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了,到此為止想必大家也都清楚我是一個非常熱愛籃球的人了。可是,熱愛這項運動是否意味著我就會盲目的認為它是完美無缺的了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其實,對我來說,我無時無刻都不在思考著該怎樣才能讓我所熱愛的這項運動能變得更好。因此,在我們這個新的篇章開始之前,請允許我先說出自己希望NBA能夠進行改進的33條建議(本期先帶來前20條)。
1.希望總決賽的主客場賽制可以由現在2-3-2改回原來的2-2-1-1-1。
2.希望不要再出現類似于“誰是下一個邁克爾·喬丹”或“誰是喬丹接班人”這樣的討論。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偉大,無需比較。
3.希望每個賽季中期的交易截止日可以定在全明星周末那個周六的凌晨四點之前。
4.希望可以取消每場比賽中間對教練的那次采訪。因為總會有一些愚蠢的記者問一些愚蠢的問題,比如“某某教練,對方的某某球員在之前的比賽中表現非常出色,您該怎樣去限制他”。然后幾乎所有被問到的教練又都會千篇一律的回答說:“我也不知道,倘若我有辦法的話,那么我們就贏下比賽了。”這簡直是多此一舉。
5.希望在NBA的比賽中不要設置邊線記者,如果非要有的話,建議讓那些非專業的體育記者前來,因為他們往往能注意到那些專業人士們所注意不到的東西。
6.建議新奧爾良和爵士這兩個詞能夠重新聯系起來,即鵜鶘隊可以更名為爵士,畢竟新奧爾良才是爵士樂真正的故鄉。
7這條實則上與NBA無關——希望ABC和ESPN的電視臺不要再報道有關WNBA的消息。每當我在電視上看到類似于“菲尼克斯52薩克拉門托44”這樣的字眼時,都會下意識的以為這是MBA的比賽,然后就產生“這是最終的比分?”這樣的疑問,直到慢慢的才反應過來這是女籃的比賽。當然,我之所以想要這么做并不是因為存在性別歧視。WNBA的比賽可以在每天凌晨2點到7點半之間通過NBATV來播報,且都使用粉紅色的字體。
8.希望每個賽季的賽程可以安排的再合理一些,比如說進入到4月份賽程是不是可以寬松些?
9.希望可以將某兩名或幾名有一定關聯的球員放在一起然后給他們一個總的稱呼。比如同在步行者隊效力的期間,我就經常把安東尼奧·戴維斯和戴爾·戴維斯聯系在一起,然后合稱他們為“戴維斯隊”。建議是不是在每個賽季開始之前到ESPN的官網去進行投票,讓30支球隊都擁有這樣獨具特色的組合。
10.希望所有球隊及球員的各種獎項投票可以變得透明,現在的匿名投票實在是讓我深惡痛絕。
11.希望在比賽中出現的那些負面事件的鏡頭能夠永久被禁播。比如上世紀90年代熱火和尼克斯兩隊在季后賽里的恩恩怨怨以及2004年在奧本山宮殿發生的暴力一幕等,這些都不應再被提及。
12.希望每個賽季衛冕冠軍球隊的主教練在比賽中都可以扎一條WWE風格的領帶,如果他的球隊衛冕失敗了,那么他就要親手把這條領帶轉送給當賽季新的總冠軍球隊教頭。
13.還記得我在參加一期節目時講述的NBA球員文身起源的故事么?希望在這件事情上聯盟可以制定出一些相關的規定。比如在30支球隊主場所在的城市各建立一個“NBA球員文身專營店”,并規定球員們如果要文身的話就只能到這些店里面去紋。至于為什么要這樣做,找出那期名為《油墨用在哪里》的NBA真人秀節目看一下你就知道了。
14.希望主隊的現場播音員在比賽時可以安靜一些。不要總是出現類似于“讓我聽到你們的聲音、加油、防守”這樣煽動全場的聲音,教練、球員、球迷他們自己都知道該怎么做。

15.希望總冠軍獎杯可以換回上世紀70年代末之前的那種曲棍球樣式的,此外,名字也要改一下,不要再叫拉里·奧布萊恩杯而是改做大衛·斯特恩杯。掌管這個聯盟近30年,斯特恩的貢獻實際已經超過了奧布萊恩。
16.知道NFL的冠軍球隊在超級碗比賽結束之后拿著冠軍獎杯環城時有多少人參與么?希望NBA的冠軍球隊也可以拿著斯特恩杯(請允許我這樣叫)制造出這樣盛大的場面。現在每年總決賽后的環城和NFL比起來隆重度差的太多了,球隊里的每個人(注意:是每個人)都要參與進來。
17.希望在NBA比賽的前三節中,每一節比賽開始時都要在中線跳球。
18.希望伊塞亞·托馬斯可以少參加點電視真人秀,好好琢磨琢磨該怎么打理他的商店、公司等生意。好吧,我承認我對他有一點小偏見。
19.希望在采訪時攝像師們不要再給球員們距離18英寸以內的鏡頭特寫,讓我們能清楚地看到他們的眼睛、鼻子、嘴巴等器官的特寫。
20.希望阿倫·艾弗森可以創辦一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慈善機構并舉行一場高爾夫名人賽。為什么要這樣做?試想一下還有什么是比AI舉辦高爾夫名人賽更具有娛樂性的事情了呢?想像一下AI將穿什么樣的衣服出現在草坪上、他將怎樣來進行開球以及當在比賽中錯失了一個四英尺的推桿后他及凱爾·科沃爾、梅塔·沃爾德皮斯、埃斯·庫伯(假設他們三個都在邀請之列了)等的臉上將出現怎樣的表情,這不都是很有趣的事么?如果邁克爾·道格拉斯都能夠舉辦自己的高爾夫名人賽,為什么AI就不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