拍攝時,將相機靠近鐵閘,聚焦在較后位置,主體偏離焦點,導致在攝入畫面側邊出現一團模糊影像,引起錯覺。
至于“白袍鬼”,因為南固臺依山林而建,當午后陽光穿過樹林隙罅照射到石級時,經常會出現光團影像。石級旁的墻身油漆殘舊脫落。在拍攝期間,陽光照射加上墻身光線反射,出現鬼影。
南固臺的奇怪靈異事件一直眾說紛紜,但不論是鬧上報紙的鬼上身頭條新聞,又或是附近居民的勸說都告訴我們,靈異世界是絕對不應隨便惡意騷擾的。所以敬告那些喜歡探險的朋友,安全第一!
火眼金睛
是誰在暗夜中于耳畔喃喃絮語?那與些微燭光交相輝映的光潔玉背,攀滿冶艷之花。暗淡中衍生出的無數手臂,似要將你拖入更深的夜色……下面這張圖有5處不同,睜大你的眼睛找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