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電子城修電腦,負責維修的大哥正在頭痛,給某領導的孩子配了一臺頂級配置的電腦,卻始終問題不斷,各種能想到的問題都想到了,但仍然不能正常使用,只剩下一種可能:兼容性。
如果未來幾年布魯克林籃網隊不能取得和這套豪華陣容相符的戰績,那他們是不是像極了這臺電腦呢?
似乎NBA歷史上從未出現過這樣的情況:七個球星同為一支球隊效力。在暢想完奪冠的美好畫面之后,他們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兼容性”的問題。此前詹姆斯和波什加盟邁阿密,熱火也遇到過相同的問題,但勒布朗全面的技術和突出的能力讓一切迎刃而解——戰術上他是絕對的核心,精神上則同韋德一起支撐著球隊,三個賽季兩座總冠軍獎杯以及常規賽華麗的戰績都證明了他們是成功的,同時也讓聯盟中刮起了一股“聚星”之風。
相比之下,“籃網七星”成分更為復雜,面臨的困難也要大得多。“七星”中,德隆、喬·約翰遜和布魯克·洛佩茲是上賽季籃網的“雇傭軍”,而加內特、皮爾斯和特里則是來自波士頓的綠軍核心組成員,基里連科則是老板的親信。除特里外,其余“六星”都是全明星球員,綠軍三人組都拿過總冠軍,榮譽最少的基里連科也入選過最佳防守陣容,拿過蓋帽王,如果硬要在其中找出一個核心的話,那么非德隆不可。
面對一眾頭戴光環的隊友,在訓練營開始后,德隆聽到的第一個詞一定是“犧牲自我”,作為聯盟中最好的攻擊型控衛,他必須像新主帥基德那樣打球才能將整支球隊捏合到一起。除了特里和基里連科,包括德隆在內的“五星”當年都是場均20+的球員,“籃網七星”上賽季的場均得分加一起高達110.5分,而上賽季籃網隊的場均得分只有96.9分,顯然,需要“犧牲自我”的不僅是德隆自己。
所幸加內特和皮爾斯有過巨頭組合的經歷,他們都是團隊至上的球星,而且被換到布魯克林的第一天起,他們就意識到在籃網隊不可能像過去那樣享受舞臺的主燈,皮爾斯能說服并打動加內特接受交易,說明他們兩人都經過縝密思考。另外“幾星”,喬·約翰遜是出了名的“悶葫蘆”,基里連科“妻管嚴”出身,特里更是早就習慣了成為巨星背后的影子……籃網的希望聚焦在德隆身上,他要么在星光四射的環境中真正成熟,要么在巨大的壓力下垮掉。
上賽季,籃網的“三星組合”在擁有主場優勢的情況下首輪不敵以殘陣出戰的公牛隊,可見兼容性并不好。下賽季,面對運轉良好“優質組裝機”熱火隊和兼容性非常好的“新款品牌機”步行者隊,普羅霍洛夫高價拼湊的這臺豪華電腦能顯出他們的優勢嗎?
七星聚義,前景并不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