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天子一朝臣
最近,灰熊隊拒絕與本賽季球隊的功勛主帥霍林斯續約的消息可謂是掀起了軒然大波,很多人都以為這很可能就將是他們變革的一個初始信號。可殊不知,就在霍林斯之前,已經為球隊服務了6年的總經理華萊士已經先期離隊了,而這才是灰熊隊大變革的真正開端。
如果說華萊士在他第一份任期合同內的成績只能算是中規中矩的話,那么在2010年續約之后的三年時間里他的工作便做得不可謂不出色:2011年季后賽,灰熊隊不但打破了球隊之前在季后賽一場不勝的尷尬記錄,而且還以4比2的總比分挑落了當年的西區老大馬刺隊,創造了“黑八奇跡”;緊跟著2011-12賽季,他們又拿到了西部第四的好成績,只可惜在季后賽首輪擁有主場優勢的情況下被快艇隊4比3擊敗;今年就更不用說了,不但在常規賽取得了56勝26負的隊史最佳戰績,而且還在季后賽中連續戰勝了在之前兩年內將他們淘汰出局的快艇和雷霆,一路來到了西部決賽,雖然最終被馬刺橫掃多少讓這個賽季的結局顯得不那么完美,但這卻實實在在怪不到華萊士的頭上。
可盡管如此,在年輕的老板佩拉入主球隊后,華萊士的權威還是被不斷削弱。CEO賈森·萊維恩、副總裁約翰·霍林格、人事主管斯圖·萊什——這些灰熊隊的現任高管們都是在佩拉到來后才進入球隊的,特別是霍林格,他明顯就是瞄著華萊士的位置被招募來的,送走魯迪·蓋伊的大交易,霍林格從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新老板要提拔自己的親信——這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的事情,所以雖然灰熊隊在這之后的表現漸入佳境,可是關于華萊士要走人的流言卻越炒越沸,待到季后賽被馬刺淘汰出局后,這件事也已經被擺到了臺面上。

如今,從馬魯夫兄弟手中買下球隊的國王新老板維維克·蘭納德夫在聘請勇士隊助教邁克爾·馬龍作為球隊新任主教練之后,又將華萊士當做替代已經在薩克拉門托工作了19年之久的總經理佩特里的熱門人選——因為他收到了現勇士隊顧問、傳奇球星杰里·韋斯特的力薦,當年華萊士來到灰熊正是接替韋斯特出任的球隊總經理。據ESPN的頭牌籃球記者馬克·斯坦恩透露,蘭納德夫現在已經對華萊士進行了面試,而且印象相當好,以至于臨時決定和他多聊一段時間。而在華萊士的競爭者里,老鄧利維雖然名頭不小,但畢竟已年近七旬——比佩特里年紀還大,近三年之內又沒有在任何一支NBA球隊里任要職的經歷,所以他應該是很難得到像蘭納德夫這樣的新派老板的青睞。而至于像“金左手”克里斯·穆林和勇士隊總經理助理施蘭克,他們的履歷更是不能與華萊士相提并論,所以除非“大鳥”伯德親自出山,否則華萊士基本可以確定要入主薩克拉門托了。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伯樂”華萊士抽身離去,也就難怪“千里馬”霍林斯獨木難支了。
雅虎體育近日爆出猛料,稱霍林斯在離開灰熊隊之前就已經與霍林格交惡極深——擅長數據分析的大師霍林格逐漸大權在握,但霍林斯對此卻嗤之以鼻;季后賽期間,霍林格曾閃入訓練場指導球隊大前鋒奧斯汀·戴耶,霍林斯則怒斥他越權而行……而面對這些事情,當事人也并未予以否認,就在接受孟菲斯當地一家媒體的采訪時,霍林斯說:“是的,那是在今年季后賽第一輪期間,有一次在訓練時我看到有非教練組穿著的人走進場地,于是就上前質問,結果發現那個人就是霍林格。我并沒有什么精確的籃球理念,但我卻堅信教練可以最大限度的開發和使用球員,將他們的天賦捏合成團隊的力量,這就是我一直以來的工作方式。一支球隊是需要用到數據分析,華萊士以前也做過這些事情,可它終究只是個現實的工具,而并非是萬能的真理。如果你想知道一名球員是好是壞、是否適合這支球隊,那就必須讓他上場打球,表現出自身的價值再做決定,而并非只是僅僅通過數據分析來判斷。”
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霍林斯續約的舉步維艱由此就可見一斑了。據霍林格的ESPN舊同事探知:在灰熊隊內部,管理層們對霍林斯的評價其實并沒有外界那么高,他們普遍認為霍林斯手下的灰熊隊始終不夠均衡——過于偏重防守,而且本賽季年薪只有230萬美元的他在續約時加薪是肯定要有的條件,這也讓球隊的高層們有些不甘心。雖然霍林斯本人明確表示想要留在孟菲斯:“我在這座城市已經生活了12年了,孩子們都在這里長大,我還設立了慈善基金,我愛孟菲斯,一直以來我都沒有萌生過走人的想法。我和球隊歷經千難萬險才走到今天,對未來我充滿信心,我真的不想離開。”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又對球隊管理層的冷漠態度非常不滿:“還記得就在賽季結束后,有一天佩拉和萊維恩走進我的辦公室和我聊了很久,我們也聊得很開心,當時萊維恩告訴我說,球隊正在給我準備新的續約合同。可沒想到就在那之后不久他們就宣布我可以和其他球隊進行接觸,要知道我并不想這么做,我是想留下來的,就在賽季總結會上我還說,只要球隊把一份合適的合同擺在我面前,我第二天就簽字,現在這一切太讓我失望了。”
現實就是這樣殘酷——霍林斯雖然落花有意,但怎奈灰熊隊流水無情。之前曾經傳出過霍林斯將要接手籃網隊和快艇隊的傳言,但隨著基德和里弗斯相繼入主這兩支球隊,這樣的謠言也不攻自破了。可盡管如此,對他的未來我們其實也不必過于擔心,因為畢竟霍林斯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能力,至于接下來他將有著怎樣的前景,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
距離灰熊隊的賽季結束已經過去一月有余了,可是關于他們的負面新聞卻始終不絕于耳,在這其中,“將帥失和”無疑是最熱的話題……
替補后衛杰里·貝勒斯和主教練霍林斯在與馬刺的西部決賽第四場期間鬧翻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實,而蘭多夫和霍林斯之間心存芥蒂的流言也屢見新的版本出現,比如《紐約郵報》記者皮特·維克西近日就聲稱在西部決賽期間蘭多夫對霍林斯給自己安排的戰術非常不滿,這也直接導致了前者始終找不到狀態,就在球隊被橫掃出局后兩人還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對此,霍林斯仍舊沒有否認,但是他卻認為這沒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和所有球員的關系都很好。媒體在形容我和他們之間的這些事時,用‘沖突’這個詞顯然是錯誤的,‘正面交流’才應該是最合適的說法。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為了贏得比賽,我用自己的思維來告訴球員們在賽場上該怎么做,當他們做得不夠好時,我是必然要指出來的。由此的確可能會引起一些摩擦,但這卻都是為了我們這個團隊好,就像貝勒斯那件事(當時憤怒的霍林斯狠狠推了貝勒斯),我在賽后已經和他道了歉并解釋了當時的一些情況。我很討厭那些將小事化大,尤其是在我們輸球之后大做文章的人。”
共患難易、同富貴難——這可能是對灰熊隊這種狀況的最好寫照了,而假如拋開這些,從陰謀論的視角去分析,這件事可能還有著更加復雜的內幕。
據孟菲斯當地媒體的報道,關于“將帥失和”這樣的負面消息很可能是灰熊隊的高管們故意放出來的,以此來作為與霍林斯談續約時壓價的籌碼,甚至是放棄他的理由。眾所周知,在如今的NBA,明星球員的重要性大于教練是定律,一旦“將帥失和”這樣的事情出現,那么走人的都必定是教練,因此說,不管是華萊士還是霍林斯,他們都是稀里糊涂的就被“驅逐離隊”了。可是,對于灰熊隊的高管們來說,他們這樣做也給球隊埋下了不小的隱患。一方面,華萊士和霍林斯在隊內威望極高,如今他們離去必然有人在感情上傾向于他們,從而導致日后未必會與繼任者好好合作;而在另一方面,一些由華萊士挑選、霍林斯培養的球員,看到這種情況難免產生“兔死狐悲”之感,那又還怎么指望他們能全心全意的為球隊效力?而且試想如果連總經理、主教練這樣的要職都要無錯換人,那么還有誰能做到不時時自危呢?

贏家不變陣,這是N B A最常見的法則之一,灰熊隊雖然今年未能奪冠,但他們的實力和進步卻不容置疑,按理說只要進行一下小修小補就有望更上一層樓。可現如今,球隊的高管們卻要另起爐灶從頭再來,而他們又不可能像大球會那樣揮金如土,試問,在下賽季灰熊拿什么和穩定壓倒一切的馬刺與年輕不可阻擋的雷霆在西部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