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桌上,當你拿起筷子,左邊就坐的美女發出了驚呼,“你是左利手呀?”語氣中帶著點意外和羨慕,因為“左利手更聰明”的想法早就深入人心了。不過,這個說法有多少科學上的依據呢?
關于智商和左右利手之間的關系早在70多年前就開始了。1933年,巴克內爾大學的心理學家讓339名新入學的男學生接受智商測試,隨后,這些學生又接受了左右兩只手的力量測試。研究結果顯示,這些大學新生的智商,不僅和左右手的力量大小沒有關系,和兩手力量的比例也沒有關系。
三十多年后,一些神經科的大夫為了緩解癲癇病人的癥狀,試著割斷了他們兩個大腦半球之間的聯系。這些做了手術的病人有個通俗形象的稱呼:裂腦人。加州理工學院的神經生物學家Roger W Sperry對裂腦人很感興趣,并且做了一系列實驗。他發現,兩個大腦半球有各自的獨立性,也存在不同的分工。如果讓一個右利手裂腦人的左手握住一塊物體,他會否認自己握著東西。因為絕大多數人的語言中樞位于左半球,而大腦右半球感知的信息不能傳達到大腦左半球。這個發現讓科學家開始更加關注左右利手影響大腦的各種可能。
此后的數十年里,大量的研究結果出現了。不過,到目前為止,科學界也沒有形成統一的結論。有些時候,一項研究發現左利手或是右利手的某項能力占有一定的優勢,其他相似的研究卻提出了反面的證據。不過,存在爭議本身也能說明一定的問題,即使左利手更聰明一些,左右利手之間的智商差距也肯定很小,否則也用不著研究數十年還沒有統一的結論了。
科學界的爭論不休
1969年,加州理工學院生物系的Jeffry Levy用韋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簡稱WAIS,又叫韋氏智力測驗)測量了25名加州理工學院理科研究生的智力。在這25名學生中,10個人左利手,另外15人是右利手。對比發現,左利手和右利手的語言智商基本沒有什么差別,但是左利手的視空間智商平均只有117,明顯比右利手的平均操作智商130要低。視空間智商可以衡量一個人對于空間和距離的認知能力,是一項很重要的智商指標。
1973年,劍橋大學遺傳系的教授J.B.Gibson表示不能贊同Levy的統計方法。Gibson認為,Levy的研究樣本量太小,而且受測對象都是同一個學校的理科研究生,來源過于單一。隨后在回應文章里給出了自己的數據。他的測試對象是145位科學家。13名左利手的平均視空間智商是120.4,而剩下的132位右利手的智商是120.7。因此,Gibson認為自己得到的數據不支持右利手更聰明的觀點。此外,他還強調,自己的研究樣本同樣單一,而且左利手的人數也太少了,所以僅靠這些數據不能得出任何可靠的結論。
1974年,布拉德福德大學心理系的L.D.Roberts對之前的兩位科學家做出了回應。他認為應該采用一種更加合理的測試智商的方法。他用這種方法比較了10個左利手和10個右利手的智力,發現左利手和右利手在所有的智商指標上都沒有顯著區別。
類似的爭議還出現在一些對專業人群的研究中。1982年,一項針對大學數學教師的研究發現,那些喜歡用左手的人,似乎在應付數學問題上更有天賦。不過更晚一些的研究完全否定了之前的研究,認為數學天賦和左右手的偏好沒有關系。
還有些研究甚至發現左利手可能比右利手笨一點。在1998年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讓657名8~14歲的志愿者接受智力測驗,然后把他們分成天才和非天才兩組。結果表明,雖然左利手和右利手的總體得分基本相同,但是天才組中右利手的比例比非天才組中的比例要高一些。一些學者認為,左利手的形成是胎兒發育和出生過程中大腦的一些損傷導致的。這樣的損傷有可能讓左利手產生一些優勢,也有可能導致一些弱勢。
鑒于左右利手和智商的關系很難厘清,一些科學家另辟蹊徑。他們更關注左右手熟練程度的比例,而不是左右手中的哪個更加熟練。不過在這樣的角度下,不同的研究仍然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矛盾。很多比較早的研究顯示,那些左右手比較平均的人相對于純粹的左利手和右利手而言,比較聰明。之后的研究則出現了相反的結果。2006年,Peters等人通過互聯網收集了255 100個實驗對象的資料。參加實驗的志愿者有5種類型:左手,基本用左手,兩只手都能用,基本用右手,右手。結果發現,那些兩只手都可以用的實驗對象的空間認知能力最低,而出現閱讀障礙的可能性最高。
比較可靠的研究出現在2010年,澳大利亞、英國和新西蘭三國的科學家通過大腦研究和整合生物學網絡數據庫獲得了895個樣本。他們發現,那些不專一的右手使用者的一般認知能力比專一的左利手和右利手都要強一些。而左利手和右利手的一般認知能力則沒有很大的不同。
樸素的左利手與智商推論
如果說科學界的研究雖然存在爭議,但如果有理有據的話,民間對于左利手和智商推論的理由就顯得千奇百怪了。一種相當常見的說明方法是舉出很多左利手天才作為例證。可是舉例子并非證明的方式,一個人同樣可以舉出無數右利手天才的例子。更何況很多左利手天才的案例是編造出來的。例如,網上聲稱愛因斯坦是左利手的文章多如牛毛,可是幾乎所有能顯示出愛因斯坦慣用手的照片都表明,愛因斯坦是一個右利手。認為左利手更聰明的人還喜歡用美國的總統們做例子,因為二戰以后的13位美國總統中,有6位是左利手。不過這樣的理由也缺乏統計的基礎,因為“美國總統”是一個非常狹窄的范圍。如果大多數國家的領導人中左利手都不占高于常人的比例,那么挑出幾個特別的例子(比如美國)并不能說明很多問題。在中國近現代史里的十幾個國家領導人中就沒有左利手。
結論:左利手和右利手在認知能力上是否存在差異,是一個仍有爭議的問題。不過,即使存在這種差距也不會很大,而且這只是從統計的角度而言,對于某個個體來說,意義更小。更何況一個人是否能愉快而有質量地生活,和本人的智商也未必有很大的聯系。無論是作為左利手而感到自豪,或是作為右撇子而對左利手感到羨慕,都是沒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