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教育部、財政部印發文件,決定對連片特困地區義務教育鄉村教師給予生活補助。11月19日上午,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就有關情況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隨著補助政策逐步實施,農村教師特別是連片特困地區農村教師收入水平將高于城鎮教師。
義務教育的重點在農村,而農村義務教育的核心則在鄉村教師。早年我國曾大力發展鄉村學校硬件條件,如增加電腦、體育器材等設備,事實上沒有好的教師,再多的電腦也只會面臨閑置的命運。老師就好像是鄉村學校的心臟,如果心臟失去動力了,四肢再強健也只是擺設。只有保障心臟的動力,提升學?!败浖逼焚|,才能保障教學的質量,促進鄉村學校的成長,給鄉村教師一定的生活補助,正是在給心臟“加油”,以便能保證心臟跳的更久,跳得更好。
在鄉村學校,條件艱苦,工作繁重,教師們往往要身兼數職、以一當百、多才多藝。尤其是在連片特困地區的一些學校,甚至只有一兩個教師,教師們往往站上課堂就是一上午,過于沉重的工作壓力、寂寞艱苦的生活,如果再沒有足夠的經濟支持和榮譽感,試問誰愿意長期堅守?鄉村教師的流失、缺乏與頻繁更換,于是就有了孩子們稚嫩的問話“老師,明年你還來嗎?”如果一個學校連“明年誰教我”,明年有沒有老師都無法保證,那又如何保障孩子們按時上課?只有一個能夠長期保證教師隊伍和教學質量穩定的學校才能給學生和家長以信心,才能留得住學生,才能更好的完成普及鄉村義務教育工作。
對于發展鄉村教育,我國也曾經過多次改革,撤點合并、教師輪換等方法都只是流于表面,未觸及核心。撤點合并已經被證明并不適用于一些偏遠地區,而教師輪換也并不能長久的留住老師,提升教學質量。要發展只有留住教師,讓教師扎根于此,不再整天想著跑關系以“勝利逃亡”,如此才能用心對學生,用心做教育。
近年來,我國已經多方宣傳以提升鄉村教師的榮譽感和社會地位,比如頒獎“最美鄉村教師”、拍攝相關的公益廣告和宣傳片,以及電視電影中也多有提及,比如《我的青春誰做主》的下鄉支教的蕾蕾就讓人平添一種激情。宣傳的給力吸引了一些有志青年的加入,但如果沒有經濟的強力支援,那么激情退去之后,年青老師們一樣會逃離。要想留住鄉村教師,吸引更多的年青老師長期加入到鄉村教育中來,唯有提高鄉村教師待遇才能根本解決,保障醫療、社保等問題上與城市教師同等。同時,由于鄉村學生少,鄉村教師往往更不容易獲得評優,減少了榮譽感,地方在評優樹先上應向農村教師傾斜,提高鄉村教師比例。何時鄉村教師的職位能等和公務員及事業單位一樣搶手,鄉村的教育才有保障。我們期待這一天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