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秘訣
在幫助熱火在總決賽上斬獲勝利,獲得自己職業生涯的第二個總冠軍之后,雷·阿倫終于迎來了寶貴的假期。阿倫去了很多地方,也做了不少事情,但有一樣卻很特別,那就是他帶著身患糖尿病的兒子沃克,出席了在華盛頓舉行的關于如何保持身體健康的座談會(今年7月10日)。
阿倫在會上與大家分享了一個的小故事——那時他還在讀大學,一次訓練之前,他去一家美式快餐店點了一個起司漢堡,可就在當天訓練時,阿倫覺得不對勁兒了。“我記得那次訓練我覺得自己就像是裹著瀝青跑步。”阿倫回憶道,“我望著四周,然后琢磨,‘教練今天的訓練強度太大了’,否則我不會這么累。隨后我問身邊的隊友,‘你覺得累嗎,我的身體都已經快不受控制了’。然而所有人都回答我,‘不,我的感覺好著呢’。”
那次訓練,阿倫一直都在想到底哪兒出了問題,他終于想明白了,這是因為他在訓練前吃了個起司漢堡。美式快餐確實方便快捷,但那畢竟是高熱量食物,對于運動員來說確實有影響,尤其是比賽之前,影響更甚。“從那時起,我開竅啦。當整個賽季結束時,我才會去考慮吃個漢堡。”阿倫說。
阿倫說,過去幾年他一直在嘗試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其他NBA球員,因為很多年輕人剛進聯盟時不注意飲食,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會明白當初阿倫在大學時就遇到的問題。
是的,很多球員在NBA難以立足,很大程度上就是沒有對自己的調整與控制計劃。很多球員都不去在意這些,你可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去做你想做的任何事,甚至是比賽前熬通宵。久而久之,也自然就會被這個弱肉強食的聯盟淘汰。
阿倫是他們的最好的榜樣,而這不僅僅是在體現在飲食上,具體到球員必須的健身訓練和球技打磨也是如此。所有人都知道,阿倫有著極為嚴格的比賽日生活流程。他在午后要小睡一會:起來之后要吃雞肉和米飯;他要早早去球場;他要好好練習投籃,但恐怕不是每個人都知道,阿倫的練習方式幾近變態。這也是因為如此,熱火主教練斯波爾斯特拉能給出在他看來一點都不算大膽的預言:阿倫還能再打五年。
只比阿倫大四歲的斯波爾斯特拉承認,比起如教科書般標準的投籃,阿倫如今無異于25歲的體型,更讓他贊嘆。阿倫的體型來自日復一日的苦練,就這一點而言,阿倫付諸的努力,并不遜色于會看到洛杉磯凌晨4點時的樣子的科比以及訓練后拿不起刀叉吃飯的杜蘭特,只不過因為知道的人少,而缺乏傳奇色彩。
對于阿倫自虐而自律的訓練,斯波爾斯特拉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發生在2010年季后賽。當時熱火和凱爾特人在東部首輪碰面。熱火在波士頓連折兩陣,以0比2落后,第三場比賽移師邁阿密。斯帥想讓麾下弟子們緊繃的神經放松些,所以一同去了邁阿密一家健身俱樂部放松—下,結束后,當他走出俱樂部時,正好遇見了剛剛踏進門的阿倫。
“我低下頭走了出去。”斯波爾斯特拉說,“我們互相沒有打招呼。我不想看到他,他也一樣。但這個場景震撼了我,當時已經很晚,而第二天還有一場至關重要的比賽。回頭我給那家俱樂部打了個電話,‘嘿,我是埃里克·斯波爾斯特拉,我剛剛從你那回來,而雷·阿倫隨后就進去了,難道他只是去放松一下筋骨嗎?’結果對方卻這樣說,‘不是的,他練得很苦,和其他人一樣賣力。’我接過話茬,‘伙計,在第三戰之前他真的那么狠地對待自己’。”
第二天,阿倫在球場上打出生龍活虎的表現,16投8中得到25分,另有5次助攻和3個籃板,幫助凱爾特人以100比98再勝,凱爾特人在系列賽以3比0領先,并最終以4比1晉級。
當時凱爾特人主教練里弗斯早就習慣雷·阿倫“自虐式”的訓練方式,所以他不會對弟子加以阻擋。他深知,即便阿倫前一天上場打了40分鐘的比賽.第二天他也會提前很久來到訓練場。“他的性格就是這樣一絲不茍:比賽日的當天,他先是要在跑步機上跑60分鐘,然后下場。他要投幾百次籃。這時他的隊友們才會到達,然后開始準備比賽。”里弗斯很認真地說,“這只是他的熱身,對大部分人來說,這就是全部的練習量。這也就是為什么雷·阿倫稱其為雷·阿倫。”
當阿倫剛到波士頓的時候,皮爾斯曾經長時間無法理解他的新隊友:阿倫每次都坐在球隊大巴的同一個位置上,每場比賽前都要吃同樣的食物究竟意義何在?“有時候會有這種情況出現。”阿倫說,“去打客場的時候,有些隊友希望全隊能一起出去放松放松,或者在房間里打打牌。我總是會說‘你們去吧,別管我了’。如果你的隊友年齡跨度很大,有些23歲的小伙子可能會說‘來吧,別掃了大家興’,但有時候,我必須恪守自己的規律。”
當他希望被當成一個普通人看待時,情況就更不妙了。阿倫曾收到波士頓當地WOW健身中心的訓練邀請,這個健身中心聲稱阿倫“被允許在那里免費訓練”。阿倫說,他好幾次想要付會費,卻被告知“并不必要”。在他第八次去那里時,一個職員告訴他,如果他愿意和健身房簽一份合約的話,他還能帶更多的朋友到這來。
阿倫對此不太感冒,馬上遭到了健身店老板的冷眼。“(老板)臉上擺出一副令人作嘔的表情,就仿佛我偷了他的錢似的。”阿倫說,“我伸出手對他說:‘你好么?我是阿倫,很高興見到你。’但他只是站在那里,兩手叉著腰。他根本不打算和我握手。‘我冒犯到你了么’?”
“老板冷冰冰地說:‘你為什么不和其他人一樣付會費呢?我在這里是做生意的,我可不會給任何免費的施舍。’我說:‘我再也不會來這里了。’他說:‘別再回來了!’”
這件事并沒有打消阿倫對于健身的熱情,其實就算不在球館或是健身房,他照樣有無窮的鍛煉方式,比如騎自行車或長跑。
完美追求
在別人看來,雷·阿倫的跳投比高濃度糖漿還要甜,而且還很致命。但雷·阿倫自己看來,過去十多年來他一直為投籃感到掙扎——這對于聯盟史上投中三分球總數最多的球員來說,聽起來很荒誕。但正是這種不懈追求完美的認知,鑄成了阿倫綿延至今的傳奇。
我們并不知道,做一個“天生射手”有多么不易?三分線外,起跳、張手、球進——這一系列的動作造型優美、渾然天成,而這背后,是成千上萬次用球鞋親吻那三分弧外的地板;是為了使身體處于最佳狀態而每天被嚴格執行的飲食和作息細則,是無時無刻不高度焦慮的神經和感覺。
問題在于,NBA聯盟中有很多球員都被認為是“訓練館的老鼠”,他們的訓練同樣刻苦,但為什么阿倫的投籃比別人的投籃要致命?他的成功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卡爾·霍布斯是大學籃球界的著名教練,當年在康涅狄格大學幫助阿倫打造技術。他說:“這是個很棒的問題。我相信秘訣全都在他的手腕上,以及他投籃時的展開。他的出手永遠很放松。他從來不急著把球投出去。”
對于恩師的說法,阿倫沒有表示不同意,但他同時還覺得秘訣在于雙腿。“下半部身體是最重要的。只要下半部身體做得正確.上半部身體就像不存在一樣。如果你投籃時雙腿強大,那么球總會進的。”
盡管如今阿倫在舉重時已經無法和大學球員或年輕的NBA球員相提并論,但他依然會進行一些大強度的練習,來促進腿部肌肉的血液循環。阿倫很清楚,作為一名射手,下肢力量有多重要。而隊友們也很清楚,作為一個活著的傳奇,阿倫其實并沒有太多的秘密。
“每次走進訓練館,我都會看到他在做下肢練習。”拉沙德·劉易斯說。劉易斯和阿倫曾在西雅圖做過多年隊友,在2005年一起殺入過西部半決賽,那年他們還一起入選全明星。去年夏天,兩人同時以自由球員身份加盟熱火,在邁阿密有了第二次的交集。
劉易斯同樣擅長在中遠距離投籃,他是1998年選秀大會上的次輪新秀,在板凳上蹉跎多年才創出名堂。阿倫比他早兩年進入NBA,成名甚早,所以他在潛移默化中的熏陶了劉易斯。
“在西雅圖,他讓我想到了騎自行車,我看到他一直在那么做,所以我也去給自己買了輛自行車,借助它來練習我的下肢力量和協調性。”劉易斯說,“瞧瞧他的大腿,就像大力水手吃完菠菜后的樣子。”
后來在凱爾特人,阿倫也建議皮爾斯重視自行車這一簡單交通工具的非凡作用。于是,我們在2008年總決賽首場比賽看到了這樣一幕:皮爾斯在疑似受傷后回到場邊,瘋狂地踩起了自行車,緊接著回到球場上演“王者歸來”的戲碼,用神乎其神的表現率隊擊敗湖人。
關乎投籃本身,阿倫做的也比別人多。他有一個鐵打不動的習慣:每場比賽前,要在球場的各個位置投300個投籃。他的投籃訓練包括以下這些內容:覆蓋底角、兩翼以及圈頂的三分,罰球區內的背身單打、拋投與上籃,擋拆后的投射,不同高度的接球后投籃以及盲投——在他沒辦法看到自己運動路線的情況下。甚至,還有接地板反彈球后投籃這種科目。

他每場比賽前都會做這樣的訓練——無論是季前賽、常規賽還是季后賽。17年生涯,超過400000次的投籃練習,鮮有中斷。美國思想家格拉德維爾有句名言:一個人若能在自己所從事的事業上花費10000小時的時間,那么他肯定會取得成就。阿倫深以為然:“確實是這樣。就像條件反射一般,你就能做出成績。”
遙想在南加州的達爾澤爾念高中時,阿倫打的位置是中鋒。進大學前,康涅狄格大學主帥吉姆·卡洪初見阿倫時,曾經嘲諷地說:“這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沒有弧度的跳投。”
近20年時間過去后,阿倫在大部分NBA教練以及現役球員,包括退役老將的眼中,都堪稱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手。
言傳身教
去年冬天,當熱火到華盛頓打客場時,雷·阿倫先是到健身房進行了加練,然后慢跑4.8公里回到球隊下榻的賓館,并且他說服了詹姆斯和他做相同的事情。
自阿倫到來邁阿密后,熱火球員不但對于體型的塑造和保養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于再簡單而又很復雜的投籃,也有了更清晰的認知。熱火在阿倫到來后不久,就有了一個叫作“投籃巴士”的小型組織,阿倫當然是帶頭的,這個組織的成員還有麥克·米勒和詹姆斯·瓊斯。每個比賽日,阿倫和另外兩位隊友都會盡量早進入球館練習投籃,絕大部分是接球就投。投籃前,他們會有很多準備工作,尤其是下肢力量和協調性練習。
盡管在效力凱爾特人或熱火時,阿倫的年齡是全隊數一數二大的,但他并不是更衣室中的發言人,他一向沉默寡言,這也被一些不良媒體說成是缺乏領袖責任。但在隊友們心目中,阿倫對籃球的態度本身就是一種最好的語言。對熱火而言,在最明顯的技術層面,他對全隊最大的幫助就是如何提高跳投的精準度。
阿倫參加熱火的第一次訓練,他就把投籃手型、出手角度等要領一一傳授給詹姆斯。今年季后賽上,細心的球迷就發現詹姆斯的罰球動作,看起來明顯要比過去更加舒服——他走上罰球線,拍三下球,然后旋轉球,之后握在手中,抬起腳后跟,將球順勢投了出去。這正是阿倫標志性的罰球動作。
詹姆斯職業生涯罰球命中率74.7%,他曾經幾度就罰球動作做出過修改,但效果并不理想。而如今,在阿倫的指導下,詹姆斯已經把罰球命中率提高到80%定為下賽季要完成的目標。
“我可是NBA最好的五個罰球手之一。”阿倫說,“沒有人比我更適合教他了。”
既然連四屆常規賽MVP都愿意被阿倫收為“徒弟”,熱火隊中的其他球員也肯定不會放過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諾里斯·科爾的三分球命中率從新秀賽季的28%提高到了上賽季的32%。盡管他并不會將全部的功勞歸于阿倫,但也承認,阿倫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是一種理念上的重塑。
“按照他的方式投籃,一遍又一遍,不浪費任何一次。”科爾說,“即使我們進行投籃訓練或是玩H-O-R-S-E,他都很嚴肅。所以他在比賽投中的那些球,只是他應該投中的而已。不管他是否是在開玩笑,他一直都是在按照自己的方式投籃,慢慢我也發現,我開始對自己念叨‘永遠按照他的方式投籃’。”
當阿倫為這支球隊帶來全新元素的同時,他也在失去一些東西,那就是別人的進步會讓他的上場時間減少。當然,阿倫不會在意這些,他來熱火之前就知道自己肯定是替補。雖然他的上場時間(25.8分鐘)創下生涯最低,但最重要的是,他會在比賽最關鍵的時候留在場上,然后投中一個又一個改變比賽走勢的三分球。

你可以想象這其中的調整,對于一位即將38歲的老將有多難,尤其是在考慮到現在的熱火很少有戰術是為他所特別制定時。但就實戰來說,阿倫調整得很好,他依然可以砍下10.9分,隊內只排在三巨頭之后。所以當今夏阿倫選擇執行球員選項,在2013-14賽季繼續留在邁阿密時,熱火全隊上下所有人都感覺心里的石頭終于落地了,誰都知道熱火絕對少不了這塊“冠軍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