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邁克爾·喬丹、拉里·伯德和“魔術師”約翰遜聯(lián)手,與科比、詹姆斯和杜蘭特打一場三對三的話,哪一方會最終勝出?
這個在全球籃球論壇上出現(xiàn)過無數(shù)次的議題并沒有你想像中那么不切實際。每當NBA比賽解說把勒布朗·詹姆斯和邁克爾·喬丹的名字放到一起的時候,正在電視前50歲的喬丹心中所燃起的戰(zhàn)火,只會比28歲的現(xiàn)任聯(lián)盟MVP被激起的斗志更加熱烈。
“伯德現(xiàn)在做什么呢?” 他曾經這樣問好友奎恩·巴克納。同為前NBA球員的巴克納回答:“在那不勒斯打高爾夫,都玩兒膩了。”
“你覺得他想回來打球嗎?”“當然!”
這是喬丹想聽到的答案,也是他自己會給出的答案。
“喬丹對位詹姆斯”這個場景在他想像中已經進行了不止一次,他甚至研究出了詹姆斯球路中的缺陷:“如果由我來防他,我會盡量逼他走左側,讓他去跳投。如果讓他從右路進攻,他就更可能選擇沖擊籃筐,阻止他就極為困難了。”
像在賭場上吆喝“大”或者“小”的看客一樣,他會在看詹姆斯比賽時預言他的下一步動作。在這個游戲里,他很少出錯,但他沒有機會來實際驗證自己的洞察力。如今還有幸能與喬丹一對一的年輕人,都在山貓隊的訓練館里。他們在NBA聯(lián)盟中實在算不上出色,在接受籃球之神指導時,會被凌虐得無力還手。但打完對抗之后的第二天,當那些二十出頭的小伙子像沒事人一樣繼續(xù)在訓練場上移動時,渾身吱嘎作響的喬丹卻只能躺下接受隊醫(yī)治療。
“我已經50歲了。你能相信這一切嗎?”
他的頭腦和心靈仍處于高度興奮狀態(tài),但這副軀殼——雖然它極受造物主的眷顧——已經實打實地度過了半個世紀的歲月。最直觀的改變發(fā)生在體重上,他職業(yè)生涯巔峰時期的體重是99公斤,而如今他無論怎么健身,都可能再也回不到這個數(shù)值了。
他從來沒有讓未婚妻伊薇特·普利托看過自己打球,“這是因為她從來沒有看過我100公斤時候的樣子。”他說。
該死的50歲。巴克納發(fā)現(xiàn)他看電視時眼睛的異樣,建議他戴老花鏡。當然,這個提議被拒絕了。模糊的視線,發(fā)軟的膝蓋……這一點兒也不優(yōu)雅。他曾經以為自己會早早死去,才華與榮耀戛然而止在最高潮的一刻,這才更像一個蓋世英雄的告別式。
《彼得潘》中說:“每個小孩都會長大,只有一個例外。”而現(xiàn)實與童話的差別是,連那個例外都不會存在。
所有的英雄都會老去,邁克爾·喬丹也不例外。
2009年,在入選NBA名人堂時,他在演講的最后是這么說的:“有一天,你們也許會看到一個50歲的球員在場上打球。哦,不要笑。別笑。”
如今他真的50歲了。勝利是讓人上癮的東西。他比任何時候都渴望回到籃球場,他愿意付出任何代價來換取愿望成真。但他很清楚,盡管求勝的渴望仍在內心憤怒地灼燒,他再也不會回歸到職業(yè)籃球賽場上了。
他現(xiàn)在每天看很多比賽,這是他一天中花最多時間做的一件事。看直播時,他大聲指出球員、教練以及裁判的紕漏,但聽到這些絕妙意見的人只有他周圍的朋友。山貓的每一次輸球都讓他發(fā)怒,因為他們的失敗就是他的失敗,而他在籃球場上永遠不會失敗——曾經永遠不會失敗。
他把自己的求勝欲發(fā)泄到了其他略微溫和的競賽上。不管是iPad游戲、數(shù)獨還是字謎,他都在朋友圈中稱霸,這還包括去賭場消磨時光——你不會真的以為他賭博成性吧?這種消耗情緒的方式不痛不癢,可他必須習慣袖手旁觀的日子,就像習慣山貓一場又一場的失敗一樣。
有人問他:“你該怎么擺脫你的好勝心呢?”
“我不會擺脫它。我會和它一起生活下去。”他說。
與永遠也無法再得到滿足的最深渴望一起生活下去,直至生命盡頭,這是一場艱苦的戰(zhàn)斗。我們有理由相信,邁克爾·喬丹會獲得最終的勝利。
因為獲得勝利,本來就是他最擅長的事。